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最难懂的惊悚科幻电影《死亡幻觉》,直到今天,依旧很超前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23 05:45 2

摘要:其实很早之前就想看这部耳闻已久的电影,本片最受欢迎的讨论,除了年轻的杰克·吉伦哈尔已经展露头角的精湛演技以外,就是那只让人感到诡异不安的兔子面具,以及《死亡幻觉》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剧情与探讨主题。

被誉为最难以理解的惊悚科幻电影《死亡幻觉》,从制作到上映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遂:尽管它影展获得了多项大奖提名。

但由于题材黑暗没有电影公司愿意发行而搁置。

上映后又不幸强碰911事件票房失利,最终在出租影片市场上引起影迷关注,才得到实至名归的影史地位。

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年仅23岁的导演理查德·凯利,对前途感到紧张和茫然,他努力尝试写出一部剧本以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理查偶然想起年轻时看过的一则新闻报导:关于厚实坚硬的冰雹击中一架喷射机机翼,导致飞机坠落撞进一个小男孩的房间,幸好小男孩当时并没有在房间里才躲过死劫。

而这则新闻成为《死亡幻觉》最初的灵感来源。

其实很早之前就想看这部耳闻已久的电影,本片最受欢迎的讨论,除了年轻的杰克·吉伦哈尔已经展露头角的精湛演技以外,就是那只让人感到诡异不安的兔子面具,以及《死亡幻觉》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剧情与探讨主题。

这次,终于让我等到Netflix上架,但光是前半段迷幻的开场,就让我有点耐不住性子,直到第二次点开影片才把它看完。

本片是一部心理恐惧概念型的电影,它很前卫,可能难以被归类为单一类型。

我想这也是为何当年上映时,它未获得很好的票房,却在下片之后变成许多人喜爱的邪典电影,本片的色调黑暗,但《死亡幻觉》讲述的概念却非常丰富。

如: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探讨存在意义的哲学问题,它也巧妙地融入了时空旅行的概念,电影的有趣之处在于它透过具象化的方式。

像是那头长相诡异的兔子,以及暗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氛围,来呈现一个青少年面对未知恐惧的状态,而兔子本身也代表着某种程度的心理恐惧。

在年轻的时候,你曾想过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又或者,假想一场自己的丧礼并思考有谁会愿意出席,为你的离开而感到难过?

《死亡幻觉》精准地描绘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包含对未来的惶恐、感到没有人了解自己、内心孤独,甚至预想世界末日来临或自己死去后身边人的反应。本片的主角——丹尼·达可,看似叛逆的外表有着纤细年轻人该有的混沌内心,在这个时期,他必须要忍受着无法被人理解的孤独,也正经历着异性的吸引力。

电影虽然安排他有思觉失调的心理问题,但这不代表青少年对于存在主义恐慌的问题是来自于疾病,那是年轻时我们一心想追寻的解答。

而电影也故作神秘的把这场探寻变成超自然的事件,同时并导出社会面对混沌少年时的体制教育问题。

我们该赞扬诚实的面对自我,还是该隐恶扬善,刻意回避本来就存在内心里的阴影?电影提出了诘问:教育体制究竟应该正视青少年混沌的心理状态,还是要用宣扬正义、打倒邪恶的方式去否定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阴暗或不确定的部分。

观众是一面明镜,当我们看见学校教育用否定一切真实的做法来推广正向思考时,必然会觉得这是一种逃避,丹尼·达可充满挑衅地与讲师对抗,虽然看似反抗体制却也有几分道理。

然而,这样的教育是否真的扼杀了学生的发展?

而电影里另一位语文老师的做法(由朱丽安·摩尔饰演),她选择争议性的教材当作上课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然而表面上不回避问题,但其课外读物也让男主角产生了效法,这也应验了年轻人需要被关注、被认同,否则可能会出现毁灭性的反应。

而同样是存在主义的恐惧,本片让我想到1997年上映、由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两者都是以小人物的心理挣扎,去体现美好的现实生活其实是拒绝承认心中晦暗的想法,而两者的结局雷同,最终观众都会看见主角的抉择对于其他人的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轻如鸿毛也可重如泰山,但更重要的是身边的人如何看待你的一生,比这一切又还要值得思考的,则是身而为人,我们的目的为何?

