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的5月,当时的我们为了《爱死机》第三季的起死回生振臂欢呼,吉巴罗的惊艳直到今天仍然回味无穷。万万没想到,等了三年的观众愈发像个小丑。
回家吧孩子,回家吧好不好——这就是看完爱死机第四季的唯一感想。
不想拍可以不拍,真没必要给大伙儿都叫来了,入座了,结果端上来一坨大的。
2022年的5月,当时的我们为了《爱死机》第三季的起死回生振臂欢呼,吉巴罗的惊艳直到今天仍然回味无穷。万万没想到,等了三年的观众愈发像个小丑。
每结束一集,都能看到片尾黑屏倒映出自己无语到极致的表情。
那种慌忙结束时的仓促和尴尬,仿佛看到一个秒射男抱歉地跟我说“对不起今天没发挥好”。
想必大家该看的都看完了,按顺序简单锐评一下。
说实话,第一集播了30秒,我立刻退出去看看自己是不是下载错资源了。
挠着脑袋看了两分钟,不可置信地发现:噢!这是正片啊!
原来《爱死机》第四季从第一集就给我们打好预防针了:来,小亮,整个活儿!
我看了一眼进度条,发现这集竟然时长高达7分钟,这漫长的7分钟就是一个由提线木偶还原的摇滚乐队红辣椒在2003年爱尔兰演唱会的现场。
没错,就是一个MV。爱死机真的浪费了我生命中的7分钟,只为了给我唱首歌。
公款追星还能这么玩?不明原因的路人点进来还以为是网飞在搞什么低智行为艺术。
第二集《迷你生物的亲密接触》更称得上是史诗级别的洗钱了。
如果你还记得第三季的《迷你亡灵之夜》,那OK了,这集就是那集的复刻版,差重率高达80%,乏味程度不亚于结尾的那个“大闷屁”。
这种“人类不经意间的一个作死导致地球毁灭”但“地球毁灭放在银河系也只不过是一个屁”的桥段,第一次玩,大家会心一笑,第二次玩,就没人笑得出来了。
微缩景观的拍摄方式当然很好,但玩两次,不如直接去YouTube上面播连续剧就行了。
感觉这个工作室有种打工人在ddl前急着交稿的美感。
第三集有了上一季《虫群》珠玉在前,概念与视觉依然能打。
简而言之,《蜘蛛玫瑰》就是一个“赛博孤寡老人复仇成功被太空史迪奇吃了”的故事。
在太空漂流的机械师女主蜘蛛玫瑰,从“投资者”那里得到了一只会摄取基因的太空宠物。这只宠物让孤身一人的寡妇玫瑰重新唤起了爱的知觉。
最后在和仇家苦战一番取得胜利后,飞船资源枯竭,女主让宠物吃掉了自己,宠物吞噬了女主的DNA,从茧中重生,结束。
但查完资料我发现,原著的结局其实更cult也更符合我们印象中的爱死机。
本片改编自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发表于1982年的短篇科幻小说。
这只惹人怜爱的太空宠物小狗,可以获取其他生物的DNA以丰富自己的基因数据库,还会根据主人的喜好改变自己的外形和性格。比如蜘蛛玫瑰的这只宠物,只会像婴儿一样咿咿呀呀。
原著的结局,是女主吃掉了宠物,而不是宠物吃掉了女主。女主为了不让宠物在空间站里受苦,于是忍痛吃掉了它,女主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一道德困境,就被宠物的DNA所取代。
导演这么改编,据说是因为接受不了原结局的暗黑程度。但如果真的拍出了原结局,估计第四季还能凭这集挽回颜面。
人工冷静中,她思考着不可想之事。感觉到“毛毛”不安的鼻息,她突然捂住它的嘴扭断脖颈——离心重力赋予的力道干净利落。在藻类空气净化系统失效前,这是提高生存概率的理性选择。
吃光能抓到的所有蟑螂后,她开始漫长绝食。最终啃食"毛毛"未腐败的肉体时,她甚至期待那会毒死自己。当投资者刺眼的蓝光穿透碎裂气闸,她已形如骷髅,用骨瘦如柴的手脚爬行躲避光线。
穿抗菌太空服的船员用结巴的人类语言追问吉祥物下落。她咽喉肿胀无法回答,却在仰头时听见下颌脱臼的无痛脆响。反蠕动波涌过食道,某种活体白色物质从她七窍渗出,包裹全身形成茧壳。八天后,新生的她拍打鳞翅飞出,急不可待地扑向投资者手中的缰绳。
第四集是制作出《齐马蓝》的工作室的作品。
要知道,《齐马蓝》几乎是整个爱死机系列的灵魂,没有任何人能忘掉那块蓝色的泳池砖,那是一块关于存在、自我、虚无的哲学之砖。提起爱死机,就有齐马蓝。
到了《400街小孩》,同样的视觉效果,故事却变得莫名其妙。
我要是想看人类如何智斗巨人怪物,为啥不直接去看《进击的巨人》?
《齐马蓝》的深度哲思,到2025年几乎看不到任何踪影,剧情简单到像一部儿童动画片。镜头很好,视觉很好,美术很好,没了。
巨人来了,巨人死了,人类赢了,收工。
第五集更是连猫奴们都哈欠连天。
无非是“猫其实能听懂人类说话”“猫其实背地里一直骂得很脏”“猫最后和智能机器人联手把人类全干死了”。这种低智糊弄人的剧情设计,创新程度还不如几十年前的《加菲猫》。
当猫坐在机器人上,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你以为正片一定才开始的时候,嘎吧一下,又结束了。
猫作为主人统治人类,这可太有得拍了:比如把人类抓起来全部割蛋做绝育,给人类喂点零食人条,哪一个情节拍出来,都足够爱死机了。
你们其实全是来骗网飞预算的对吧?
