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呢,是在前不久《福布斯》颁布的2025年“最年轻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翁”榜单上,Lucy Guo凭12.5亿美元(约91亿人民币)身家登顶榜首,挤掉了去年和前年的冠军霉霉。
最近不知道报友们有没有关注到,外网都在报道一位火出圈的科技创业者——30岁的华裔女生Lucy Guo 👇
原因呢,是在前不久《福布斯》颁布的2025年“最年轻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翁”榜单上,Lucy Guo凭12.5亿美元(约91亿人民币)身家登顶榜首,挤掉了去年和前年的冠军霉霉。
就连音乐公告牌billboard官网都在讨论:那个取代了霉霉位置的人,到底是谁哦??
我们写这篇之前,仔细翻了一圈Lucy的社媒,发现“野”(纯褒义)是这个新晋女富豪身上最明显的特质(果然年轻一代的女富豪和以前也不一样了)👇
不是参加电音派对⬆️
就是去各种音乐节⬆️
要么就是户外疯狂举铁——她是健身狂魔,每天早上雷打不动5点半起床健身2小时,还隔三岔五就跑个16公里。
在全美最火的BARRY'S健身房,她累计完成3000节课程⬆️
还喜欢玩儿滑板、有跳伞执照,独立完成过30次跳伞。
沉迷宝可梦⬆️
加上她还很爱笑,晒成蜜糖色的皮肤,一看就是那种能量持续高水平输出,很追求“过好当下”的酷女孩。但,确实,好像,不太符合咱们脑海中对女亿万富豪的(刻板)印象昂?!
看lucy这造型哈哈哈哈哈哈,和旁边的商务男士形成鲜明反差
只有她社交媒体里穿插的“商务照”,才让我们想起来,哦~原来她也是个企业家来着。
其实从小她就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女孩子了,也不愿按照别人的评判标准行事,但偏偏,出生在一个父母管教极为严苛的亚裔家庭。
Lucy的父母都是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电子工程师,虽说是热门的行业,但是小时候Lucy的生活环境并不算富裕的,“我的父母移民到美国,曾经一无所有,所以他们的生活非常节俭,不会仅仅因为我‘想要’就给我买东西,如果我想拥有那些看起来很酷的小玩意儿,就得自己想办法赚钱。”
Lucy的父母
Lucy还小时,父母双双被裁员,找不到工作,一家人靠存款撑了两年。正是这经济拮据的两年,让Lucy明白了“钱”的重要性。
对金钱的强烈渴望,还点燃了她超前的创业意识, “我在幼儿园时,就曾经倒卖宝可梦卡牌和彩色铅笔赚零花钱,当然,结局是坐进了校长办公室。”
父母不光让她从很小就意识到“搞钱”的重要性,她也由于父母职业的关系,很早就接触了电脑和互联网,当别人家孩子在外面疯跑瞎玩的时候,Lucy的“游乐场”就是互联网。
小学二年级,Lucy就自学了编程,到了中学,她想赚零花钱了,干脆直接独立开发了游戏外挂,还在网游社区运营广告网站,直接赚出了五位数美元的第一桶金。
这些“创业初体验”,谁成想~成为了她登上亿万富豪榜的基础(所以我们说,一定要筛选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体验,很多事的后来发生,其实早就埋下过种子)。
讲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像那种“天才少女创造奇迹”的故事开头?
但真的没有这么顺,就算是在这个她格外有天赋的领域,也遇到过太多由于“性别偏见”造成的障碍。
比如,第一个阻碍就来自于父权制的家庭——虽然爸爸妈妈都是电子工程师,但是当Lucy说想要去科技领域发展的时候,父亲第一个跳出来拦她,因为“女性在这个领域很难取得成功”。
Lucy的母亲更希望她成为一名药剂师,因为——“这是女性更擅长的。”
好在最后Lucy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考入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和人机交互,还自学了应用设计。
她在上学期间的成绩就非常好,还热衷参加黑客马拉松,几乎场场比赛都能拿奖,家里攒了一堆奖品ipad那种。
大三那年,Lucy拿了泰尔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有点特殊,主张鼓励年轻人超越传统教育,提前进入社会创业),金额有10万美元那么多。
那是2014年,Lucy才刚刚20岁。
当Lucy对父母说起自己想用奖学金辍学创业时,可想而知,父母又是暴跳如雷+坚决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高等教育才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唯一道路,更何况在大三退学,等于白白扔掉学费+名校的光环也没了。
但想也知道,Lucy还是决然辍学了。
她的理由是:“很多科技大佬都有辍学经历,比如马斯克、扎克·伯格,而且比起课堂理论,我更享受创造产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学习。”(最后一句非常同意!!!)
