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攻壳机动队》:三十年 了,脑细胞还是不够用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4 16:47 1

摘要:做梦都没想到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掐指一算这片起码躺在我的硬盘里得有十多年了,期间好几次想打起十二分精神看看这部久仰大名的名作,但频频被瞌睡劝退,一直都感觉智商捉急,完全跟不上节奏。好家伙,三十年过去了,有幸能在电影院里看一遍,还是挺懵,更不敢说完全理解透彻

做梦都没想到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掐指一算这片起码躺在我的硬盘里得有十多年了,期间好几次想打起十二分精神看看这部久仰大名的名作,但频频被瞌睡劝退,一直都感觉智商捉急,完全跟不上节奏。好家伙,三十年过去了,有幸能在电影院里看一遍,还是挺懵,更不敢说完全理解透彻,信息量非常密集,而且涉及的科技理念和哲学思考相对当时真的太超前了。
有些东西注定不会被时代淘汰,里面的港式街道布景与招牌再熟悉不过了,那种末日里流露出的阴冷萧瑟的氛围和《银翼杀手》高度契合,原来满屏滚动的绿色数码并非起源于《黑客帝国》,画风和植入有点让我联想到了《红辣椒》。另外《傀儡谣》真的太洗脑了,肃然起敬,诡异而玄妙,典型的日式曲风,散发出一种凄美、高级而神秘的鬼魅气息,感染人心的力度真是一绝。
这片探讨的不外乎还是义体(人机结合、机械化)和灵魂(不限于AI、程序自我觉醒),信息(庞杂的网络)和生死轮回间的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的野心太容易捅娄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接着开始自欺欺人的收拾烂摊子(百年不变的一贯招数),紧接着逐渐失控,又欲盖弥彰。人类的愚蠢贪婪和AI的意识觉醒,也是诸多科幻片紧跟时代或者说更有远见的对于人机之间的深度探讨或是上升到不同形态生存层面的思索。
看完最容易让人陷入深思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我”,以及为什么是“我”,片中很大程度上“我”在不断地进化中失去对本我的坚定意识,开始动摇和自我怀疑,外界环境和经历记忆所赋予的身份意识不可否认具有一定欺骗性,甚至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轻易地删减和修改,灵魂不再具有可辨别的独立性,就像片中开垃圾车的司机的意识随随便便就能被利用和篡改,更加单一化的人类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体制内的傀儡,而本“我”也就在虚实切换间抑或模糊地带中变得摇摇欲坠,不再确信。
而整个社会体系的阶层和等级划分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身处高位的人处心积虑利用科技谋权夺利,而大部分的人都成了活在楚门世界中的工具人,活成了游离在底层的傀儡。最后借由素子的重生和傀儡师的死亡,某种意义上也是被看作人类作为真正生物体功能的特性被取代,被改造、被束缚的素子彻底摆脱了体制内的功能性工具人的作用,有了自主选择和相对自由的未来走向,不再困顿于义体对于自我的禁锢和局限。
片中有句特别经典的台词:过于单一化只会走向毁灭。是这片最让我醍醐灌顶最直白的冲击点,也是片中公安九课里德古拉作为纯粹的人类没啥作战能力又喜欢捣鼓没啥杀伤力枪支还能被招进去的原因,体现出求同存异的重要性,这也是素子被改造后一直在自我怀疑和探究的驱动力,她和傀儡师的各自诉求正好能成就彼此、各取所需,彼此不断的接近,最后融合借由对方完成各自身心上的完善与超脱。96
由一个科技程序拥有了生物体独有的生死特性,另一个由人机结合的机械体成就了灵魂更广更自由的活跃度,一下眼界就被打开了,思维的模式和广度变得极度的恣意和开阔,现在在看这部电影真的很厉害。其实最后除了显现出高高在上的那些人类还在为自己的愚蠢报以侥幸心理时,押井守并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人类也好,人机也罢,抑或更加进化的个体,并没有黑白单一绝对的对立面。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人类如何进化,科技如何牛逼,多样性始终都是物种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基。

来源:如安青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