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那个女演员“戴百万耳环”的事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一开始就是小姑娘晒了自己成人礼的照片,戴了一对漂亮的耳环,谁能想到就这对耳环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有人说那耳环是奢侈品牌GRAFF的经典系列,公价得230万。这一下,网友们可不淡定了,开始各种质疑。
最近那个女演员“戴百万耳环”的事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一开始就是小姑娘晒了自己成人礼的照片,戴了一对漂亮的耳环,谁能想到就这对耳环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有人说那耳环是奢侈品牌GRAFF的经典系列,公价得230万。这一下,网友们可不淡定了,开始各种质疑。
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牵扯到了她的父亲,说她父亲是公职人员,质疑公职人员家庭怎么能有这样的消费能力,是不是有什么违法违纪的事儿。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这件事儿上,真的是随便质疑就可以的吗?从法律层面来讲,“谁质疑谁举证”可是有明确规定的。不管是从《民法典》还是《刑法》,都强调了这一点。你质疑人家戴的是几百万的耳环,那你得拿出证据啊,不能光凭自己猜测、感觉,就到处嚷嚷说是真的价值百万。这就好比你去法院起诉别人欠你钱,你肯定得拿出借条、转账记录这些证据吧,不然法官怎么能信你的话,怎么能支持你的诉求呢?同理,在这件事上,质疑耳环价值的人,也得有实打实的证据来证明这耳环确实是价值230万的正品。
还有质疑她父亲涉嫌违法违纪这事儿,这可不是小事儿。公职人员的廉洁问题确实应该受到监督,但是不能毫无根据就给人扣帽子。说她父亲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参与灾后重建项目有问题,那证据呢?要是没有证据,就这么在网上大肆传播,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想过吗?何况她的父亲在接近十年前就已经离职,早就不是公职人员了。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有人毫无理由地说你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儿,然后还在网上到处宣扬,你心里什么滋味?而且,不能因为被质疑的人是公众人物,就觉得他们必须得马上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从法律的角度,没有这样的道理,没有证据的质疑就是无端猜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咱们就应该相信调查结果,在结果出来之前,别再盲目跟风质疑、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了。大家都理性一点,让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而不是在证据缺失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想象和偏见,就把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对谁都不公平。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