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跌到4.9,好大一坨…

非凡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19:31 3

摘要:这周最荒谬的事莫过于,苦等三年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终于更新,但豆瓣跌破5分,历史口碑最差。

这周最荒谬的事莫过于,苦等三年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终于更新,但豆瓣跌破5分,历史口碑最差。

作为Netflix的金字招牌,《爱,死亡和机器人》一度是科幻动画标杆,开播即巅峰,2019年推出第一季火遍全网。

它的技术代表着动画领域顶尖水准,篇幅虽短,但胜在精巧,不管是故事还是内核,都存在解读空间,让人回味悠长。

每集由不同公司或工作室独立制作,讲述不同故事,导演也各不相同,但都紧扣主题,也就是标题中人类本能的爱和死亡,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机器人”。

它用惊才绝艳的视听勾勒科幻世界的未来图景,偶尔也猎奇;内核有哲学思辨、人性讽刺、社会批判,总能够让观众产生巨大共鸣。

而到了第四季,这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01

叙事为技术让路?

第四季看完最大的感受是这分明是10集动画公司的宣传广告,被炫了一脸技。

虽然它依旧画面绚烂,细节丰富,建模逼真,动作丝滑。

但很多内容都贫瘠无趣,创意重复,主题浅薄,一言难尽...

第一集不到7分钟的“演唱会现场”,将红辣椒乐队的歌曲用动画呈现,以“提线木偶”,去替代真人乐队和观众。

即便分镜极具舞台表现力,视听效果比身临其境还要出色。

但你会质疑:爱死机竟然花一整集给我唱了首歌?

很多观众不死心,试图寻找某些隐喻,甚至说出,“提线木偶”象征着被权力和财富支配的流行文化。

可如此的分析并无支点,它既没有情节和人物,根本无法称之为故事,又谈何隐喻?

本集的导演大卫·芬奇是整个系列的灵魂人物之一,无疑吊高了观众的胃口。而大卫·芬奇仅仅是制作了MTV,才让人倍加失望。

换个角度想想,有没有可能这正是代表了这一季《爱死机》的属性?

第七集《霸王龙的尖叫》,在15分钟里,分别呈现奴隶角斗和奴隶斗兽,最后奴隶反抗,以命换命,杀死贵族奴隶主。

这几乎是对经典角斗士故事的原样照搬,只把背景移植到未来的太空,主角换成了女性,斗兽场上的动物从狮子、老虎改为已经灭绝的霸王龙。

强悍的视听无须赘述,但故事融梗痕迹严重,原创程度不高,更遑论创新。

本集也有对于传统古罗马式英雄史诗的未来化演绎,但纯属画蛇添足。

女主是华裔女性,旁白采用华裔演员白灵配音的中文,可惜汉语普通话虽然字正腔圆,但每个咬字都用力过猛,缺乏感情,就连那句“我*”,都用错了语境,更像在恶搞。

两名女性奴隶在角斗过程中还猝不及防地吻了上去,没有来龙去脉,仿佛是为了出现“爱”的元素,故意生硬扣题。

结尾女主的一首《月下独酌》就更莫名其妙,创作者根本没有好好理解陌生文化。

当你看到,有人对着霸王龙深情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画面已经无法用科幻去形容,只能说是诡异。

整个故事只是为华丽的视听找到一个空洞内核,根本经不起推敲。

如果代表全球顶尖水准的动画创作者,将《爱死机》当做炫技的舞台,而不是去进行真正的表达,那么不只是剧集口碑下滑,整个系列都毫无意义,再过硬的技术,也会沦为能力不足的遮羞布。

02

想象力的匮乏

《爱死机》之所以屡次得到至高评价,让人期待,是因为它天马行空,每集都能带来绝妙体验。除了感官上,更是想象力的碰撞。

第一季中的《祝有好收获》,故事框架根植于中国古典神话上,并且融入西方科技元素,把《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改造成赛博朋克机甲体。

