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没有大卫·芬奇依靠《纸牌屋》和《心灵猎人》在网飞确立的话语权和人脉资源,和网飞在2018年大手笔的制片预算,这部光怪陆离的划时代动画短篇集在当年很难面世。
文|艾弗砷
在影视行业这个被资本和熟人圈子把控的社会,《爱死机》第一季的诞生是个奇迹。
如果没有大卫·芬奇依靠《纸牌屋》和《心灵猎人》在网飞确立的话语权和人脉资源,和网飞在2018年大手笔的制片预算,这部光怪陆离的划时代动画短篇集在当年很难面世。
《爱死机》使一众原本没有机会获得曝光的小型工作室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爱、死亡和机器人,三个名词分别表征着激烈的情感、生命的毁灭和科技带来的「憧憬与恐慌」的双重情感,这个剧名本身便蕴含着无限自我冲撞的能量。
首季《爱死机》集合了科幻、奇幻、城市怪谈和远古灵异故事,18集的故事尽管良莠不齐,但丰沛的想象,手绘2D、CG、定格动画、移轴摄影、分镜式动画,各种动画技术、多种视觉风格并置,稀奇古怪,五花八门,即使在短视频爆炸的时代,仍显得丰盈和磅礴。
桀骜不驯的外观下,对时下兴盛的流行文化和亚文化紧密靠拢,并进行溢出式呈现,黄暴、惊悚、诡异,偶尔忧郁地望向人性深渊,《爱死机》迅速跻身神作之列。
第一季推出后,既足够爽快,又别具格调,成了观众对《爱死机》每个续集的期待。
而三天前,这个神话却在全球粉丝的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噗」地崩塌。豆瓣开分后,爱死机4》一路滑落到4.9分,IMDb不足6.5分,这一季的垮塌,用《爱死机》自己爱用的比喻,就像主创们在冰冷的宇宙中怯生生地放了一个屁。
《爱死机4》遭遇了双重的滑铁卢,单调的自我重复让它失去了在《爱死机》中寻求新奇和刺激的普通受众,另一方面,这一季中竟然没有一个值得咀嚼和反思的作品。
《爱死机4》笼罩着浓重的怠惰与自暴自弃气氛。
第四季的开篇是大卫·芬奇亲自操刀执导的红辣椒乐队MV《停不下来》,诡异的是,片中所有人都是提线木偶,不管是激情的乐手还是狂热的观众,所有动作和表情都在提线的操控之下,仿佛在揭示,在算法高度发达的时代,演出效果与观众的回应都被精准地计算和呈现,这个时代,内容创作已经成了毫无波澜毫无惊喜的自娱自乐。
在片尾观众赫然发现,唯一不在提线操纵之下的,是几个人硕大的阳具。
——性欲成了唯一不被线绳束缚的事物。
这个短片为整季《爱死机》定下了基调。贯穿这一季的,只有动物性的初始本能。原始、直接,同时不可避免的,浅薄。
第二集《迷你第三类接触》地球人的子弹打断了外星人硕大的生殖器,而地球人肆意发泄性欲的行为引发了地球的毁灭。核心创意和移轴摄影的动画手法,完全照搬了上一季的《迷你亡灵之夜》,对人类之渺小的讽刺手段也原样复制,在茫茫的宇宙中放了一个憋了两年的迟到的连环屁。
第三集《蜘蛛玫瑰》是上一季《虫群》的衍生作。孤独的女主角在弹尽粮绝时,让陪伴自己的宠物吃掉了自己。这一集从第一分钟就在暗示观众,这个宠物有致命的危险。
细想这一集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给迪士尼下周即将上映的《星际宝贝真人版》添赌,网飞选择这个时间点让一个与史迪奇形象类似的星际宠物吃掉自己的主人,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网飞病态的商战操作。
第四集《400男孩》开篇的画风,短暂地勾起观众对首季的经典之作《齐马蓝》的回忆。《400男孩》由《齐马蓝》的导演罗伯特·瓦利执导,被片方寄予厚望,却让人大跌眼镜,只是一个简单的类型化故事。
而且,在珠玉在前的《进击的巨人》的衬托下,《400男孩》只是个营养匮乏的低配仿作。
第五集猫咪联合机器人轻而易举地统治了世界,而片中的人类则只知道吃饭和做爱。讨好猫奴仍是《爱死机》的保留节目。
《骷髅地》《泽克的宗教信仰》文胜于质,更像空洞的动画技术演示,《暴龙的尖叫》则用蹩脚的中文重复了亚非拉反抗阶级压迫的老掉牙叙事。对李白诗作驴唇不对马嘴的引用让人不禁感叹,没文化,真可怕。
这一季里的人类都是依靠本能行动的动物,一二五集是荷尔蒙的本能发泄,四六七八集是极端情境下的本能抗争。第九集《智慧型设备&愚蠢型主人》让智能电器再次总结,吃饭做爱和撸猫是人类仅剩的自主行为。
这一季里,动画技术并没有退步,从第八集瞬息万变的光影和第六集外星章鱼怪在沙地上拖行的足印就能看出,《爱死机》的工业水准依旧高超,但故事和创意,却贫乏得可怜。
口碑崩塌的第二季尚有《溺亡的巨人》这篇余味悠长的叹息,这一季,值得回味和思考的短片一部都没有。
