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列火车上的乘员不幸感染了病菌,政府为了保全“大局”,不惜要把这列火车引向毁灭之路——卡桑德拉大桥。而这个“大局”不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包括不让政府的细菌研究技术外泄……本片远比后来同为德国拍摄的《列车惊魂》经典得多,中文版配音很不错,甚至要超过原版
如果牺牲掉数百个人的生命,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你会否把他们牺牲掉?哪怕,这些人是无辜的?这部德国和英国、意大利合拍的影片对人性作出了深层的拷问。
一列火车上的乘员不幸感染了病菌,政府为了保全“大局”,不惜要把这列火车引向毁灭之路——卡桑德拉大桥。而这个“大局”不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包括不让政府的细菌研究技术外泄……本片远比后来同为德国拍摄的《列车惊魂》经典得多,中文版配音很不错,甚至要超过原版。
又名《别人的生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德国版的《1984》,对极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出了质问,但片子拍得很客观,没有过多煽情的成分,导演无意把柏林墙的倒塌形容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反而刻画出了东德人在信仰破灭后的失落感。
“史塔西”是史上最有效率、同时也是最恐怖的情报机构之一,平均每3个东德人中就会有1人受到监控,影片中扮演“窃听者”的光头演员,在现实中他也是“窃听风暴”的受害者……
又名《快乐的谎言》。故事发生在两德刚统一后,影片非但没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反而讲述了一个普通妇女,信仰共产主义的那种朴素精神,揭示了信仰与政治始终是不同的,政治家把社会主义信仰强加于民众是一回事,老百姓信仰社会主义又是另一回事。本片的主演Daniel Bruhl还出演过另一部政治反思片《替天行盗》。
又名《菲茨卡拉多》。本片的构想、制作、主题和内在精神,都十分特殊,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虽然尽量使影片中的人物与事件轻松化,但是影片绝对不是很商品化或充满娱乐性的,所以观众必须要耐下心来,慢慢的观赏才能真正深切地了解片中想要传达的一切。
名气很响的犯罪反思片,拍摄于30年代。
又名《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卡利加利博士的立柜》。故事开始于男子的自述,叙说着他亲身经历的恐怖事件:谋杀、凶案、惶惶人心,具有神秘力量的催眠师卡里加利博士是一切恐怖的根源。歪斜不规则的画面线条、扭曲变形的空间、高反差的阴沉灯光、以及剧中人物风格化的造型与肢体表演,本片不仅是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经典,也透过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让摄影机走进人心,看见心灵的奇幻与疯狂。
早期科幻片,故事讲的是一个阴险的科学怪人发明了一个名叫玛莉娅的机器人,并把她增养得越来越像真人。(手塚治虫的动画作品《Metoroporisu》其灵感正是来自本片)
如果你是出生于85年前的,那么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你就一定听过:“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七部荣获金熊奖的德国本土电影,该片将焦点对准当今德国国内土耳其移民的生活,年仅30岁的导演费斯·阿金本身就是出生在汉堡的土耳其移民,影片讲述德国出生的土耳其女孩西贝尔为了摆脱穆斯林家庭的清规戒律,而设法说服一名土耳其中年男子娶她为妻的故事。评审团主席弗兰西斯·麦克道蒙说:“我喜欢这部片子,它的题材或许并不新鲜,但导演却用了一种最强有力、最现代的手法来演绎它。”
长达840分钟的电视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末的德国柏林。作品是典型的德国式的“以小见大”,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德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变迁,其中就包括了纳粹兴起的过程。(德国在二战前也拍过一部黑白版的《亚历山大广场》)。
来源:不要错过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