大胆超前,难得一见。

虽然也得益于原著小说,但改编动画之后,不管是画面呈现,还是文化的交融和碰撞,都恰到好处,充分达到了1+1>2。

第三季的《吉巴罗》,塑造了全身挂满金饰,面部涂彩绘的女妖,以希腊神话中的水妖塞壬为原型。

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但故事完整,颇具隐喻,冲击力极强。

回顾过去三季,还有很多想象力丰富的设定,让人过目难忘,总是不自觉想起某些精彩瞬间。

但在第四季中,很难再有新鲜的体验,要么是前几季用过的概念,要么是类型片老生常谈。

第二集《迷你生物的亲密接触》,以微缩景观的画面呈现一场由外星生物降临地球而引起的世界末日。

相同的风格、故事结构,在第三季第四集中《迷你亡灵之夜》早就用过一次,连“地球毁灭只不过是宇宙放了一个屁”这个梗,也是第二次见了。

不出意外,这集编剧和导演和《迷你亡灵之夜》是相同的两人。

我是不懂为什么相同的概念,硬要复制,重新再来一次?代入到打工人思维,这就是应付任务,套模板交差了事。

但艺术工作需要创新,我抄袭我自己,不就是创作者对自己,对观众的敷衍吗?

还有依靠恐怖片模板创作的第八集《奇克信教》,以末世背景呈现街头对垒的第四集《400街区男孩》,几乎都在意料之中,也都在过去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之中。

缺乏惊喜,也缺乏创新,不过只是完成,与现在令人疲惫的爆米花片本质没有区别。

如此质量的作品,实在担不起《爱死机》的名号。

另外,本季对“小猫”这一元素的应用多到成为“滥用”,也都是人们知道的,意料之中的设计。

第五集小猫把人称为奴隶、想要统治地球,都来自于互联网上养猫人的自嘲。

小猫统治地球之后呢?明明可以去想象它安排人大规模绝育,每天关在笼子里喂干粮,把炸鸡打成浆糊,做成“人条”等更有灵性的场景,却统统没有。

第十集小猫把主人视为“宠物”,勇斗撒旦恶魔,也是早就被说烂了的小猫性格人格化,哪有什么创新?

尽管小猫是当下热门的社交货币,也是互联网的流量密码,第一季《三个机器人》中“人类灭绝了,但小猫和机器人活下来”的彩蛋,也十分成功。

但从什么时候起,连小猫都成了艺术作品蹭流量的手段?

一味用小猫去填补想象力的匮乏,不是讨喜,反倒令观众疲倦,也更凸显了人类的愚钝和创作者们的贫瘠。

03

创作力的枯竭

前三季的《爱死机》,能够诞生《齐马蓝》这类融合科技与艺术,并提出对于存在和自我等思考,哲学深度和精彩故事并存的例子。

就连曾经的口碑低谷第二季,也有《溺水的巨人》这类探讨人性的单集。

而在第四季中,几乎每集都点到为止,再巧妙的设定也不过是简单的概念化呈现,再精彩的故事也停留在内核的表面。

第九集《智能家电,愚蠢主人》中,每个智能电器拟人化,去吐槽自己的日常,以及对主人的无语。

它是凸显如今科技的泛滥,原本应该提炼出在高科技语境下,世界的真实是“技术过载,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但全集不到9分钟,每个家电像短视频一样讲几十秒,就被“划走”,没有过多思考空间。

第三集《蜘蛛玫瑰》,漂流在太空一心复仇的女主,无意间得到了太空宠物,被唤醒了对爱的渴望。

之后仇家来袭,一番苦斗之后尽管赢得了胜利,但资源枯竭,一人一宠只能等死。

本集格调相对暗黑,故事比之其他,稍显复杂,融合了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思考,如果再深挖,有望成为本季黑马。

但最终只停留在女主甘愿被太空宠物吃掉,终。

这太过潦草,也太扁平了,还没有突出观点,还没有来得及触及心灵就结束了。

而各方面相对不错的第六集《各各他山》,又因为基督教色彩浓厚,有太多宗教隐喻,并不具有普世性。

第四季《爱死机》的口碑崩塌,不仅是因为前三季吊高了观众的胃口,审美阈值不断提升,更是因为创作力不足已经成为全球影视行业的趋势。

在文本与技术之间选择了后者,在形式与深度之间又选择了前者。

但仔细想想,影视创作中,文本和技术、形式与深度,就不应该被放在天平的两端。

它们原本,就是构建一部合格作品坚固的基石。

回想上个世纪的动画作品,中国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日本的《龙猫》《千与千寻》,美国的《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

它们根本没有精湛的CG技术,也没有华丽的效果,却仍然能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和朴素动人的情感,令观众叹为观止。

两相比较,《爱死机》遭遇口碑滑铁卢,并非马失前蹄的偶然,而是对于创作重心平衡把控不足的一种必然。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