失望透顶的父母,在那段时间切断了跟她的一切联系,还断掉了她的医疗保险金。
Lucy辍学后的第一个项目,是推出校园版食品外卖APP,被父母“断供”的她那段时间也只能省吃俭用、睡地下室、吃最便宜的快餐,但她还是把所有奖金都投到创业里去了。然而没过多久,这个APP就因为没有满足美国食品配送的复杂条款而被勒令下架,黄掉了。
25岁的LUCY第一次尝到了创业失败的滋味:“当时确实有点狼狈,但是我从这里面学到的,远比任何一个项目成功带来的收获都大。”
摔倒了咋办?爬起来,接着冲呗。
创业失败后,她去给顶尖科技企业打工谋生(顺便偷师),她在Quora、Facebook和Snapchat都工作过,但从来没放弃过寻找创业机会。
就是在Quora做实习产品设计师期间,她认识了一个重要的人:麻省理工的辍学天才Alexander Wang。
都有辍学经历,又都立志创业,兴趣相投的两人经常一起脑爆创业点子,当时,他们俩就把目光投向了AI领域。
2016年,25岁的Lucy和19岁的Alexander Wang共同创立了专门提供数据标注的人工智能公司Scale AI。Lucy在里面负责融资、团队运营和产品设计,她也确实是有想法又很实干家的“创业者”,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拉来了特斯拉、Meta、微软、谷歌、OpenAI这些顶级客户。
2018年,两人的公司估值就突破10亿美元了,双双登上《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然而就在同年,两人在管理运营团队的方式出现了巨大分歧(两人都没有对外说明原因,但有传是Alexander不满Lucy的团队管理方式),在怒火下,作为CEO的Alexander Wang把Lucy踢出了团队。
这里没有拆伙以后的撕X场面,Lucy的声明非常体面:“尽管我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我对Scale AI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骄傲。”
Lucy离开时的方式也很理性:她在Scale AI保留了近5%的股份——正是她所持有的这些股份,如今已经价值12亿美元,也是她最近登顶“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榜单的原因之一。
目前Scale AI的估值已经破了250亿美元,在今年的《福布斯》榜单上,身为CEO的Alexander Wang也登顶了“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科技亿万富翁”榜单。
有网友说,Lucy离开时Scale AI估值10亿美元,如今Scale AI估值达到250亿美元,她是“很幸运的吃了暴涨的股权老本”,可是,你怎么不想想,如果Lucy至今仍然还在团队里,如今的250亿美元她该占多少呢?
或者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她仍然在团队里,Scale AI的估值会比现在更高?
(这种专门抹杀女性成果的叙事方式,到底什么时候能死绝?!!)
Lucy曾说,她相信女性可以实现一切可能,但科技领域对女性绝对有“双重标准”。(其实真的不仅是科技领域)
“记得当我在Facebook实习的时候,有人造谣说我是靠跟人睡觉才得到了实习机会;我获得泰尔奖学金的时候,有人在背后说这只是因为我是一个女孩……直到我的简历随着行业经历和经验的提升,变得越来越丰满,故事才开始翻转,人们这时才真正愿意相信我的能力。所以,我现在自愿花很多时间在大学演讲,去参加黑客马拉松,就是想激励在科技领域奋斗的女性们。”
今年初,Lucy还在社媒上po过一段很有讽刺意味的段子:
“如何在硅谷获得成功:
1. 出生时是男性
2. 是男同性恋者
3. 勾搭上正确的人
4. 重复第3步直到你成功。”
这直白发言,真的好笑又心酸~!!
