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狂飙飞车》:因为单纯而热烈,所以我们热爱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12 04:14 2

摘要:其实纯赛车类电影一向都很难是票房爆款,哪怕大多数口碑不错,比如锤子哥的《极速风流》、还有《极速车王(福特对法拉利)》等等......主要的原因是观众人群还是比较集中,可以想象了......大部分还是对竞速赛车热衷的男性观众......


如此爽快的作品,不冲更待何时?

“在道德的领域里,

跌倒并不排除飞翔的能力。

要上升,自然先要有下降。

庸人才在似是而非的障碍面前低头,

强者才不会受到这样的拘束。”

(维克多.雨果)

最近是老牌影星们的爆发期么......62岁的阿汤哥刚上天下海结束,62岁的布拉特.皮特带着《F1:狂飙飞车》霸屏院线.......

其实纯赛车类电影一向都很难是票房爆款,哪怕大多数口碑不错,比如锤子哥的《极速风流》、还有《极速车王(福特对法拉利)》等等......主要的原因是观众人群还是比较集中,可以想象了......大部分还是对竞速赛车热衷的男性观众......

并且,大部分的赛车作品主题也比较接近,一般都是落魄或者过气车手的翻身励志过程,或者是青年车手的成长磨难历程,出人意料的惊喜不多.......另外一方面,因为赛车作品确实不太好拍......本来就是全世界最烧钱的运动之一,还要拍摄大量的追逐和冲撞场景,损毁成本不算,很多也要借真实场地,开支不菲.......

所以,即使R君对于皮特也算是比较赞赏的明星,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观赏这部作品,哪怕知道本片的制作人是好莱坞出名的动作片和爆款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这位大哥可是真的好莱坞牛逼人物,从《石破天惊》、《空中监狱》、《加勒比海盗》等等......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影片,都来自他的出品。他的经典“雷电击树”的片头ICON也真是票房保障......)

但真正没有想到,这部作品拍的实在太精彩,以至于低开高走,因为口碑发酵,反而在院线票房表现越来越热烈,豆瓣评分也从8.5升到了8.6,今天R君一看,已经8.7了,真相当罕见.......

以R君自己的观感体验,电影也确实拍的非常出色,无论是故事本身、人物塑造还是整个比赛的历程、节奏、冲击力和视觉,绝对堪称赛车题材电影的典范作品。

甚至,当你在看这部《F1:狂飙飞车》的时候,根本无需是个F1赛车迷,也不需要了解各种所谓比赛规则......因为导演的功力所在,你全部的关注力都在于主角人物本身的行动和所带来的各种效果,至于是不是真的能拖延对手、怎么能给团队争取到了更好的位置和时间,其实不重要了.......

其实,这就是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的精髓了,让你能投入作品本身,跟随着主角的恩怨情仇和各种历程,感受情绪波动起伏,共情其中的胜利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这个世界做事成功的核心,依然还是你如何能真正用心去创造和贡献出能令人感动和投入的作品,而并不在于任何的题材或者形式限制......

回过头来,这部《F1:狂飙飞车》的持续爆红,真的在于这个故事和我们主角桑尼.海耶斯的单纯和热烈,而在F1赛车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比赛加持下,在这个整体社会经济气氛低迷的环境下,给了我们输入了一腔新的热血........

如果要说,这部《F1:狂飙飞车》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新鲜,无非是落魄的车队和落魄的老车手,算是因为彼此想尝试最后一次努力而走到了一起,却无意点燃了整个车队的求胜欲望,在一次次比赛中,历经磨合、冲突和努力,最终算是赢得了最后的一场胜利。

其实,这样的故事,皮特同学不是第一次主演了,hhhhh。 当年他可演过一部《点球成金》(Money Ball),讲的是差不多的故事,R君还写过影评:”大数据与数学模型如何改变了现代体育?“。

但,并不新鲜的故事和题材,同样是皮特主演,为啥这一次却能如此热烈的引爆了全球乃至中国市场的观众呢......

