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故事得从源头捋起。它改编自梦工场的动画版,而动画的祖宗是英国女作家克蕾西达・考威尔的绘本。从2003年那本画着维京小子和黑龙的小册子算起,到2025年真人版咆哮登场,这IP熬了22年,非但没成化石,反倒越活越精神,在全球观众心窝里盘出了包浆。
今年夏天,有部片子像枚点燃的龙焰弹,轰隆一声炸穿了院线——《新・驯龙高手》来了。
这故事得从源头捋起。它改编自梦工场的动画版,而动画的祖宗是英国女作家克蕾西达・考威尔的绘本。从2003年那本画着维京小子和黑龙的小册子算起,到2025年真人版咆哮登场,这IP熬了22年,非但没成化石,反倒越活越精神,在全球观众心窝里盘出了包浆。
6月13日中美同步开画那天,简直像给暑期档投了颗信号弹。首周末全球票房就飙到1.978亿美元,北美8370万美金霸榜,海外81个市场凑了1.141亿。中国这边更有意思,上映四天票房破9000万,把《碟中谍8》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天,猫眼估摸着这趟能冲2亿。豆瓣8.4的分,在今年好莱坞片里简直是站在屋顶放风筝——高出一大截。
国外观众同样热情高涨。烂番茄爆米花指数飙升至98%,CinemaScore直接给出A级评价,英美媒体更是集体吹爆。“对撞机”网站称其为真人翻拍的模范生,《旧金山纪事报》盛赞男主立得稳,连巨龙都透着活物的灵性,《华盛顿邮报》更狠,夸特效炫目,情感扎心。当然也有挑刺的声音,《帝国》杂志嘟囔说太像动画版,少了点野路子。但总体而言,这部片子就像没牙仔的翅膀——飞得又稳又带劲。
故事舞台仍在那座鸡飞狗跳的博克岛。这里的维京人与龙族,简直是油条配豆浆——天生不对付,老祖宗传下的铁律便是见龙就砍。按部落规矩,少年欲成人,必先屠龙祭旗。偏偏首领之子小嗝嗝,活像块错投进铁匠铺的棉花糖。他瘦削如豆芽,手中的斧头比自身还沉,当旁人高呼“砍龙去”,他却偷偷躲在树后描摹龙的速写。
命运总爱猝不及防地叩门。某日,小嗝嗝撞见了传说中的夜煞——没牙仔。此龙在龙族中堪称顶流,振翅生风,吐焰可熔岩石,可遇见小嗝嗝那刻,它正拖着伤腿蜷缩于山洞。换作其他维京少年,早已挥斧而上,可小嗝嗝却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触它的鼻尖。就这一瞬,如同钥匙插入锁孔——两个孤独的灵魂,咔嗒一声对上了暗号。
在博克岛,小嗝嗝此举纯属冒天下之大不韪。族人讥讽他是软脚虾,他那满脸虬髯的首领父亲,气得险些将斧头掷到他脸上。但这小子执拗得很,日日偷送鲜鱼予没牙仔,助它重展双翼。没牙仔亦不负所望,驮着他直冲云霄,令他得见云巅之上的壮阔。
好景不长,阴云骤临。一股暗黑势力如乌云压境,执意挑动龙族与人族拼个你死我活。小嗝嗝与没牙仔深知避无可避,索性拍板:战!这对搭档勇闯怪石嶙峋的血口深渊,钻越足以将人烤成培根的火焰山,凭着一股愣劲与无间默契,硬生生在刀光剑影中杀出生路。最终,他们不仅揭开了两族尘封的仇怨,更亲手解开了纠缠千年的死结——博克岛的天空,终不必再弥漫血腥气息。
要说这部影片最绝的,是将幻想揉碎了融进现实。制作组那份抠细节的匠心,堪比老裁缝缝制龙袍。
单说没牙仔,这小家伙简直是动物界的混血儿。制作组将猫的傲娇、狗的黏人、马的飒爽全糅合起来,注入它体内。你看它蜷在石头上晒太阳的慵懒模样,活脱脱是你家猫主子;跟小嗝嗝撒娇时蹭来蹭去的亲昵劲儿,比村口的大黄狗还黏人;展开翅膀俯冲的飒爽英姿,又似一匹脱缰的野马。这些小动作一叠加,哪是什么特效生物,分明是个有脾气、会撒娇的鲜活生命。