被合伙人踢出局以后,Lucy依然没被打趴下,因为她相信,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起跑线,而是耐力和远见。”
凭着在科技领域的超前眼光和嗅觉,她转战风投领域,创立了投资公司Backend Capital,成了年轻的投资人,专门投资早期初创企业,后来,这公司以六位数押注金融软件公司“Ramp”,三年后获得了130倍回报。
3年前,她又推出了创作者变现平台Passes(跟另一个经常打“擦边球”的创作者变现平台Onlyfans不同,Passes的主攻博主方向是音乐家、心理咨询师、占星家和运动员),签约了体操运动员奥利维亚·邓恩和篮球传奇奥尼尔等名人博主,估值也已经达到了1.5亿美元。
童年时期父母失业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财务非常谨慎,“我一直都过得非常节俭,直到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0万美元。”⬇️⬇️⬇️
赚足了第一个千万美金时,Lucy买了一台法拉利,她在社媒配文:“我知道今年是虎年,但还是买了一匹马(法拉利的标志)。” 这什么地狱冷笑话哈哈哈哈哈哈哈~
她还花了670万美元,买下了迈阿密一座顶级豪华公寓中的其中一层(每层一户),贝克汉姆一家就住在这家公寓的顶层。
后来有记者问起这事,Lucy说:“因为每个白男对我来说看起来都一样,所以我和小贝一起坐了好几次电梯都不知道是他,直到有一次我的朋友在电梯里大喊,“OMG,大卫·贝克汉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和我的2b朋友”具象化了)
现在她经常在全世界度假,但永远都带着笔记本(本牛马也有跟世界顶级富豪一样的生活方式!!!!)~
Lucy和比尔·盖茨
尽管有了名车和豪宅,每天接触各种大佬,甚至自己也成了传闻中的“大佬”,但直到现在,Lucy依然很喜欢吃麦当劳,也经常骑着滑板车去上班。
她在网上活人感也很强,总会时不时吐槽一下“典型的亚裔父母”。比如下面这段她告诉父母自己纹身后,老爸给她发的消息👇
“告诉我,哪个成功商业女性的身上会有纹身??”
“你以后会是你孩子的榜样,你会树立一个非常恶心的榜样”
“我想知道你在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
“你的形象会受到严重损害”
“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不负责任的事?随着成长你的想法会改变的,为什么你把那些恶心的图案永远纹在你身上???”
“我不认为任何一个成功的女人会这么做。只是为了一时的乐趣而做一些荒谬的事”
......
“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成功女性有纹身,没有任何一个女CEO在身上纹身。”
在老爸的一大波输出以后,Lucy冷静回复:“事实是,他们很多人都有小的纹身,好在我已经很有钱了。”(哈哈哈哈哈哈好会火上浇油啊)
“你把自己放在低等的阶级里,告诉我是谁,不要随便告诉我一个,我需要出名,非常成功”(此处能感到老爹已经暴走了)
Lucy回复:“Jack Doherty”(推特创始人,喜欢纹身和摇滚乐)
Jack Doherty
老爹抓狂:“我说女性!!!你不是男的。”
从这个莫名好笑的对话中,也能读出东亚女儿的艰难和辛酸吧——哪怕是再出色、再成功、赚了再多钱,也逃不出父系的控制,哪怕是纹身这件小事,也需要获得父亲的同意,或者给父亲拿出一个“成功商业女性有纹身的样板”——看,别人做了,我终于也可以了吧???
Lucy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从她被父母的“操控”、到职场被造谣,以及成功之后依旧难以摆脱的“东亚女儿”命运,都能看出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平等,还需要太多的时间。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Lucy的经历又是一种激励:无论是父母的反对,还是外界的恶意噪音,都不能阻挡她选择走自己的路,这个不甘平庸的“强女”,偏要在反对声和质疑声中杀出重围,出人头地。
有记者问Lucy: “在女性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你会给她们什么建议?”
Lucy的回答是:“此刻的你可能被低估了,但是好好利用这一点,不要让它影响你,要用负能量来驱动你,去证明所有人都错了。”
那就用Lucy的这句话来结尾吧,希望有目标的报友们也能穿越(有或没有的)性别偏见,去大胆追求、勇敢争取,没有人可以给你下定论,除了你自己。
来源:FUN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