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谍战片入坑首选,英伦风的穿搭和口语,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西装暴徒,漫画感十足的动作场面——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教堂长镜头下的百人斩,教堂百人斩场景利用慢镜头与交响乐配乐,将血腥屠杀转化为舞蹈般的暴力美学表演,形成优雅杀戮的独特风格。喜欢电影彩蛋首尾呼应的设计,一个街头
1.《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谍战片入坑首选,英伦风的穿搭和口语,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西装暴徒,漫画感十足的动作场面——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教堂长镜头下的百人斩,教堂百人斩场景利用慢镜头与交响乐配乐,将血腥屠杀转化为舞蹈般的暴力美学表演,形成优雅杀戮的独特风格。喜欢电影彩蛋首尾呼应的设计,一个街头男孩成为了足以庇护母亲和妹妹的保护伞,也感动于影片最末,导演对母亲的致敬。
2.《极寒之城》
冷战格局下的间谍特工互害流程及结果:发现真相,饰以谎言,掩盖罪行,动作戏分很暴力很直接,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长里塞下这么多段落和人物关系,保持高度的紧张节奏,有水准的商业作品。新版《疯狂麦克斯》之后,塞隆的英朗派女性形象又在这部间谍电影中重生,电影配乐大赞,都是经典摇滚乐,配合拳拳到肉的厮打,看的过瘾极了。
3.《碟中谍7:致命清算》
与时俱进,大反派居然是人工智能,见到了这个系列变科幻片的一天,与《杀死比尔》观感类似,站在新旧世界的交汇处,将叙事诡计、情感羁绊、现实指涉通通视作阻力,明确的人物形象构成类型的基础。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一把独特的钥匙上,与人工智能相关,追车、火车顶上打斗、滑翔及动作戏全程燃炸,而阿汤哥一点没有老人的身型和影子,拼得令人肃然起敬。
4.《安娜》
抛开纯粹爽文的剧情不谈,剪辑和叙事节奏以及时间线的安排逻辑很厉害,叙事手法很独特,时间线疯狂跳跃,本质上是一部不错的特工电影。冷艳冰霜,逆天长腿搭配堪比时装周的换衣频率,再把轮番暗杀拍得像走秀一样淡定惬意,光是视觉享受这块就值了,交叉闪回的故事线和层出不穷的反转都紧扣安娜对自由的渴求这一行为目的,让核心逻辑自洽。
5.《秘密特工》
影片以六十年代冷战为背景,复古服饰、精致场景重现经典谍战氛围,亨利卡维尔与艾米汉莫饰演的美苏特工从对立到携手,化学反应强烈,动作干净利落,幽默桥段巧妙穿插,为紧张谍战注入轻松感。文戏的处理也很细致愉悦,深夜潜敌营一段高能斗法、隔岸观火品美酒有绅士音乐配合,两车贴身漂移的柏林戏和当扒手会反派的午宴戏也有复古梦幻的胶片质感。
6.《秃鹰72小时》
影片中的情报人员不是全能人物,只是个文职研究员而已,但他的一份调查报告却在无意中触碰到了高层的黑幕,涉及到了大公司或国家机器对能源的控制和垄断,结果给自己招来了大祸。影片拍得平静、克制,甚至有些阴冷气息,基本没有火爆场面和华丽的动作戏,正是当时“冷派间谍片”的代表作之一,六七十年代的间谍片大部分都非常冷硬、沉稳、阴郁。
7.《红雀》
一部特工悬疑片,摒弃惊天阴谋或柯南救世界的刺激,复仇与情报传递不动声色地发生,燕子学校“我等着呢”一段对黑客泄露明星照片进行了讽刺,也联系起俄暗杀双面间谍的事件。女主角身份的多次反转,每一次都要被她骗到,分不清她的真情和假意,体面生存的意义高于一切,操控与反操控的角逐中,每一眼柔情都是利器,每一次剖白都藏着杀机。
8.《谍影重重3》
把紧张感和真实感做到了极致,每一场打斗都拳拳到肉,比任何炫技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从开场到结尾几乎没废话,剧情推进像精密齿轮,每一个线索都扣得死死的,一边追凶一边解谜。伯恩也不再是冷冰冰的特工机器了,他对身份的追寻、对过去的挣扎,让这个角色充满人性温度,最后揭开真相时的释然,既有爽感又带着一丝唏嘘,完美收尾三部曲。
9.《007:无暇赴死》
动作戏可谓相当过硬,邦德的风流成性在本作中反向挖掘成了天煞孤星的悲剧属性,最终结局也算是对得起克雷格十五年来陪伴观众的形象。从这部告别之作中看出了很多彩蛋,克雷格背负着这个超大的标志走到今天,竟然还能多少撼动一点点邦德这个几乎固化的角色,也挺不容易,最后他的邦德选择死于一种无特效药可治,也算是独有的绝唱了。
“因尺度爆火”的9部欧美特工片,每部都能让你看到过瘾。
来源:波仔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