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部延续了前作惊心动魄的剧情,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森·亨特将直面该系列最强敌人——无形无相却掌控一切的AI智体。当人工智能的灭世阴谋悄然降临,阿汤哥率领IMF特工小队背水一战,以凡人之躯抗衡拥有全球网络控制权的致命对手。
距离《碟中谍7》上映已经过去两年,5月30日,《碟中谍8:最终清算》将在中国内地上映。
这一部延续了前作惊心动魄的剧情,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森·亨特将直面该系列最强敌人——无形无相却掌控一切的AI智体。当人工智能的灭世阴谋悄然降临,阿汤哥率领IMF特工小队背水一战,以凡人之躯抗衡拥有全球网络控制权的致命对手。
这场跨越近三十载的特工传奇,即将在大银幕上迎来终极之战。
不可能的任务再次降临
《碟中谍 8:最终清算》延续前作剧情,伊森夺得控制AI智体的关键钥匙,却遭遇最强对手的强力反击。AI凭借入侵全球网络的能力颠倒黑白、制造混乱、蛊惑人心。为求破局,伊森集结IMF老搭档班吉(西蒙·佩吉饰)与卢瑟(文·雷姆斯 饰),以人类的智慧与血肉之躯,直面这一无影无形且看似无懈可击的对手。
同时,魅影神偷格蕾丝(海莉·阿特维尔饰)与冷艳杀手帕丽斯(庞·克莱门捷夫饰)也强势回归,飒爽英姿与超强战斗力尽显女性角色魅力。伊森能否击败宿敌盖布瑞尔?量大到毁灭地球的核弹如何处置?控制AI的关键钥匙最终花落谁家?所有悬念都将在大银幕揭晓。
无替身硬核美学又来袭
从定档预告中可见,阿汤哥再次刷新动作片极限:两架老式战机在峡谷间贴身缠斗,他悬挂在疾行的驾驶舱外命悬一线;飞机于万米高空失控翻转,他倒挂机舱直面生死时速;深海之中,他在巨型螺旋桨制造的致命漩涡里与敌人展开窒息对决……从天空到深海,阿汤哥以海陆空全维度的搏命实拍,将“挑战不可能”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突破人类极限的镜头,让传统枪战、追车戏码相形见绌,完美诠释《碟中谍》系列“无替身、无特效”的硬核美学,将特工动作片的标杆拔高到了全新高度。
定档海报上,即便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阿汤哥的面庞,勾勒出疲惫与沧桑,却依然无法掩盖他双眸中那如炬的光芒。从1996年《碟中谍1》开始,这抹明亮而坚毅的眼神,就象征着特工伊森对使命必达的执着坚守,也代表着汤姆·克鲁斯近三十年来为塑造这一角色所付出的心血。
最终清算不一定是终章
法国当地时间5月14日晚,第78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后的第一天,汤姆·克鲁斯带着《碟中谍8:最终清算》亮相,在戛纳掀起了旋风。
电影放映后观众起立鼓掌时间长达8分钟。一些媒体在观片后称赞其“动作场面堪称黄金标准”。《综艺》杂志更是表示,汤姆·克鲁斯亲自上阵的特技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尤其是那场高空机翼搏斗与深海潜艇逃生的实拍镜头,更是让观众直呼“差点心脏病发作”。影评人马特·明顿称,这部影片用“史诗级冒险”向经典致敬,情感和宿命感交织,堪称“伊森·亨特的完美谢幕”。
目前该片在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6%。
对于《碟中谍8:最终清算》是不是这一系列的终结,导演麦奎里表示:不一定。
他说,这一部也可能会是该系列一个新的伏笔。如果影片票房成功,未来也许会效仿《007》系列更换主演,延续这一IP。
《碟中谍》系列勾起多少回忆
掐指一算,1996年到2025年,《碟中谍》系列已经陪伴了我们近30年。
每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你还记得那一年的你在哪,在做什么吗?
