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热衷取材于经典电影,把它们重新改编成电视剧。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热衷取材于经典电影,把它们重新改编成电视剧。
以下这5部英美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继承了电影原作的精神,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最终超越了前作。
《豺狼的日子》
豆瓣评分:电影8.1分/剧集8.7分
1973版的同名电影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政治惊悚片,讲的是一个代号“豺狼”的顶级杀手,如何一步步策划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故事。
电影的风格冷静、写实,像一部精密的纪录片,把整个刺杀过程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紧张感层层递进,让人窒息。
2024年的新版剧集没有简单地复制剧情,而是抓住了顶级杀手 vs. 顶尖特工这个核心矛盾,然后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了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全球联动的时代。
电影原作里的“豺狼”是个谜,我们只知道他专业,但不知道他为何如此。
剧版给了豺狼更丰满的人设,他不再只是一个为了钱而行动的冷血机器,他的动机、他的过去,都成了推动剧情的悬念。
剧中的“豺狼”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饰演,他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擅长心理操纵的伪装大师。
剧集花了大量篇幅去展现他如何伪装和切换身份,前一秒“豺狼”还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后一秒就变成心狠手辣的刺客。
剧版《豺狼的日子》探讨了一个更时髦的问题:在今天这个处处是监控、人人都联网的数字时代,一个真正的“幽灵”杀手要如何躲避追踪?
这个设定让剧集瞬间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惊悚的味道。
《冰血暴》
豆瓣评分:电影8.0分/剧集9.1分(第二季)
科恩兄弟1996年的同名电影《冰血暴》是黑色幽默犯罪片里的一座丰碑。
一个窝囊的汽车经理,为了钱自导自演了一出绑架老婆的闹剧,结果事情越搞越大,最后变成了一场无法收场的血腥惨案。
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那种“明尼苏达式”的冷幽默:所有人都操着一口奇特的口音,礼貌得体地聊着天,然后面不改色地把人塞进碎木机里。
到了剧版《冰血暴》,主创诺亚·霍利创造了一个“冰血暴宇宙”。
每一季都讲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同样人心叵测的中西部小镇上的犯罪故事。
尽管剧集故事和角色都是新的,但荒诞、宿命和黑色幽默的风格精神仍忠于电影原作。
第一季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老实巴交的保险推销员(马丁·弗瑞曼 饰),生活一团糟,直到他遇到了一个谜一般的职业杀手(比利·鲍伯·松顿 饰)。
这个杀手就像一条蛊惑人心的毒蛇,用他那套歪理邪说,轻轻一推,就把老实人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这个故事结构,完美致敬了电影版,但人物和情节又是全新的,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剧集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完美复刻了那种冰天雪地里的人性荒诞的氛围。
茫茫的白雪,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更像是一种象征,掩盖了所有的肮脏和罪恶。
在荒诞和搞笑的背后,剧集其实一直在探讨非常严肃的主题: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如何像滚雪球一样,引发一场巨大的灾难。
《悬案解码》
豆瓣评分:电影6.9分/剧集8.5分
喜欢北欧犯罪小说的朋友,对“悬案解码”系列(又名“Q部门”)一定不陌生。
原著小说和根据它改编的丹麦系列电影,讲的都是哥本哈根警局里一个专门负责“冷案”的边缘部门——Q部门的故事。
这个部门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被主流警界排挤、脾气臭得像头驴的探长卡尔,另一个是他的助手,乐观善良的叙利亚移民阿克拉姆。
电影版因为时长限制,重点都放在了破解案件的离奇过程上,对人物的性格刻画明显不足。
而2025年的剧集版,恰好弥补了这个遗憾。
它利用长篇幅的优势,把重点从“案子”拉回到了“人”的身上,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真正走进卡尔和阿克拉姆的世界。
剧集花了大量时间去铺垫主角卡尔的经历。
他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愤世嫉俗、不近人情?过去的一桩旧案在他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创伤?这些在电影里只能一笔带过的情节,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复杂、也更让人同情的卡尔,他不仅仅是个破案天才,更是一个被过去困住的灵魂。
而卡尔和阿克拉姆这对“冰与火”的搭档关系,更是剧集的核心看点。
他们的化学反应被无限放大。从最初的互相看不顺眼,到后来的默契无间,再到最后可以为对方两肋插刀。
剧中有大量他们之间充满讥讽又带着幽默的日常对话,这些细节让他们的友谊显得无比真实和珍贵。
这不仅仅是工作搭档,这简直是中年男人的“灵魂伴侣”。
剧集的叙事节奏也更从容。
它不像电影那样需要赶着在90分钟内破案,而是可以慢慢地铺陈线索,设置悬念,甚至故意放出一些烟雾弹来迷惑观众。
这种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让观众仿佛也成了Q部门的一员,跟着卡尔和阿克拉姆一起,在故纸堆里寻找被时间掩埋的真相,代入感极强。
《西部世界》
豆瓣评分:电影7.2分/剧集8.9分(第一季)
1973年,写了《侏罗纪公园》的迈克尔·克莱顿,拍了一部叫《西部世界》的电影。
故事很简单:未来有个高科技主题乐园,里面全是机器人,游客可以进去为所欲为。
结果有一天,机器人觉醒了,开始反杀游客。这在当年是个很酷的科幻惊悚片,但格局不算大,就是个机器人造反的故事。
而HBO的剧版《西部世界》,对这个创意进行了重磅级别的升级改造。
它借用了“机器人乐园”这个外壳,但里面装的,却是关于意识、自由、人性、神学和人工智能的宏大哲学思辨。
剧集的改编,就是把视角从“游客”转向了“机器人”(剧中称为“接待员”)。
我们不再是以上帝视角看机器人出bug,而是和他们一起经历日复一日的循环,感受他们的痛苦、困惑和觉醒。
电影版关心的是“机器人造反会怎样”,而剧集关心的是“机器人为什么会造反”。
这部剧的野心极大,它几乎把所有“终极问题”都问了一遍。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如果我们能在一个没有后果的世界里为所欲"为,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它就像一面镜子,通过机器人的故事,反过来拷问我们人类自己。
《汉尼拔》
豆瓣评分:电影7.9分/剧集9.1分(第二季)
《汉尼拔》根据著名畅销小说《红龙》(Red Dragon)和同名电影改编。
剧版《汉尼拔》是一次极其大胆和成功的改编。
威尔是个天赋异禀的探员,他能瞬间代入任何变态杀手的思维,但也因此饱受精神折磨,游走在崩溃边缘。
而汉尼拔,则像个优雅的魔鬼,一边“治疗”着威尔,一边又不动声色地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威尔那双敏感、脆弱、濒临疯狂的眼睛去看世界。
他看到的那些血腥恐怖的犯罪现场,会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重现,观众能切身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混乱。
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电影版所不具备的,也让汉尼拔的心理操纵显得更加阴险和恐怖。
麦斯·米科尔森饰演的剧版汉尼拔,更是神来之笔。
来源:美剧迷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