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权力的游戏》的流行,离不开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原著。可惜的是,这位作家至今仍未完成这个系列,但前几部作品为剧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权力的游戏》的流行,离不开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原著。可惜的是,这位作家至今仍未完成这个系列,但前几部作品为剧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过程中不得不改动一些情节,包括角色塑造。本文来聊聊哪些角色在剧集中的呈现不如原著,而哪些角色甚至比原著更出彩。
曼斯·雷德是能将所有野人部落团结起来、合力冲破长城的领袖。尽管剧集中有几幕他的精彩戏份,但他的故事线结束得太仓促。
问题在于,烧死曼斯的情节在原著中也有,但原著里是梅丽珊卓动手,而曼斯本人活了下来。
此外,原著中的他更像个战士,甚至在决斗中打败过琼恩。
剧集中的托蒙德几乎是原著的复刻。和书里一样,他是曼斯·雷德的左膀右臂,还在琼恩·雪诺“逃离”守夜人期间暂代指挥。
但剧版托蒙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一是挪威演员克里斯托弗·海维尤赋予了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让他更亮眼;二是剧集超越原著的部分拓展了托蒙德的故事,后几季里他不仅是琼恩·雪诺的重要盟友,甚至成了较为关键的人物——尤其对那些期待他和布蕾妮有感情线的观众来说。
剧集第五季的多恩故事线是最令人失望的部分之一。
道朗·马泰尔是比武审判中陨落的奥柏伦的兄长,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人们期待他向兰尼斯特家族复仇。
于是,在剧集中,道朗呈现为一个极其乏味、毫无生气的角色,仅仅是在占用其他角色的荧幕时间。
与他相关的剧情薄弱,到第六季干脆被砍了。
是的,书中的道朗同样显得迟缓,然而书中他有着明确的目标:让兰尼斯特家族的警惕,因为背后多恩正与丹妮莉丝秘密结盟
无论是剧集还是原著,波隆都是个配角,却总能神奇地置身于关键事件中心。
这位犀利又幽默的雇佣兵轻易俘获了读者和观众的心。
不过剧版的波隆形象更丰满。他的出场比原著多得多,这或许要归功于他和提利昂·兰尼斯特之间绝妙的化学反应。
从君临逃离后,他和提利昂的哥哥詹姆也产生了这种化学反应,这让波隆直到剧终都能留在剧情核心。
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算是“正义一方”的角色,却最让观众提不起劲。
尽管史蒂芬·迪兰的演技出色,但这个角色塑造得冷酷阴郁,还常做些阴暗的事。在烧死自己女儿后,很多观众都盼着他赶紧领便当。
原著中的史坦尼斯则更立体。
他严厉,却偶尔流露温柔;他对波顿和兰尼斯特家族的憎恨有些盲目,却也是维斯特洛一位睿智的战术大师。
书里的史坦尼斯让人觉得,若说谁配统治维斯特洛,那只能是他。
观众翻看原著时肯定很惊讶:这位前两季的关键角色,在书里居然没有自己的视角章节。罗柏虽是重要人物,但读者只能通过其他角色的视角“旁观”他的事迹。
剧集却给了罗柏更多关注,让他成为前两季的核心之一。
这让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爱上他,因此“红色婚礼”才会引发那么强的情感冲击。
巴利斯坦·赛尔弥首次登场时,是罗伯特·拜拉席恩麾下的御林铁卫队长。后来新王乔佛里解雇了这位经验丰富的战士,他转而效力于丹妮莉丝。
对比原著和剧版,显然原著更胜一筹。巴利斯坦是维斯特洛最顶尖的剑客之一,但剧集中他几乎没展现过身手。
此外,原著中他有自己的故事线,曾一度隐瞒身份、化名行事。
乔拉·莫尔蒙因对丹妮莉丝无望的爱成了笑柄。或许他自己也清楚没机会和她在一起,却无法控制感情。
原著中他的感情更显怪异。书里的他比丹妮莉丝大得多,却也爱得更深。
剧版乔拉多了几分洒脱,即便毫无胜算,观众还是会为他揪心。而且能看出,他眼中的丹妮莉丝不仅是爱慕对象,更是他愿意忠心侍奉的统治者。
剧集中一直有让观众讨厌的反派:先是乔佛里·拜拉席恩,接着是拉姆斯·波顿。第六季结束后,剧集需要新反派填补空缺,攸伦·葛雷乔伊应运而生,可他的表现比前任差远了。
原著中的攸伦不仅和剧版大相径庭,更让人感受到切实的威胁。
他是乔治·马丁笔下最残忍的角色之一,可惜剧版攸伦没能达到这种水准。
第三季中,兰尼斯特家族与提利尔家族结盟,观众由此认识了奥莲娜·提利尔这个精彩角色。作为提利尔家族的女家长,她在剧集中的戏份大幅增加。
她成了家族真正的支柱,敢于果断对抗挡路者。
即便在与詹姆·兰尼斯特的最后对手戏里,她也展现了骨子里的坚强与刚毅。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