《爱死机4》这部成人幻想短篇集,丢失了所有元素,只剩下「成人」二字。说成人,不是因为作品复杂多义,只是因为它少儿不宜。
《爱死机》作为一个品牌名称,拍到第四季,「爱,死亡和机器人」成了一个空洞的认证商标,不再是对合集内容的提炼。从第二季起,容量减少、主题失衡和概念重合就让它饱受诟病,《爱死机3》也没能再现第一季的光怪陆离,九集中大多是「人类的末世想象」。
蒂姆·米勒在《爱死机4》的访谈中也承认,越来越难找到概念和主题耳目一新的故事了。
六年前,蒂姆·米勒从过往优秀科幻小说中挑选改编蓝本,「第一个目标就是没有目标」,在这种理念下,《爱死机》呈现为一种混乱丰富的形态,连番对观众进行想象力轰炸。
第一季的《爱死机》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乱枪打鸟的创作思路,让任何群体都能在其中各取所需。
《爱死机》的大部分短片用性爱与暴力吸引眼球,打开普通大众中的传播度,同时依靠其中两三个短片里深刻隽永的零星闪光,满足知识分子和发烧友群体的解读欲望,拉高整季的口碑。
血腥直接的视听体验让它在普通大众出圈,对人性本身的冷峻思考也让它能捕获严肃科幻的核心受众。气质上南辕北辙的两种短片,在两个方向上构建起了《爱死机》的广度与高度,共同将这个IP推至神作的地位。
这种路径与《权游》系列类似,让作品出圈的恰恰是提供高密度感官刺激那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紧张刺激的机甲大战,《齐马蓝》《机器的脉动》这样深沉隽永的作品也不会因为其特出的风格被凸显出来。
以黄色和暴力作为引人分心的钓饵,在对人的食色本能投喂充足的奖励之后,冷不丁呈上黑色幽默的反转,曾经是《爱死机》不少篇目的成功之道。
依靠概念设定取胜的《证人》,有半数时间女主角三点全露,在上世纪逼仄的九龙城寨中追逐,高密度的声画冲击,让人迷失在感官刺激和怀旧氛围里,直到结尾,才赫然发现整个故事构成了一个诡异的莫比乌斯环。
严肃科幻向来是种小众类型,《爱死机》并不是幻想短篇集的首创。大友克洋主导制作过《机器人嘉年华》和《回忆三部曲》,《黑客帝国》也出过动画短片集,还有两季《天才嘉年华》,然而这些作品的影响力都只停留在小圈子里。
《爱死机》借助网飞,用暴力和暴露作诱饵,采用新的包装和分发方式,让原本小众的文化载体突破了固有次元,降低了严肃科幻的观看门槛。
不过短篇的形式从一开始就是把双刃剑。
较短的长度允许创作者通篇以极高的强度轰炸观众的感官,同时,短片有限的长度也是《爱死机》从出生起就携带的固有缺陷,它没有太多的空间深入探讨科幻作品对人性的深层关照。
说到底,科幻是人类望向自我的深渊的一面镜子,科技裂变下权力关系倒转的恐慌,人类自我认知的恍惚,人类的主体性危机,让各个时代的的科幻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内向审视,反向叩问人类与人性本身的深渊。
而这种内向审视的需求,也是科幻作品核心受众的永恒追求。于是,每一季被观众津津乐道的高分集数,往往带有内省的人文气质,能够用提供多重想象和解读空间。但在四季《爱死机》中,这样的作品只有五六部。
经历短片的简化之后,仍能保持原作深邃的生命力的文本,并不太多。就连《爱死机》系列里最负盛名的《齐马蓝》,也在动画改变中失去了讲述者自省的层次,仅仅保留了那个比人类更着迷于记忆与忘却的魔力的机器人艺术家,对遥远记忆的水位下自己生命最初的那一抹蓝色的追寻。
《爱死机》先天的缺陷,在《爱死机4》中暴露无遗。而它的优势,这几年被不断蚕食。
多种风格的马赛克拼盘早已经不是《爱死机》的专属。《蜘蛛侠之纵横宇宙》把《爱死机》一整季里不同画风和不同精神的作品,一股脑堆到了同一部动画的同一个故事里。
大洋对岸稍显稚嫩的《胶囊计划》和灵光乍现的《中国奇谭》,也无不借鉴了《爱死机》的成功经验。
六年前,《爱死机》的横空出世,精准踩中了当代大众审美趋于短平快的趋势。它的成功和短视频的崛起几乎同时,没有谁能带来如此混乱和丰富的高密度视听刺激。
在第一季策划时,Tiktok刚刚铺开它在美国的业务,而如今,无处不在的TikTok已经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生活本身。在这时,以《桑尼的优势》发轫的《爱死机》失去了它曾经的优势。在这个视觉冲击更加猛烈和廉价的时代,《爱死机》的优势反倒成了短片作品天生不甚擅长的那一小部分充满哲思和内省气质的短片了。
而《爱死机4》恰恰忘却了这一点。
用《爱死机》里那个著名的《溺亡的巨人》中的一句话来收尾,「我心里明白,自己可能已经见证了一个伟大幻象走向终结。」
来源: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