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生死搏斗——《杀戮列车》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5 14:28 1

摘要:《杀戮列车》把暴力具体化,浓缩在一列飞驰的印度火车上。狭小的车厢里,刀光、血肉飞舞,愤怒与绝望交织。整部电影只有105分钟,带领观众进入一场没有退路的生死对决。没有歌舞,没有说教,只有拳脚和刀刃的直接碰撞。影片像一把生锈的斧头,剖开宝莱坞的华丽外表,暴露出底层

今天聊聊印度 / 美国电影《杀戮列车》。

片名Kill (2023),别名杀。

《杀戮列车》把暴力具体化,浓缩在一列飞驰的印度火车上。狭小的车厢里,刀光、血肉飞舞,愤怒与绝望交织。整部电影只有105分钟,带领观众进入一场没有退路的生死对决。没有歌舞,没有说教,只有拳脚和刀刃的直接碰撞。影片像一把生锈的斧头,剖开宝莱坞的华丽外表,暴露出底层社会的原始与野蛮。

火车,是一个狭窄而迅速的密闭空间。它能承载各种故事:《东方快车谋杀案》用它承载阴谋,《雪国列车》则承载阶级斗争,而《杀戮列车》让这节列车成为了人性的炼狱。电影中的夜班列车,开往新德里,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战场。每个卧铺区就像蜂巢,过道窄得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连厕所隔板都能成为武器。这种空间压迫感让每场打斗都像困兽之斗,剧烈的冲突声响彻车厢,玻璃碎裂、灭火器砸碎头骨、刀尖刺入胸膛的音效令人不寒而栗。

导演擅长展现狂野的暴力。土匪手下被主角阿姆里特用床单绞死,尸体挂在行李架上,摇摆的尸体成了恐怖的“装饰”。主角在厕所隔间拆开门板,用断裂的木板穿刺敌人的喉咙,画面直接震撼观众。这种暴力直接而原始,让人想起《突袭》系列的生猛真实。整列火车充满了浓浓的市井气息,没有飞天遁地的超能力,只有血仇般的激烈搏斗。

阿姆里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最初他并不愿意伤害任何人,只想制服土匪。但当电影进行到45分钟时,战友被杀,未婚妻遭虐,阿姆里特变得愤怒与悲痛。影片突然转黑屏,显示出“Kill”字样,这一刻,“Kill”不仅是片名,也是阿姆里特的转变。他不再顾忌道德,放弃了底线,开始疯狂复仇。他用灭火器砸碎敌人的口腔,将燃烧的打火机油灌进敌人的伤口。复仇成了他的唯一动力。

阿姆里特的悲痛让观众能深刻感受到。他的黑化很自然。在一次对峙中,土匪头子法尼看着满地的尸体怒吼“你不是保护者,是怪物”。此时,观众不会再质疑“以暴制暴”是否合适。在充满血腥与残肢的战场上,道德早已无关紧要。面对毫无底线的土匪,任何手软都会让自己丧命。

电影里,最出乎意料的其实是土匪的设定。法尼与他的土匪们并不是传统的恶棍,而是一个世代以抢劫为生的家族。叔侄兄弟齐上阵,杀人时毫不在乎,似乎这只是一场游戏。土匪们有一套自己认同的“哲学”:抢劫是“工作”,而反抗者则是“破坏规矩”,他们能杀人烧掠,却不能容忍别人反抗。当阿姆里特反击时,土匪们反而愤怒:“他杀了我们四十个人!”似乎他们的伤亡比他们所犯的暴行还要更令人同情。

列车最终停下,车厢内只剩下血腥与寂静。影片让我想起《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但《杀戮列车》更加猎奇,更具突破性。它摒弃了印度电影中常见的宏大叙事和歌舞,紧紧把故事压缩在这一节车厢内。影片没有国家纷争,也没有英雄主义的宣扬,只有最原始的生存本能。

影片的动作设计兼具韩式精密与印度风格的狂野。韩国的武指李守峰贡献了精准的近身格斗戏,而印度动作指导帕维兹·沙伊赫则注入了街头斗殴的狂躁感。每一场搏斗都非常生动,阿姆里特用锁喉的动作干净利落,而土匪们的刀剑也充满致命的威胁。列车里的各种物件都能变成武器,随时都可能致命。

这是一次暴力的极限实验,在充满血腥与绝望的环境中,人物挣扎着求生。

来源:妙看影视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