除了哲学概念,本片其实包含了许多科幻元素,其中一个主题正是时空旅行,而以时间为主轴,本片的手法有那么一点像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早期作品《记忆碎片》,片段的叙事方式加深了电影的神秘感。

而这种类型的电影,撇除特效水准的差异,就算被放到现代仍非常的前卫。

而当我看完串流平台后,为了写作而翻找本片的相关资料后,才发现它也有那么一点点打破第四道墙的味道,原因在于电影的中后段,当主角被两位混混给缠上时,警车随之而来,其中一位角色大骂:是你叫警察来的吗?丹尼·达可喊了一句:扭转乾坤之力量!

这是一种电影或戏剧不知道如何收尾时,用一个本来没有的设定来做结尾。就好像一场写实的灾难电影突然出现外星人拯救了人类、又或者当危机当前时,观众发现原来只是角色的一场梦……

这种做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偷懒的结局安排,但在《死亡幻觉》中,它却可以是另一种解释,也就是丹尼•达可终于发现,这场世界末日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命运。

他似乎认清了自己在一个圆圈里,终将会面对那个唯一的结局。

其实,时空旅行也许只是一个假设,当男主角用意念让飞机的引擎回到过去砸向房间里的自己时,暗示着在那之后整个事件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它存在于另一个平行时空,在那个时空中,男主角交了女朋友、获得了陪伴。

但最终,这件事没有发生,就好像青少年时期,我们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不论是好的、坏的、怪异的、糟糕的还是黑暗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念头就像是平行时空,你不会真正去实现它们,因为当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未选择的那条路就会崩塌,长大了,这些事情也就仿佛存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虽然《死亡幻觉》透过“飞机引擎的坠落”造成不同宇宙之间的裂隙,使得丹尼在平行宇宙中得以藉由此时空事件明白了宇宙的规律、甚至看似能操控命运。

然我们同样可以将此平行宇宙视为丹尼因梦而产生的私人世界。

丹尼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受到了神秘兔子弗兰克的指使,让学校淹水、烧毁演说家吉米的住宅、使得吉米制作儿童色情刊物的非法之事遭到起底,丹尼完全地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他得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完成任何事情,包括结识格雷琴、与她展开一段相知相惜的美好恋爱。然而,在私人世界里,当丹尼在课堂上被女老师凯蒂要求将“在路上捡到钱包时,将钱包归还给主人、自己将钱留下”的道德问题归类在恐惧时,丹尼无比激动地指责凯蒂不应将人类诸多复杂而难解的问题简化成爱,这是无理的。

梦中如“恐惧”及“爱情”这样二分法的不合理性,同时印证了导演认为二元对立的概念在梦中是不存在的——而此说法与佛洛伊德的梦理论仍有些可相呼应及对照之处。

梦里时常出现的不合梦醒之逻辑、道德观念有所颠倒置换、荒谬且让人不可置信的内容,同样意味着“梦不存在二元对立”。

丹尼在吉米到访学校时,公然地质疑了吉米的理论,使得下不了台阶的吉米反过来对丹尼说道:“我认为你感到恐惧。这样话让我为你感到惋惜。”然而,丹尼不但没有哑口无言地呆愣在原地,反而大方地承认道:“没错,我的确感到恐惧,我对我的生命有许多的疑问。”对于自身的恐惧/疑惑、恐惧/怀疑所指涉的对象,我们于清醒期间都未必能够正视它们,望进它们的本质内部,但是在平行宇宙/个人世界里,这样的疑问残酷地浮上了台面。

成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包括将古拉汉姆·格林的短篇小说《神探杀手夺命枪》列为禁书,仅因为小说中提到了青少年投射于外在世界的焦虑,或是物理老师害怕自己被学校视为邪说异端邪说而对神秘主义的理论有所保留,皆反映了共通世界中对于死亡焦虑的遮掩:

为了不去正视死亡所带来的极大焦虑,人们投入毒品、酒精与性爱,好忘记自己身而为人无时无刻不面对的自己正一步步踏进坟墓的事实。

至于丹尼•达可的世界末日呢?

电影里有句台词出现的很早,却在那个当下让人匪夷所思,那是男主角的爸爸偶然想起一个死去的老同学,然后他提起自己的儿子也许脱离不了相同的命运,也许,父母亲早已看见什么端倪,那是一条正在崩塌的平行时空,在那个现实里,丹尼•达可走出了混沌,迎向成熟。

来源:波老师看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