再看它那身行头。每片鳞片都独具质感,光线流转下能泛出变幻的光泽,动起来如波浪般起伏。眼睛更是精妙,开心时亮得像两盏小灯笼,害怕时瞳孔骤然缩成针尖,连眨眼的频率都随情绪起伏。翅膀上纤毫毕现的血管纹路,风吹过时微微颤动的翼膜,凑近了端详,仿佛能触碰到那层带着体温的薄皮。
其他龙也各具生机。有的庞大如移动堡垒,跺跺脚能震得地动山摇,鳞片坚硬得可抵挡斧劈;有的娇小似锦鸡,翅膀闪耀着彩虹光辉,飞掠时像撒下一把碎星。每条龙都有独特的小性子,有的热衷偷羊,有的畏惧雷鸣,聚在一起活脱脱是龙族版的《动物世界》。
为了搭建维京部落,剧组在爱尔兰多尼戈尔郡圈出12公顷土地,硬生生复刻出一个“古代村落”。木屋茅草屋顶挂着露珠,石板路缝隙里滋长着青苔,连村民衣服上的补丁都透着过日子的烟火气。道具组更执着,打制的斧头能真劈柴火,甲胄上的纹饰是照着博物馆老物件精雕细琢的。这些实物与特效交融,令观众目眩神迷——这哪是拍戏,分明是凿开了一条时光隧道。
论特效,这部影片堪称将“逼真”二字揉碎了融进骨血。制作团队开发了一套生物力学算法,巨龙的每个动作都严格遵循动物生理规律,连翅膀扇动的频率都与鸟类严丝合缝。
最震撼的当属飞行场景。当没牙仔驮着小嗝嗝冲天而起,观众仿佛被牢牢绑在龙背上——狂风在耳畔嘶吼,脚下是翻涌着白浪的汪洋,远处的雪山如同筛落的糖霜。IMAX巨幕迎面扑来,连云层纹路都纤毫毕现,俯冲时五脏六腑随之坠落的失重感,比过山车更令人心悸。
龙焰喷薄的场面尤为骇人。火焰绝非混沌光团,而是层次分明——先涌青烟,再蹿火苗,最终轰然炸裂成火球,灼热气浪蒸腾的波纹都清晰可辨。有场戏里没牙仔朝岩壁喷吐烈焰,迸溅的碎石裹挟火星四射,影院里好几人下意识缩颈向后躲闪。
IMAX拍摄实为真功夫。大画幅镜头将博克岛拍得如同实景复刻,悬崖野花的绒毛、峡谷雾气的流动、草原上风滚草的枯茎,皆透出触手可及的质感。航拍镜头更是精绝,跟随没牙仔翻腾、俯冲、急转,观众怀中的爆米花桶几乎被攥得变形——这哪里是观影,分明是亲历御龙翱翔。
但这片子能让人记一辈子的,不是特效多炫,而是它直抵观众心窝的重击。
小嗝嗝和没牙仔的交情,像块纯净的金子。一个是部落里的“异类”,一个是传说中的“怪物”,他们两个凑在一起,竟成了彼此的救生圈。小嗝嗝被族人嘲笑时,没牙仔用脑袋蹭蹭他的脸;没牙仔怕打雷时,小嗝嗝就抱着它唱歌。这种不问出身的交情,比族谱上的规矩可靠多了。
小嗝嗝的成长,简直是部“废柴逆袭记”。一开始他连斧头都举不稳,爹看他的眼神像看废料。可跟没牙仔混久了,他腰杆越来越硬——敢跟部落叫板,敢跟恶龙对峙,最后竟带着两族握手言和。这哪是驯龙,分明是龙把他这根弯木头扳直了。
最戳人的是父子戏。爹一开始像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觉得儿子就该舞刀弄枪。直到看见小嗝嗝骑着没牙仔挡在两族中间,那倔老头眼眶红了。最后父子俩并肩站在悬崖上,没说大道理,但那声“儿子”,比任何台词都重。
《新・驯龙高手》就像杯加了蜜的烈酒——喝着爽,咽下去暖。它告诉你,真正的勇敢不是砍倒多少敌人,而是敢伸出手给“异类”一个拥抱;真正的成长不是长多高,而是敢对全世界说“我选的路,我认”。不管你是带孩子看热闹,还是自己想找感动,这片子都能给你交代。毕竟这年头,能让人笑着流泪、看完还想再骑回龙的电影,可不多见了。
来源:海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