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盖·里奇这一次放下了他标志性的花哨剪辑和黑帮腔调,转而献上一部沉稳而克制的战争片。
今天,来盘点2020年以来最值得一看的十部战争电影。
第十名:《盟约》The Covenant (2023)
导演:盖·里奇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 / 达尔·萨利姆
类型:动作 / 剧情 / 战争
豆瓣评分:7.5
盖·里奇这一次放下了他标志性的花哨剪辑和黑帮腔调,转而献上一部沉稳而克制的战争片。
故事聚焦美军在阿富汗撤军前的“最后良知行动”。
一位美军士兵在被塔利班围攻时,靠阿富汗翻译救命。
他决定在战后不顾一切回去营救这个曾冒死救他的“无名英雄”。
没有过度煽情,没有主旋律说教,只有战火下男人之间最本能的承诺。
杰克·吉伦哈尔贡献了全片最动情的演出,那种沉默中的咬牙坚持,令人动容。
这部片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没有超级英雄光环,只有一场对“道义”的艰难坚持。
第九名:《被遗忘的战役》De Slag om de Schelde / The Forgotten Battle (2020)
导演:马提耶斯·范·海伊宁根
主演:吉斯·布洛姆 / 杰米·弗拉特斯 / 苏珊·雷德
类型:剧情 / 战争 / 历史
豆瓣评分:7.5
这部由荷兰和比利时联合出品的战争电影,是近年来最被低估的战争佳作之一。
它讲述的是1944年斯海尔德河战役——一场战略意义极大,却长期被主流战史忽略的关键战役。
影片通过三条线索交错推进:一位被卷入德军体制的荷兰少年士兵、一位参与空降作战的英国滑翔机飞行员,以及一位秘密参与抵抗组织的荷兰女孩。
他们的命运在战争洪流中逐渐交汇,最终在一场战役中爆发碰撞。
影片画面恢弘,尤其是泥泞沼泽中的实战场面,非常罕见地展现了欧洲战场中“非典型战区”的残酷。
不同于以美国为主视角的战争片,《被遗忘的战役》更贴近小人物视角,更有“被历史遗忘的角落”的沉痛感。
战争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个沉默的牺牲者,都是记忆中不应被掩埋的名字。
这部电影虽未大热,却被誉为“二战电影中最值得被重新发现的宝藏”。
第八名:《狙击手》Sniper (2022)
导演:张艺谋 / 张末
主演:陈永胜 / 章宇 / 张译 / 刘奕铁
类型:剧情 / 战争 / 历史
豆瓣评分:7.7
张艺谋父女联手,用一场朝鲜战场上的“狙击对决”,拍出了国产战争片少有的冷峻与精巧。
电影没有大场面,没有万人冲锋。
而是聚焦在一支狙击小队与敌军之间的“猫鼠游戏”。
真正的战争,不是拼命冲锋,而是对心理、判断、极限耐力的试炼。
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画面风格近乎“纪录片质感”。
没有刻意煽情,反而更让人沉浸在那种“雪地杀机”的压抑中。
章宇与张译的表演极为内敛,每一句话背后都是沉重的代价。
这是国产战争片的一次风格突破,证明了战争电影也可以“以静制动”。
第七名:《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The Greatest Beer Run Ever (2022)
导演:彼得·法雷里
主演:扎克·埃夫隆 / 拉塞尔·克劳
类型:剧情 / 喜剧 / 战争 / 传记
豆瓣评分:7.8
一听这片名,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某种“喜剧荒诞片”。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是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战争传记。
讲的是越战期间,一个美国小伙真的带着几箱啤酒,穿越战场去“慰问”前线的兄弟。
他不是军人,不是记者,更不是英雄。
但这次“送酒之旅”,让他从一个愣头青,成长为真正理解战争本质的见证者。
电影风格轻松,却在后半段悄然转向沉重。
从玩笑到反思,从热血到心碎,导演彼得·法雷里完成了情绪的精准过渡。
扎克·埃夫隆这次不再是俊朗偶像,而是扮演一个被现实重击后清醒过来的平凡人。
这部片子,是笑着讲一个沉重故事的典范。
第六名:《利益区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
主演:桑德拉·惠勒 /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尔
类型:剧情 / 战争 / 惊悚
豆瓣评分:7.4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传统战争片的爆炸和子弹,那你必须看看这部“最沉默的战争电影”。
《利益区域》没有战斗场面,没有逃亡镜头,甚至几乎不拍“战争”本身。
它讲述的是:一位纳粹军官与家人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隔壁。
墙那边,是屠杀与惨叫;墙这边,是阳光草地、家庭聚会、平静如常。
导演采用静态长镜头和环境音设计,创造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感”。
影片几乎没有一句直接的指控,但观众却始终背脊发凉。
这是一部关于冷漠与共谋的反战电影。
