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狂赚10亿,第二部扑街,别想了,国内不引进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21 21:02 2

摘要:因为第一部赚了不少钱,所以第二部成本翻倍,由1200万美元加大到2500万美元。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019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最新的看片号,防止失去联系!

2022年,《梅根》上映,并且国内院线也引进。

最终,以1200万美元的成本,狂赚全球票房1.8亿美元。

回报率15倍,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而且,作为小众低成本恐怖片,

在IMDb拿下6.5分,(惊悚片类型不算垫底)

烂番茄鲜度94%,MC均分74

时隔3年,《梅根2.0》回归。

因为第一部赚了不少钱,所以第二部成本翻倍,由1200万美元加大到2500万美元。

可惜,在北美一路扑街,卖了不到3周就上线流媒体了。

全球票房只有可怜的3290万美元。

口碑也不如第一部,

烂番茄新鲜度仅58%,观众爆米花指数84%,

MTC综合评分 55,CinemaScore观众评分仅B+。

为什么,续集加大了制作成本,反而会扑街?

梅根2.0

看完《梅根2.0》全片,不能说这是一部烂片,只能说创作团队没搞清楚观众想看什么。

梅根是一个家用机器人,她的职责就是照顾好小女主。

但是她进化的太快了,很快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杀掉周围的人,才能保证小女孩的绝对安全。

有人说,这是赛博版安娜贝尔,儿童版机械姬。

确实,要论人工智能反杀人类,虽然是近10年老套路了,

但是也确实出了不少佳作。

《机械姬》《升级》等等作品,看的人倍儿爽。

而类似《完美伴侣》《梅根》这样的作品,就要差一个等级,

因为他们的剧本虽然足够娱乐,但缺少了某种深度的挖掘感。

这种平庸的气氛,总让人感觉档次不够高,娱乐爆米花。

但娱乐爆米花,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当初,看着梅根跳跳舞,杀杀人,着实过瘾。

恐怖片变喜剧片,混搭没关系,票房好就行得通。

很可惜的是,续集《梅根2.0》野心大了,走了最不该走的路——

想拍大片。

2.0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有一个公司窃取了梅根的算法,造了一个大姐姐版本的超级杀手。

杀手脱离了控制,希望可以释放一个更厉害的AI,最终毁灭人类,统治世界。

而第一部的梅根虽然失去了身体,却依然飘荡在网络信息世界中,

她反省了自己第一集里有点极端了,但对小女孩的保护和感情是不变的,

几经周折,最终重铸肉身,超级女萝莉,和超级大姐姐,展开决战。

我们可以看到,这完全不再是恐怖片,或者喜剧片,

而是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好莱坞大片。

而如今市场上,最不吃香的,就是好莱坞大片——

除非你做到垂直类型顶尖质量,比如《狂飙飞车》在赛车题材里就是顶尖硬核。

从这个角度来说,《梅根2.0》票房扑街是必须的。

观众早就对好莱坞大片审美疲劳了,

与其看大片,不如拍点新东西。

《梅根》第一部能够成功,不是因为质量或者理念,

因为人工智能反杀人类这个剧本,已经有许多珠玉在前了,

1200万美元的成本,也谈不上什么大制作。

第一部成功的关键,在于把一个俗套的类型题材,拍出了许多有趣的、吸引人的微创新。

你可以说它平庸,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完不会觉得赚了,但也不会吃亏上当。

正如那些5块钱买不了吃亏,5块钱买不了上当的宣传,是符合消费者心态的。

而续集2.0,简直就是好莱坞复制粘贴,

PG13的定位,失去了恐怖片的氛围,失去了梅根快速升级反杀人类的乐趣,

变成了平庸的“特工”拯救世界,科幻+冒险。

观众会觉得,我看一万遍了,看不看都无所谓。

市场定位失衡,问题太大了。

但是呢,在看完全片之后,还是客观来讲,梅根2.0是及格的爆米花,不是烂片,

周末如果实在没事做,打发一下时间,倒也不是说不行。

当然,如果你没看过我说的《机械姬》《升级》,那我还是更推荐这两部。

《长安的荔枝》3000字长评

7月电影院,佳片烂片

9.0分!被封杀26年,戏比天大!

看片累了,想学习一下——

赛博算命,只说事实,不照顾情绪

如何学习做自媒体

祝 我 生 日 快 乐 。分 享 音 乐 和 爆 照 。

@王俊俊

知识星球:王俊俊的魔灯

500篇精华文章+书单,免费咨询提问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