《碟中谍1》1996年
特工伊森・亨特在布拉格执行任务时突遭背叛,队友全灭且被诬陷为叛徒,为洗清罪名,他组建临时小队潜入中情局总部盗取包含内鬼名单的“NOC 文件”,却在层层阴谋中发现真正的叛徒藏于高层。
以“双重背叛 + 精密机关”构建高智商谍战框架,经典“通风管道吊绳偷磁盘”场景通过灯光、音效与演员肢体语言的精准配合,将悬疑感与动作张力推向极致,阿汤哥亲自完成攀爬火车、跳屋顶等实拍动作,拒绝使用替身的硬核风格自此成为系列标志,奠定“挑战物理极限”的创作基调。
《碟中谍2》2000年
伊森受命追回致命病毒“Chimera”,却发现叛徒是前IMF特工肖恩・安布罗斯,后者不仅掌握病毒扩散技术,还胁迫伊森的前女友奈雅成为卧底,两人在澳洲沙漠与悬崖展开关乎全球存亡的终极对决。
导演吴宇森将东方武侠的诗意美学注入动作场景,开场12分钟一镜到底的犹他州悬崖徒手攀岩戏(阿汤哥未用替身完成1200米高空攀爬)、歌剧院枪战中的白鸽意象与慢镜头对决,让暴力场面兼具浪漫主义色彩,“病毒危机 + 情感救赎”的双线叙事,首次尝试将个人情感与全球危机绑定,拓宽系列叙事层次。
《碟中谍3》2006年
已退隐的伊森为营救被军火商欧文・戴维安绑架的未婚妻朱莉,重出江湖并率队在上海、柏林等地执行任务,潜入金茂大厦窃取卫星武器密钥,最终在梵蒂冈与戴维安展开生死较量。
首次以“家庭情感”为核心驱动力,朱莉的遭遇让伊森从“孤胆特工”转变为“有血有肉的守护者”,上海陆家嘴实景拍摄的金茂大厦天台追逐戏,利用玻璃幕墙反射与都市建筑群的垂直落差,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视觉奇观,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饰演的反派戴维安以阴鸷气质成为系列最具压迫感的敌人之一,其 “无声威胁”的表演为角色注入心理恐怖元素。
《碟中谍4》2011年
IMF总部被炸后伊森团队遭诬陷,被迫启动“幽灵协议”独立行动,他们兵分两路潜入克里姆林宫与迪拜塔,在800米高空的迪拜塔外墙徒手攀爬,阻止俄罗斯极端分子的核爆计划。
IMAX摄影机的大规模使用(全片25%镜头为IMAX拍摄)让“迪拜塔扒玻璃幕墙”场景成为影史经典,阿汤哥悬挂于124层外墙面的实拍画面中,汗珠坠落与肌肉颤动清晰可见,真实感震撼观众;技术宅班吉的加入为团队注入幽默基因,其“边吐槽边拆弹”的反差设定,开创系列“硬核动作 + 轻松喜剧”的平衡风格,全球6.9亿美元票房成为系列商业转折点。
《碟中谍5》2015年
伊森发现神秘组织“辛迪加”企图颠覆世界秩序,与英国特工伊尔莎・浮士德合作渗透维也纳歌剧院阻止暗杀,却在行动中被组织首领所罗门・莱恩生擒,通过水下闭气 3 分钟破解密码锁,最终联合团队捣毁组织基地。
伊尔莎・浮士德的复杂人设(表面是特工,实为“辛迪加”卧底)打破系列女性角色的工具人窠臼,其与伊森的“信任博弈”贯穿全片,为谍战叙事增添心理博弈深度;维也纳歌剧院12分钟长镜头枪战堪称动作片教科书,从后台机械装置间的近身搏斗到观众席的混乱枪战,镜头调度行云流水,阿汤哥亲自驾驶直升机追逐摩托车的实拍镜头占比超 90%,将“无替身美学”推向新高度。
《碟中谍6》2018年
伊森在伦敦追回被盗核弹头时因队友失误导致原料流失,被迫与中情局特工沃克合作,在巴黎街头与克什米尔雪山展开追逐,最终面临“救队友还是救世界”的道德抉择。
“HALO 高空跳伞”(25000英尺无氧气舱跳伞)成为系列生理极限挑战的巅峰,阿汤哥接受1年专业训练,镜头捕捉其开伞前1.5分钟自由落体的真实状态,画面抖动与呼吸急促声强化临场感;伊森与老搭档卢瑟的信任危机(“你信任的人可能害死世界”的质问)让动作片兼具人性思辨,亨利・卡维尔饰演的沃克以“亦敌亦友”的复杂定位,成为系列最具压迫感的“镜像反派”,全球 7.9 亿美元票房刷新系列纪录。
《碟中谍7》2023年
伊森团队为争夺控制AI智体“智体”的关键钥匙,与宿敌盖布瑞尔在意大利火车、阿拉伯沙漠等地展开追逐,新角色格蕾丝因意外卷入任务,其身份与钥匙的关联成谜,片尾火车坠崖、钥匙分裂为两半,留下“人类能否阻止AI灭世” 的终极悬念。
首次将AI作为核心反派,通过“智体”的无形威胁探讨科技伦理议题,钥匙的“量子加密”设定呼应现实数据安全焦虑;阿汤哥驾驶摩托车冲下1500米悬崖后伞降的实拍场景(全程无CG合成,跳伞轨迹经精密计算)成为特技天花板,火车坠崖戏利用真实物理模型拍摄,金属扭曲声与演员临场反应营造末日氛围,海莉・阿特维尔饰演的格蕾丝以“神偷”身份串联悬念,为最终章埋下多重叙事钩子。
《碟中谍8》2025年
《碟中谍8》延续了前作惊心动魄的剧情,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森·亨特将直面该系列最强敌人——无形无相却掌控一切的AI智体。当人工智能的灭世阴谋悄然降临,阿汤哥率领IMF特工小队背水一战,以凡人之躯抗衡拥有全球网络控制权的致命对手。
魅影神偷格蕾丝(海莉·阿特维尔饰)与冷艳杀手帕丽斯(庞·克莱门捷夫饰)也强势回归,飒爽英姿与超强战斗力尽显女性角色魅力。伊森能否击败宿敌盖布瑞尔?量大到毁灭地球的核弹如何处置?控制AI的关键钥匙最终花落谁家?所有悬念都将在大银幕揭晓。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网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