摘要:电影《无主之地》演绎了战场上的一段故事。作为敌对方的西基和尼诺在战场上对峙,而作为西基战友的塞拉趴在地雷上,不能动弹。西基发誓要拯救塞拉,而尼诺不能让他拯救。即便联合国军士带着扫雷专家来到战壕,也不能拯救塞拉。而这个时候,很多拍摄杀人现场的记者赶到战壕,要拍他
电影《无主之地》演绎了战场上的一段故事。作为敌对方的西基和尼诺在战场上对峙,而作为西基战友的塞拉趴在地雷上,不能动弹。西基发誓要拯救塞拉,而尼诺不能让他拯救。即便联合国军士带着扫雷专家来到战壕,也不能拯救塞拉。而这个时候,很多拍摄杀人现场的记者赶到战壕,要拍他们的生死决斗。西基死前对着记者说:“你们想拍电影、赚大钱吗?想赚我们的可怜的钱吗?”似乎一语中的,道破了媒体的本质。
媒体似乎在赚可怜人的钱,在不停地消费他们。很多可怜人都处在社会底层,没有能力和权贵斗争,就要出卖自身廉价劳动力,哪怕长期忍受奴役和剥削,也要一直干下去,不然就挣不到钱。媒体要经常报道他们的事情,而且要从正面来报道,就好像报道国内大事一样,一般报道的都是好事,而报道外国大事的时候,一般报道的都是坏事。报道底层劳动人民是如何逆袭成功的,是如何通过自己奋斗致富的,这些都具有正能量,似乎可以鼓舞很多人。但这样的人似乎是可怜人,因为他们服从了社会规则,甚至接受了不公正待遇,只不过是万里挑一,成功的比例非常小,但他们通过个人努力成功了,就会被媒体争相报道,也成为很多可怜人的榜样。倘若每一个底层人都像他们一样,能够通过个人打拼成功,就没有报道的必要了。因为新闻讲究新鲜,讲究典型,当每个人都成功了,那么每个人就都变成一样的,不具有新鲜性和典型性,当然就不会成为新闻报道的人物。媒体报道底层人一般都会挖掘他们的内心活动,还要展现他们生存环境的恶劣,似乎有一种励志的意义。即便是中学生作文,也要出一个关于励志的题目,不管怎样举例子,不管怎样绕弯子,最终是要中学生写一个励志方面的作文,文体可以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媒体向来就是这样,喜欢报喜不报忧,喜欢拍摄一些可怜人。一方面博得人们的同情心,迅速汇聚流量,另一方面可以把这种故事弄成励志故事,进行人为的改编,最终骗了很多人。曾经有一个草根出身的群众演员,通过自己的打拼变成了著名的演员,还当了导演,拍了电影之后赚钱很多,外国有好几处房产,只是离婚案就闹得沸沸扬扬,点击率超过几十亿,可见影响之大。经过媒体报道以后,这样的人成了很多草根的榜样,似乎很多群众演员都要学他,要成为著名演员,还要圆了自己的导演梦,却最终折戟沉沙,荒废了青春,也没有挣多少钱。媒体宣扬成功的演员,往往鼓励草根演员努力奋斗,也就赚了可怜人的钱。因为草根演员赚钱不容易,却很辛苦,甚至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有时候还要躺在泥水里装死尸,挣的钱却不多,倘若仅凭爱好,是无法支撑演绎生涯的。很多草根演员演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因为他们看不到更美好的前途。即便媒体报道了成功的演员,也仅仅是片面的报道。最终吸引了很多可怜人的眼光,也赚足了流量,却弄得很多可怜人前仆后继,出卖了廉价劳动力,最终发现被资本玩弄,而媒体又被资本买通,还要符合主流意识生产,当然会玩弄可怜人。
当自媒体上一些人假扮农民工扛水泥的时候,似乎赚足了眼球,因为扛水泥的人是个女人,说是生活艰辛。这种表演虽然很拙劣,但骗了几乎所有的人。很多人具有同情心,纷纷给这样的女人点赞,给打赏,让她瞬间就赚了几十万,最终她成功退出,买了豪宅和豪车,算是人生的赢家。当人们发现她骗了人们,却并不能追究她的责任,而媒体平台也早已经删掉了他所有的视频,当然也就撇清了自身的关系。媒体就是这样,隔一段时间报道一些热点事件,吸引流量,而那些流量都是普通人贡献的,或者说都是可怜人贡献的。倘若一个人整天忙于工作,挣钱也不少,还有必要去刷短视频,有必要去看自媒体发布的文章吗?似乎不能。而很多闲人有的是时间,可以刷很长时间的短视频,每天浏览网上的文章,也就被网上的信息洗脑了。他们本身是可怜人,出卖了自身廉价劳动力,挣钱却不多,只能通过网上的一些信息来交钱,却最终做了流量饲料,自身还不自觉。媒体就是要分析这一部分人,不断给他们做兴趣分类,投其所好,分别“喂”给他们喜欢或可能喜欢的信息,最终产生用户粘性,让他们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当他们完全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就会盲目相信媒体信息,而媒体是资本操控的,最终会引导他们走向消费。
媒体早已经不是几十年以前的媒体,而是变成了资本和权力共同操控下的媒体,看似比较随意,其实有章法可循,总是想方设法赚可怜人的钱,而社会层面可怜人数量比较多,真正的权贵人数比较少,却占有社会大量的优质资源。当可怜人完全被媒体平台吸引的时候,就会长久关注媒体平台的信息,而且相信这样的信息,最终被这样的信息牵着鼻子走,走向了消费之路。资本阻止人们积累资本,要促进人民消费,才能实现自身的增值。不管是楼房还是汽车,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都有更新换代的需求,而这种更新换代是资本促成的,最终要一茬一茬割人们的韭菜。房子能住就没必要买新的,汽车能开就没必要买新的,电脑和手机能用就没必要买新的,但在资本的鼓动下,很多媒体都在做广告,宣扬更大更漂亮的房子,宣扬更好的汽车,宣扬配置更高的电脑和手机,似乎鼓动人们去购买。而人们挣了钱之后就要享受生活,去购买这些东西。当人们不断买新品的时候,花的钱就会越来越多,绝不会积累很多钱。媒体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要产生用户粘性,同时带领人们走向消费时代,而消费主义也早已经影响了每一个人。
大多数人都是可怜人,被媒体信息误导,而媒体又从来不会报道真相。如此一来,很多人就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媒体信息引导,挣了钱就花掉,没攒下多少钱,也没有什么好的生活,更不知道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可怜人。
来源:铁剑帮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