第六集是爱死机系列第一次使用真人演员出演的一集。
其实这集的立意起点很高。一个人类的天主教牧师,一个来自外星的长着克苏鲁触手的使者,两人在海边讨论着神迹是否存在。对话之中,还隐喻了外星人也要发起一场对于他们而言绝对正义的十字军东征。
这集名叫《各各他山》,天主教典籍译为加尔瓦略山,意译为“骷髅地”,是罗马帝国统治以色列时期在耶路撒冷城郊的一座山。《新约》中的四福音书(如马太福音27:33、约翰福音19:17)记载,耶稣基督曾被钉在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多年来,“各各他山”这个名称和十字架,一直是基督受难的隐喻。
而这集中受难的耶稣,就是海里那只被石油污染的黑色海豚。所以这集的立意,是宗教+环保主义。对话戛然而止,战争一触即发,嘎吧一下,又结束了。
第七集《霸王龙的尖叫》,那个中文配音我都不知道从哪下嘴吐槽。
那个普通话女声一出来,立刻让我想到“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敌军还有五秒到达战场”,不知道的还以为隔壁六年级小孩组团开黑了。
真不是母语羞耻症作祟。你们老外如果真喜欢东方文化,明明可以做出第一季《祝有好收获》的水平,灵动优美,飘飘欲仙,回味悠长。这个走到哪就把普通话画外音念到哪的女士,到底是来干嘛的?
要不说文化挪用这一块,还是得看网飞啊。
那一句字正腔圆的“卧槽”,简直是我今年看过最搞笑的画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念出来的时候,我比那只死掉的恐龙还要一头雾水。原来你是想当李白啊。
其实这个故事在原著中非常凄美,是古罗马英雄史诗的太空歌剧版本。
奴隶互相角斗,奴隶与霸王龙角斗,最后奴隶和霸王龙两个互为猎物的奴隶,一起反抗贵族,以命换命,一口咬死了看台上的权贵阶级,共同坠亡。
“看他仰起头,听他发出金属撕裂般的嚎叫,这不是求偶的叫声,我听过暴龙的求偶叫声,也不是挑战……不,这个叫声源于恐惧和惊慌。暴龙害怕了,他是一匹离群的孤狼,他在害怕。”暴龙死后,她沉思道:“他和我一样,也有过自己所属的位置和时间,却被生生地割裂了。而你们没有任何人想过要怜悯他。”
那句李白的唐诗,来自女主童年时的回忆,之所以要念给恐龙,是因为她发觉自己与恐龙都是贵族的困兽。他们才是真正的同类。
可惜,一个莫名其妙的中文配音,让这部短片表现得非常诡异。
第八集《 奇克是如何信教的 》能看到上一季《恰如那台机器脉冲的颤跳》的动画风格。
故事并不复杂。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教堂召唤堕天使参与战争,盟军在万米高空的飞机机舱内与堕天使展开近身枪战。最后,是十字架杀死了堕天使。
剥离了这一层宗教背景,几乎没什么太大意义。技术上仍然保持着高水准,画风非常艺术,唯一的看点就是对堕天使和血腥场面的刻画。
当个成人版血腥动画片看看就行。
第九集《智能家电,愚蠢主人》可以说是整个第四季最大的一坨。
短短几分钟,让智能家居悉数登场,挨个吐槽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没有一个笑话能让人笑出来,我替人尴尬的老毛病又犯了。
什么夫妻冷战啊,什么单身女人用淋浴头自慰啊,什么买了华夫饼机结果放在橱柜里落灰啊。反正人类就是一群只知道打炮吃饭睡觉的蠢货。
就这种水平的创意和吐槽,放在TikTok上恐怕都会被立刻划走。短视频段子都比这集好看一点,随便去拉个脱口秀选手,梗都写得比这集出彩。
第十集《潜行者》的画风还不错。
但故事也简单到没什么好说的:勇敢哈基米大战邪恶撒旦,最后猫咪又赢了。
撒旦可爱,猫咪可爱,人类不怎么可爱——这大概就是这一季的核心思想吧。如果非要选,这一集和第八集已经算得上及格选手了。
所以说这季应该直接改名成《猫,宗教与外星人》啊。
说白了,光是我回味这几集的槽点,都有一种打嗝反上来一股呕吐物味道的错觉,就像是老太监端着尿壶走出来说:九九成的稀罕物,您品品。
突然就共情了我的中学老师。看大家抄答案交上来的作业,那种愤怒与悲哀涌上心头。你要是不想动脑子,干脆就别写这个作业了。你写也浪费时间,我看也浪费时间。
主创蒂姆·米勒在2019年表示,《爱死机》的初衷是“做一些真正狂野的、视觉化的东西”。
曾经的爱死机篇幅短小,故事精巧,哪怕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也能让观众回味几年。在炫目的技术外壳下,是一种深刻的,来自人类的内省与焦虑。
当我们凝视一个由机器主导的未来时,忍不住思考造物主和被创造的生命之间有怎样的矛盾,人类又该如何保护自己最后的主体性。这是一次属于新时代的启蒙运动。
而现在主创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懒得写,情节发展简单到路人的脚后跟都能猜出来,大家甚至开始怀疑,制作组其实是ChatGPT和DeepSeek。
如果是这样,爱死机就没有什么继续存在的必要了。这种来自创作者的怠慢和自暴自弃,确实不应该由观众买单。诗意在生意面前,确实恰如一个没味道的闷屁。
只有视觉,没有故事,这些短片根本用不着放在网飞上播放,直接放在TikTok上,赚些点赞不就行了。
当电影院重映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时,回头再看这部《爱死机》,科幻果真是要完了。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