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天的多城首映之后这部片马上就出现了“DC的未来”以及“DC完蛋了”这样两极的评论,而且这种形势愈演愈烈,甚至只是打出好评或差评都会在社交平台上被划定攻讦成“古斯林”(这部导演詹姆斯·古恩的粉丝)以及“扎斯林”(《超人:钢铁之躯》导演扎克·施奈德的粉丝)的阵营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院线新片——
《超人》
前天的多城首映之后这部片马上就出现了“DC的未来”以及“DC完蛋了”这样两极的评论,而且这种形势愈演愈烈,甚至只是打出好评或差评都会在社交平台上被划定攻讦成“古斯林”(这部导演詹姆斯·古恩的粉丝)以及“扎斯林”(《超人:钢铁之躯》导演扎克·施奈德的粉丝)的阵营。
公平地说,它绝对算不上一部烂片,但也够不上那么强的赞美,在我这里它就是一部6分电影,属于是如果我看的第一部超人是这部,我可能无法感受到超人魅力的程度。
如果要用一个词去形容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我觉得应该是“童话”,这是一个中性词,它有褒义的一面,也有贬义的部分。
而“童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正是因为观众彼此的心境和立场不同,对于同一处处理的态度也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今晚这篇文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欢迎不同观众的补充。
正文
先从我的喜欢聊起。
这部片有非常强的政治元素,美国、博拉维亚、贾汉普隐喻了现实中的美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地缘冲突。
其中超人和反派卢瑟都象征着美国,他们随意插手他国事务。超人将自己看作地球的救世主,认真履行着氪星父母留下的一半遗言;卢瑟认为自己作为没有超能力的人类同样可以以智慧战胜蛮力,所以博拉维亚对贾汉普的侵略只是他布下的一场局。
只不过超人行使的是正义的名义,因为博拉维亚对贾汉普的侵略和民族灭绝就是不对的,这是最朴素的正义和最基本的善恶观;而卢瑟所做的就是搅弄世界的乱局,他不在乎世界的存亡,只在乎追求于如何让人类的智慧战胜超能力者的蛮力,从而让地球只属于地球的人类,为了一个看似最无私实则最自私的目的。
于是混乱和分裂成了电影的主调,它直白地写出这种分裂,卢瑟为逼超人出来在大都会开了一道时空裂缝,美国正在缓步裂开;而在时空裂缝的背后,是卢瑟冒着地球毁灭的风险创造的口袋宇宙,在这个异空间里盛装着政客和资本家无尽的欲望和滔天的权势,他们可以肆意将那些不认同自己、哪怕只是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关押在口袋宇宙里,人与人在不公与不等之下也在加剧分裂。
弥漫着现实政治气氛的这条线是《超人》的主线,但它最终的目的并非政治隐喻,因为它在短暂地讨论超人的插手是否是“非正义”之后马上借由卢瑟操控的战争去表达作者的立场,正义与邪恶是无需讨论的。
它的目的藏在其童话式的表达里。
我们能看到它所做的一切讽刺都是漫画/童话式的。口袋宇宙里呲牙咧嘴攻击超人的猴子代表着网络水军;博拉维亚的总统更是讽刺漫画形象的代表;卢瑟生气的表现就是不停扫落桌上的笔筒并让手下捡起来,他最大的动机是对超人受人敬仰的嫉妒;甚至结局用小狗的撕咬破解掉了卢瑟的正经,他的手下们在看到老大的狼狈时也露出了“咦惹”的表情,全程像在演一出安全无害的小品。
打斗的部分很多细节也给了童话般的呈现,超人在一场冲突中来来回回救人救松鼠;出来打架的时候也要带上自己的狗;以及老太太从城市撤离时,逃亡路上慢吞吞排队登上公交车,她怀里抱着她的乌龟。
这让一切都变成纯粹,正是因为有这份纯粹,最后贾汉普的孩子和成人们撑起超人旗帜高声向超人求救的时刻才能带给我一丝感动。就像曾经看迪迦奥特曼最后一集所有的小孩共同呼唤迪迦时,他们呼唤光、呼唤一个能拯救世界的英雄。这是最纯粹的渴求,是无关现实的天降。
这些都是它需要借助一个童话的外壳才能去写进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现实中的观众心里的东西,正是因为现实中路径的被阻隔,我们才会在童话中寄托于幻想。
可惜这些优势并不占据电影的主体,它更多的地方是在童话基础上自相矛盾的一面。
首先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极致地简单化。
电影中大量的转变都是依赖人类最简单直接的情绪反应。比如超人刚刚当着全城的面拯救了城市和市民,结果下一秒群众们看到卢瑟发布在网络上的所谓“揭穿超人真面目”的录像,马上从粉丝到路人、从小孩到老人全部对超人破口大骂投掷垃圾;最后真相的反转同样是用一篇揭露卢瑟真面目的报道让所有人对超人道歉。
人物转变的逻辑走的都是最简单的童话故事模式,儿子被抓住受到威胁的外星人在看到卢瑟杀了一个普通人之后马上转变立场,不惜制造出大动静也要帮助超人重获能量。
卢瑟的女友设定更像是一个夸张的小丑,她无时无刻不在自拍,卢瑟一面很心急地通过喝咖啡掩饰自己对超人的威胁不要被拍到,另一面却面对女友以各种机密文件为背景自拍时无动于衷。
而偏偏这样的女友莫名爱上了超人的同事,一个老实普通的报社记者,甚至愿意向他出卖消息以换取两天的约会条件,最后主角一方果然在她的自拍中发现了打倒反派的线索,如此老土简单的剧情竟然还需要这样一场特意的安排。
它极其像是一个孩子的作品,充斥着插科打诨和青少年的幽默,一种自以为的反叛和重启。所以在写绿灯侠和鹰女时,它大段的对话只放在了两个人对待“正义帮”这个名字的玩笑话上,这对人物的性格毫无帮助。在最后超人胜利的时候,更是在主角一团所在的飞行器中安置了一个几乎毫无戏份的大胸女性,在她上下蹦跳庆祝时特意放慢动作。
当这种“幽默”触及到影片在最后想要落地的现实价值时,就产生了极严重的割裂,这导致最后一部分的戏很多都是失效的。
在贾汉普的孩子们呼唤超人时,超人没有像传统超英电影一样响应他们的呼唤,他去解决了另一个世界性的危机。
这是电影的落点,它想要将超能力者与普通人划上等号,所以在超人对卢瑟的话疗中,他强调的是自己并不是外星人,他也是人也会犯错,而他比人强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不怕犯错。
在超人身上添加的最大困境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困境,最终得到救赎的方式是养父母劝慰他“你的亲生父母不能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这些批量生产的内容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一次自然疗愈,即到了结尾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疗愈。
而到了结尾,编剧依旧派出超能力者去响应贾汉普的呼唤,正义帮的出现不费吹灰之力将博拉维亚的敌人打得丢盔弃甲。博拉维亚的总统在临死前对鹰女放狠话说“我知道你不敢杀我,你和超人一样,都因太软弱而不敢使用武力”,紧接着鹰女将他从空中扔下。这本是DC英雄里一贯对于克制、理性与私刑的探讨,在这里却成了一堆笑料中的其中一处。
童话的形式杜绝了这部电影与现实产生更强连接的可能,尤其联想到当下水深火热的中东人民,这种童话故事一样轻飘的讲述与解决,放到十年后或许会成为经典,但放在现在,给我带来更多的感受只有轻浮。
音乐/配图/《超人》来源:3号厅检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