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电影《我仍在此》:面对时代黑暗,个体给出的美好答案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3 19:43 3

摘要:不过刚看完电影,第一感觉却是不怎么样。因为面对独裁统治和家庭悲剧,我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情绪风暴”:没有看到仇恨、痛苦情绪的爆发和对黑暗势力的对抗。这是我们常年被以恶对恶、以牙还牙的教育所裹挟的自然反应。

面对生活的悲剧和创伤,我们该以怎样的情绪和态度活下去?

《我仍在此》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刚看完电影,第一感觉却是不怎么样。因为面对独裁统治和家庭悲剧,我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情绪风暴”:没有看到仇恨、痛苦情绪的爆发和对黑暗势力的对抗。这是我们常年被以恶对恶、以牙还牙的教育所裹挟的自然反应。

但巴西影人,给了我们看生活着的另一种角度。这就是电影的余味了。

《我仍在此》是巴西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作品(即最佳外语片),5月16日开始在中国上映。

电影由曾执导《中央车站》《摩托日记》的巴西名导沃尔特·塞勒斯导演,改编自马塞洛·派瓦的同名回忆录,讲述了他和家人在巴西军政府独裁时期的经历。

马塞洛的父亲鲁本斯·派瓦曾担任国会议员,后来成了一名工程师。1970年他被当时的军方独裁政府带走,从此失踪。

妻子尤妮斯和二女儿随后也被带走审讯,尤妮斯被囚禁了22天后才被释放。她在48岁时拿到法学学士、成为著名人权律师,为捍卫人权而战。在20年的时间里,她持续追踪丈夫被害的真相,还成为援助土著部落的律师、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顾问。

直到1996年,尤妮斯才拿到丈夫的死亡证明。2014年,巴西政府才承认鲁本斯·派瓦在1971年被杀害的事实,同他一样被杀的还有200多人,他们的尸体至今都不知所踪,而没有一人因此受到惩罚。

1964-1985是巴西的军事独裁时期。派瓦正是被控告参与和共产党人的秘密谋反而被带走审讯。

独裁政府的招数都是相似的,泯灭人性的逼问,要求被确认的冰冷人像,审讯室里的哀嚎,走廊上被冲刷的血迹。

国内的消息被封锁,在伦敦求学的大女儿维罗卡通过国际舆论才知道父亲的消息。

“我仍在此”代表什么?面对丈夫被军方独裁政府突然带走并秘密杀害的惨痛遭遇,妻子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养大五个孩子?

她没有用愤怒和悲情来处理生活,而选择“微笑面对风暴”。

片中有几张重要的合影。维罗卡离家去伦敦的告别派对上,亲朋好友们在海边的合影。片尾2014年的全家福。而最重要的一张,是父亲不在了以后,母亲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编辑需要一张全家人看起来不怎么开心的照片,但是她让孩子们面对镜头自然流露笑容。父亲走了,一家人从此都要在悲伤和泪水中度日吗?就要被剥夺快乐的权利吗?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小女儿巴比乌可能是所有孩子里最为敏感的一个。当她看到母亲独自一人哭泣时,她已经察觉到什么。从里约热内卢搬家去圣保罗,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她知道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儿子马塞洛则是搬家一年半后,母亲捐掉父亲的衣服,才知道爸爸不会回来了。

所以成年后的马塞洛和巴比乌有这样的对话:“你是什么时候埋葬爸爸的?”

“埋葬?”

“就是意识到他不会再回来。”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和过去告别,就像孩子们告别熟悉的沙滩和大海,告别可爱的小狗,告别熟悉的房子,也告别了父亲。

《中央车站》是1998年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的巴西著名电影,可以说标志着巴西电影在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如今《我仍在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可以说创造了巴西电影的荣誉新高。

有意思的是,《中央车站》女主角费尔南达·蒙特纳哥与《我仍在此》女主角费尔南达·托里斯生活中为母女,而母亲费尔南达·蒙特纳哥又出演了片中尤妮斯的老年角色。

托里斯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和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剧情类)奖项。其实早在1986年,年仅20岁的她就凭借《永远爱我或不再爱我》获得过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一部电影贯穿巴西1964-2014年长达50年的历史,也串起巴西影人两代人的荣光。

这非常神奇,也让人知道,面对生活的悲剧,巴西从独裁时代和平过渡到民主时代,母亲从家庭主妇变为人权律师,孩子们没有被灌输仇恨的观念,都成长为美好的成年人。

面对悲剧和苦难,他们没有抱怨和仇恨,没有被愁苦的情绪所裹挟。“我仍在此”,并且活得美好。

他们的父亲在天上有知,面对这样的结果,一定会感到欣慰。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像是“巴西一家人”。

如果活着没有生活的升华,承受的苦难又有什么意义?就像《活着》一样,只是活着而已。

在看电影的时候,不断想起墨西哥电影《罗马》,同样表现70年代的中产阶级家庭,同样由怀旧音乐贯穿,同样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同样是父亲的缺位(不过《罗马》是出轨离家父亲的缺位,母亲带着四个孩子独自生活。《我仍在此》是夫妻恩爱和父亲的慈爱在父亲被独裁政府带走后戛然而止)。

母亲这至大至柔的生命,影响着全家的情绪和生活走向。

这是母亲节需要的电影,也是我们生活中随时的帮助和需要。

截至目前,《我仍在此》在中国国内的票房仅100多万,但它的社会意义并不是票房所能衡量的。当我们执着于一部影片的票房超过《泰坦尼克》或者《阿凡达》位居全球TopX,这重要吗?

重要的不是表象的数字,而是背后深层的价值。

来源:小洋楼杭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