当然,赛车本身是一个要素。因为前作是背景是棒球运动,这运动除了北美和日本,在全球其他地方确实影响力有限。 而赛车运动本身的激烈程度、科技感及视觉感受,的确为本作加分不少。

比较有趣的是桑尼.海耶斯这个角色本身。 其实整部电影中,抛开皮特自己帅哥的魅力,桑尼这个角色在整部影片中基本是个没有什么深刻思考和计划的人。 比如,每次赛前策略会,他的发言基本不涉及细致的策略、规划,也没有太清晰的分析和逻辑,而只涉及他感觉最应该采用的竞赛手段。 这其中虽然一大部分是基于他的经验和水准,但更多的只是基于他最简单和原始的一些冲动和出发点:就是想赢,冲更好的名次。

所以,整部影片中,桑尼就是一个单纯而热烈的人。

他加入车队是因为想要帮一下老朋友鲁本;他一路努力,采用各种竞赛时的手段,包括忍受车队的核心车手,年轻的舒亚,或者想要扶他上去,也是因为单纯的想要帮车队取得成绩.......某种意义上,桑尼真心是个欲求很低,思想简单的人。

如果仔细看电影中的各项展示,其实桑尼的人生状态也和他的这种思想状态是非常匹配的。他做事只追求简单的结果,所以很少去匹配团队需要; 他做事也基本凭自己一腔热血和经验,所以碰上不好处理的状况也一样失去冷静.......其实他没有清晰的人生方向和规划,所谓一路在”找寻自己那种飞行的感觉“,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逃避现实的各种挑战和艰难。 所以他连个确定的工作也没有,甚至金钱对他也没有那么重要,他要的,只是不停在各种汽车比赛里找到新的目标,新的刺激,找到自己还存在的感觉.......

但这也许就是他在这段APEX车队历程里最大的魅力所在。 因为他单纯而热烈,所以能心无旁骛的追逐一个清晰的目标; 因为他没有更多的个人私欲和诉求,因而也能让他的行动更为纯粹而具有感染力; 甚至因为他的年龄和阅历,所以他也能更容易理解和容忍队友的各种不友善挑战,成为一个成就他人的人......

所以,桑尼在拉斯维加斯拿了一对K也不想赢舒亚,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争取核心车手这个位置,这本身就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但看起来多潇洒,多帅,多洒脱.........

虽然在整部作品中,桑尼是个大英雄,甚至充满魅力。但事实上,他就是个浪子,完全不适合长期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更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生伴侣.......电影里多次提到他有好几次婚姻失败,居无定所,在赌场也被排斥.......

但这不代表人物没有魅力,对么?事实上,无欲无求、随心所欲、毫无羁绊的江湖浪子形象常常还特别吸引人......放荡潇洒么,自然就是魅力了......

可不是么,心事重重、瞻前顾后总是苦大仇深的人,怎么可能潇洒的起来......

但说实话,人生短短3万天,有时候敢于去搏,敢于去尝试,敢于去赌也是一种必要的勇气。 这个世界哪来那么多100%靠谱,毫无风险,全是收益的事情......凡事从来过犹不及,想的太多,顾忌太多,或者欲望太多,常常也反而失败概率很大,或者根本就碰不上能成的事,因为本身也不符合应有的宇宙规律。

该主动时候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抓牢的时候丝毫不犹豫,才是王道啊.......

所以,桑尼的单纯而热烈,当然也有可取之处。而像电影这样,更属于无心插柳的收获,说来自于单纯为了好友和车队的好,为了能更好的扶上年轻的车手,而受到上天的眷顾,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不是么?

而皮特,在这个年纪,他本身的很多特质也和桑尼有着相似之处。 这个角色,选定他来主演,本身也是一种相当完美的匹配,本色出演。 这一次,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苹果付出的3000万美金片酬,也是他人生里最高的一次片酬,更收获了一个会长久留存银幕的角色,也是一次相当大的人生成功.......

当然,故事毕竟是故事。这部《F1:狂飙飞车》里融合了很多真实赛车场上发生的许多著名车手的一些经典策略和行动。 要让这么多小动作在一整场赛季里都时常发生并且有效,而对手都如工具人一样只是配合,任由你心想事成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奇迹总是没有那么容易发生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几乎就是一部F1赛车多年来各种华彩乐章的拼接融合,所以电影也才会显得如此精彩; 而匹配上我们江湖浪子桑尼的那种单纯而热烈的人格魅力,也就成就了我们所为之倾倒的日月辉映般的效果。

但电影不就是娱乐么,看得爽,看得身心愉悦,看得热血澎湃,不就足够了么?

不冲这部《F1:狂飙飞车》,更待何时?(顺便说一下,自然是iMAX版本,才是最强体验,hhhhh)

R君,2025年7月11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来源:财猫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