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捷克电影先崩溃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8 08:02 2

摘要:作为苏联的老冤家,捷克自从布拉格之春后,面对苏联就彻底地沦为了舆论主战线。本来捷克就对苏联颇有微词,布拉格之春更是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误解,于是,在冷战期间,尤其是在新浪潮席卷欧洲之后,再去看捷克的电影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能找到苏联的影子。离开了苏联,捷克很多电影就

作为苏联的老冤家,捷克自从布拉格之春后,面对苏联就彻底地沦为了舆论主战线。本来捷克就对苏联颇有微词,布拉格之春更是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误解,于是,在冷战期间,尤其是在新浪潮席卷欧洲之后,再去看捷克的电影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能找到苏联的影子。离开了苏联,捷克很多电影就失去了魅力,变得黯然无光,而结合苏联再去看捷克电影,讽刺的艺术跃然于纸上。当代的所谓的讽刺集大成者,或许都应该学习一下捷克在上世纪电影领域的作品,这才是政治嘲讽。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魔格亚纳》就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作品。本片讲述的是父母离世后,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有只剩下了姐姐跟妹妹,两个女儿分家之后,姐姐并不甘心妹妹分走家产,于是,处心积虑的姐姐决定要将妹妹谋害,以求彻底的将家产全部夺走。

姐姐找人买来了毒药,然而给妹妹投毒后,妹妹并没有像姐姐期待的那样渐渐的死去,姐姐这个时候却感受到了自己周围无形的压力,做贼心虚的姐姐不断地将自己怀疑的人一个个的除去,然而没过多久,姐姐就发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魔格亚纳》可以分很多视角去解释,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姐妹两个的情谊,当然,这个情谊二字需要画上引号,姐姐跟妹妹是一对冤家,而且并不像本片所解释的那样姐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而妹妹是一朵白莲花。这一点在一开始姐姐邀请妹妹去她的住处的时候,妹妹断然拒绝说在姐姐那里不舒服,就已经说明。而两姐妹之间的爱恨情仇换一种角度来说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

妹妹自然是展现给外人去看的美好的一面,而这个美好的一面的背后却又有姐姐黑暗的一面作为支撑。姐姐处心积虑地要用黑暗的一面来彻底的葬送美好的一面,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内心当中的黑暗要战胜光明,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人的黑化,这自然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而光明要想完成反击,他需要做的并不是见招拆招,而是要果断决定。这个时候,只是白莲花的妹妹自然是无法抉择。

但看本片的结局,处心积虑要设计妹妹的姐姐最终自食恶果。这就说明了黑暗是战胜不了光明的,而将这一切平行替换,我们就能看到这不仅仅是黑暗战胜光明的问题,而且是冷战时期的捷克与苏联之间的本质关联。

二战胜利后,捷克虽然是与苏联身处一个阵营当中,但是捷克并不愿意处处受到苏联的掣肘,于是,捷克想要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愿意完全跟着苏联的节奏走。这在苏联看来自然是需要小心提防的二心。而苏联面对着捷克的二心,自然没有超越情绪好恶的绝对理性。于是,布拉格之春爆发,捷克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苏联的对立面。

此后的捷克,虽然处处被苏联压制,但这个时候,心中的怒火自然是不断在积蓄的。而我们看冷战期间的捷克的电影,很多都是有着浓重的政治嘲讽。嘲讽的对象主要是苏联,而本片也属于冷战期间,杰克电影的序列,而如果仅仅是看到姐妹情仇,或者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自然是不合格的。当然,我们用冷战格局来分析影片也不是很全面,然而当代的观众是站在当代的全球格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得话,显然已经是超出了创作者的局限,这个时候再去看本片,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将时间线仅仅局限在冷战期间去看本片,一切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如果将时间区间扩充一下,扩充到了苏联解体乃至当代在去看本片,这个时候就趣味盎然。海军青年军官自然是本片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表面上看,他是妹妹的主心骨,也是妹妹对抗姐姐的利器,然而海军青年军官并没有完全跟妹妹一条心,妹妹身染重病的时候,他依旧是在花天酒地,这就冲锋说明了他跟妹妹只是表面上的和谐,或者更加赤裸裸的沦为利益媾和体。两个人因为有共同的矛盾而走在了一起,并不是简单的两情相悦。

而结合当代世界格局,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我们就会发现,海军青年军官代表了冷战期间的另一极——美国。美国与捷克的结合更多的是因为苏联的存在,而不是因为美国看重捷克,当苏联解体后,美国自然是与捷克没那么亲密。即便是在苏联存在的时候,捷克岌岌可危的时候,美国也没有全身心的将自己交给捷克。这样一看,本片是不是就有意思多了。

然而这种有意思的影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因为苏联不存在了,这种政治讽刺的作品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主体的讽刺是站不住脚的,这样去看,捷克电影人是不是应该感谢苏联。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