它告诉我们,最大的恶,可能不是枪炮,而是“习以为常”。
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来最有胆量、最具深度的战争题材之一。
第五名:《阿依达,你往何处去?》Quo Vadis, Aida? (2020)
导演:贾斯米拉·日巴尼奇
主演:贾丝娜·杜里奇 / 伊兹丁·巴乔维奇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豆瓣评分:7.9
这是2020年最震撼人心的战争电影之一。
影片以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中最黑暗的一页——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为背景。
主人公阿依达是一名联合国翻译,她试图在即将爆发的屠杀中救下丈夫与两个儿子。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
它几乎没有战斗场面,却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
镜头始终贴着阿依达的视角,那种“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的窒息感,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
导演采用极为冷峻的纪实风格,把人道主义的崩塌一点点还原出来。
这不是一部让你热血沸腾的电影,而是一部让你灵魂颤抖的控诉。
没有比这更直接的反战宣言。
第四名:《地狱尖兵》Лучшие в аду / The Best in Hell (2022)
导演:安德烈·谢缅诺夫 / 阿列克谢·诺申
主演:未知(演员皆为匿名化处理)
类型:动作 / 战争 / 写实
豆瓣评分:8.2
这是一部“近乎实验性”的现代战争片,由俄方军事团队与制作组联合打造。
影片全程采用第一视角(如同游戏画面)拍摄,观众仿佛置身火线,零距离体验巷战、突袭、死斗。
不同于以往战争片的情感渲染,《地狱尖兵》完全没有配乐、没有对白、没有英雄。
只有血腥、喘息、火力压制与不知敌人在何处的惊惧。
战争不再浪漫,它是混乱、机械、重复的地狱。
甚至连阵营都被刻意模糊,只告诉你:不论你站在哪边,最终都将沉入人性的泥沼。
影片结尾处,镜头飘过一堆尸体,字幕缓缓打出:“In Hell, there are no good guys.(地狱里,没有好人)”。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但不可忽视的战争现实主义之作。
第三名:《灰猎犬号》Greyhound (2020)
导演:亚伦·施耐德
主演:汤姆·汉克斯
类型:动作 / 战争 / 历史
豆瓣评分:7.8
这是一部紧凑、硬核的海战电影,讲述二战中大西洋护航舰队如何与德军潜艇“狼群战术”周旋的真实故事。
汤姆·汉克斯不仅主演,还亲自参与编剧,体现了他对“战争责任感”题材的深厚情感。
影片全程节奏极快,从开场就进入“潜艇追逐战”状态。
没有冗长背景介绍,没有感情戏,只是一场又一场海上“生死时速”。
导演通过雷达声、舰长口令、敌我侦查交锋,营造出逼真的战术压迫感。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舰长,一边应对德军潜艇,一边背负守护无数船员的使命。
他的神情、沉默与祷告,凝结成一种极度克制的英雄主义。
这是战争片中的“技术流派”,但依旧充满人性温度。
第二名:《万湖会议》Die Wannseekonferenz (2022)
导演:马蒂·格肖内克
主演:菲利普·霍克迈尔 / 约翰尼斯·阿尔梅耶
类型:剧情 / 战争 / 历史 / 犯罪
豆瓣评分:8.1
战争最恐怖的一面,不在于子弹,而在于“桌子”。
这部德国电影,完整还原了1942年纳粹高层召开万湖会议的全过程。
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如何系统性地、工业化地灭绝犹太人。
影片场景始终固定在一间豪华别墅,14名德国高官围桌而坐,谈笑风生地讨论“死亡技术”。
你看不到一滴血,却比任何战场屠杀更令人发指。
演员表演冷峻、克制、甚至带着一丝讥讽式的理性。
影片如舞台剧一般压抑,观众仿佛在偷听地狱的决策过程。
这是一部令人寒毛直立的战争片,不是因为枪炮轰鸣,而是因为它让我们看见——文明社会,是如何用文件和笑容,把人送进焚尸炉的。
第一名:《西线无战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 (2022)
导演:爱德华·贝尔格
主演:费利克斯·卡麦勒 / 丹尼尔·布鲁赫
类型:剧情 / 战争 / 历史
豆瓣评分:8.9
这是2022年最受欢迎、也最具冲击力的战争电影。
改编自雷马克的反战名著,它讲述一群德国青年怀着激情奔赴前线,最终陷入壕沟泥潭的梦碎史诗。
从列车上的欢呼,到战场上的血泥与断肢,导演没有留任何情面。
画面极其写实,近乎生理不适。
但越是如此,越真实地还原了“一战”的无意义。
这不是胜利的故事,这是活着的煎熬。
镜头不断捕捉年轻士兵脸上的迷茫、恐惧与崩溃,他们一度以为参军是荣耀,最终才明白自己只是炮灰。
音乐配合静谧与突变,让每一次爆炸都像是命运的嘲弄。
这是一部直面战争荒诞性的伟大作品,也是新一代反战电影的封顶之作。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