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男星方威捷性侵未成年获刑40个月:

非凡影视 欧美明星 2025-05-20 10:50 2

摘要:2025年5月19日,新加坡法院的一纸判决将36岁男星方威捷(曾用名方伟杰)推入舆论深渊。因多次性侵未满16岁的少女并致其感染HPV病毒,方威捷认罪后被判监禁40个月,其演艺生涯至此彻底终结。这场丑闻不仅揭露了娱乐圈光鲜背后的阴暗面,更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

2025年5月19日,新加坡法院的一纸判决将36岁男星方威捷(曾用名方伟杰)推入舆论深渊。因多次性侵未满16岁的少女并致其感染HPV病毒,方威捷认罪后被判监禁40个月,其演艺生涯至此彻底终结。这场丑闻不仅揭露了娱乐圈光鲜背后的阴暗面,更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艺人道德失范等议题的激烈讨论。

一、罪行曝光:从“荧幕新宠”到“性侵惯犯”

方威捷2011年因在新加坡电视剧《警徽天职》中饰演“富家子”一角崭露头角,其俊朗外表与“坏小子”人设迅速虏获观众,尤其是少女粉丝。然而,2024年6月,他被指控与一名年仅15岁的少女多次发生性关系,期间无视对方反对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导致少女感染HPV病毒,身心遭受重创。

• 恶劣行径:检方披露,方威捷在性侵后持续骚扰受害者,一天内拨打18通电话威胁其“向母亲隐瞒实情”,甚至试图控制受害者情绪,行为令人发指。

• 舆论哗然:案件曝光后,新加坡网友扒出其2011年出道初期便以“叛逆少年”形象吸引粉丝,如今竟将角色设定带入现实,形成黑色讽刺。

二、庭审细节:认罪、刑期与“人性挣扎”

5月19日的庭审中,方威捷认罪,法官最终裁定罪名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40个月。考虑到其个人请求,法院允许刑期展延至6月16日开始执行。

• 检方态度:强调方威捷的行为“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要求严惩。

• 辩方理由:方威捷律师称其“因童年创伤导致心理扭曲”,但这一说法遭检方驳斥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 公众反应:新加坡网民发起“#JusticeForVictim”话题,要求公开受害者心理援助进展,并呼吁立法禁止性侵者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工作。

三、行业震荡:从“新传媒力捧”到“全网封杀”

方威捷曾是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旗下艺人,参演过《边缘父子》《警徽天职2》等剧集,与范文芳、李南星等资深演员合作,被视为“未来之星”。然而,丑闻曝光后:

• 经纪公司切割:新传媒集团紧急发表声明,称“对方威捷的行为零容忍”,已解除其所有合约,并下架其参演作品。

• 商业代言解约:方威捷代言的某运动品牌宣布终止合作,称“品牌价值观不容践踏”。

• 国际影响:中国网友扒出其微博账号(@方伟傑ian_Fang),发现其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2022年,评论区已被“性侵犯”“滚出娱乐圈”等留言淹没。

四、社会反思:未成年人保护的“漏洞”与“代价”

方威捷案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艺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暴露出多重问题:

1. 权力滥用:明星光环与未成年粉丝的崇拜心理,易滋生“情感操控”与“性剥削”。

2. 法律滞后:新加坡虽对性侵未成年人重罚,但本案中方威捷仍能拖延近一年才认罪,凸显司法程序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3. 行业失察:经纪公司对艺人私生活的监管形同虚设,方威捷在案发前已与受害者多次见面,却未引起任何警觉。

五、文化视角:东亚娱乐圈的“偶像崇拜”与“道德失范”

方威捷案折射出东亚娱乐圈的深层矛盾:

• 粉丝经济异化:粉丝将偶像“神化”,导致艺人自我膨胀,漠视法律与道德底线。

• 性别暴力常态化:部分网友在讨论中称“15岁少女‘自愿’”,暴露出社会对性侵受害者的偏见。

• 媒体责任缺失:部分媒体在报道中过度聚焦方威捷的演艺经历,忽视对受害者的保护,引发舆论反弹。

六、未来展望:从“个案惩戒”到“制度完善”

方威捷案的宣判不应是终点,而应成为社会反思的起点:

• 加强立法:新加坡或可借鉴韩国“N号房”事件后的立法经验,将性侵未成年人列为“不可假释”的重罪。

• 行业自律:建立艺人道德档案,对有性侵前科者实施“终身禁业”。

来源:晚安木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