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部名为《掩耳盗邻》(Your Friends And Neighbors)的新美剧,取代了前一阵大热的《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的热度,在探讨美国富人阶层题材赛道表现十分亮眼:不仅口碑逆袭后者,还在豆瓣取得了8.3的评分。该剧通过一场大型财富解构之旅,展现
作者:陈熙涵
最近,一部名为《掩耳盗邻》(Your Friends And Neighbors)的新美剧,取代了前一阵大热的《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的热度,在探讨美国富人阶层题材赛道表现十分亮眼:不仅口碑逆袭后者,还在豆瓣取得了8.3的评分。该剧通过一场大型财富解构之旅,展现出对美国当代社会的深刻反思,对金钱、阶级与美式价值观的犀利讽刺。
《掩耳盗邻》讲述了乔恩·哈姆饰演的一个风光无限的金融精英,在失业后为缓解生活危机,选择去偷自己邻居好友的故事。而该剧中文译名《掩耳盗邻》,则十分巧妙地嘲讽了男主人公的行为。在该剧片头正式出现之前,镜头语言的快节奏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主人公库珀的人生。这简直是一部中产阶级的美国梦教科书。他白手起家,四十多岁已跻身“精英阶层”:坐拥别墅豪车、妻子美貌、儿女出挑,绝对的“成功人士”。然而,剧集的开场,镜头中的库珀却从一地血泊中站起,摇摇晃晃着沉入邻居家的泳池池底。在下沉过程中,旁白是他对自己人生究竟是怎么急转直下,一路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追忆。
一切都源于意外。一天,他满怀期待提前回家,却撞破了妻子和好友的出轨现场。而婚姻的崩塌只是这场噩梦的开始。他花了好久走出家庭变故,还继续承担着两处房产的巨额贷款、孩子们的赡养费以及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意外接踵而至,库珀因一场艳遇,被公司开除了。由于当初在入职时签过禁止挖角条款,两年内他不能再找同行业的工作,手里的客户资源也被上司抢走。
生活的天翻地覆,仍不能令其放弃自己的高端人设。他开着玛莎拉蒂,在富人区的派对上排遣孤寂。为了避开前妻和她的新欢,库珀在派对主人家闲逛,发现了一抽屉名表和现金。在生活压力与道德底线的拉扯下,他最终“顺”走一卷美金,心想这么一小卷钱,可能根本不会被觉察。事实果真没人发现。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库珀开始一次次有计划地“光顾”那些外出度假或出门聚会的美邻家。而他的目标也从钱,变成了百达翡丽、顶级名庄红酒、爱马仕限量包……
剧集并未拍成“侠盗罗宾汉”似的传奇,而是将库珀的泥足深陷转化为对消费主义的控诉。男主角偷得得心应手,是因为他太了解他的美邻们了,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聚会,精确到聚会八卦些什么,什么东西丢了就丢了,什么东西丢了会报警,因为他就是他们这个阶层中的一员。通过入室盗窃,他开始审视起自己的生活。
《掩耳盗邻》在此时显示出与那部相隔百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脉相承的思想性,一步步借库珀的作案与思考,来一寸寸剥开美国精英阶层看似精致、实则虚伪空洞的生活表面。富人囤积奢侈品(如30米防水名表、天价高尔夫球杆),将财富作为身份象征;邻居家中价值百万的艺术品与精装书却从来无人翻阅,讽刺了消费主义下文化的精神属性被消灭;富人阶层社交的和谐光鲜,与人际关系的充满算计,时时形成比照。NBA球星靠推销智能马桶维持着名人光环;慈善晚会和高档俱乐部会员,仅是身份的表演;库珀宁可“掩耳盗邻”也拒绝降低生活标准,映射出美国精英阶层对经济脆弱的恐惧——承认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怕。而女管家为跻身上流社会成为他的共犯,则暗示着富人社区的安全感建立在阶级隔离上,进一步讽刺了阶级跃升的代价与制度性虚伪等等。
《掩耳盗邻》第一季的诞生,经过了长达12年的创作历程。该剧由编剧出身的乔纳森·崔普尔执导,而故事的灵感源于他在纽约州富人社区的居住经历。乔纳森曾坦言:“这里(富人区)的人们夜不闭户。”但这种对安全的幻觉,让他意识到,美国社会的脆弱性与其精心构建的稳定假象形成了荒诞的对比,这成为了《掩耳盗邻》的核心。剧集的拍摄地“韦斯特蒙特村”虽为虚构,但其原型取自纽约上州与康涅狄格州的精英社区。导演团队通过冷色调的镜头语言,将修剪整齐的草坪、高档别墅转化为压抑的符号,暗示财富背后的精神废墟。
《掩耳盗邻》还巧妙地用黑色幽默来建立观看的间离感,将库珀的盗窃行为逐渐从谋生手段演变为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当他潜入邻居家中时,旁白道出:“我偷的不是珠宝,而是他们的人生选项。”这种批判超越了简单的“仇富”,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观众看到的不只是犯罪,而是一整片的精神废墟,就像每集精彩的片头起到的作用,它用特效向我们展示:世界正在一块块剥落崩塌,而乔恩·哈姆(库珀的扮演者)捂起耳朵,一味向前奔跑。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