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岁的格雷琴因母亲去世,不得不和父亲路易斯、继母贝丝以及同父异母的哑巴妹妹阿尔玛一起搬到这里。父亲和继母在此设计新的度假村。
失声与寄生噩梦——《怖谷鸟》
今天聊聊德国 / 美国电影《怖谷鸟》。
片名Cuckoo (2024),别名布谷鸟。
故事发生在德国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度假村。
17岁的格雷琴因母亲去世,不得不和父亲路易斯、继母贝丝以及同父异母的哑巴妹妹阿尔玛一起搬到这里。父亲和继母在此设计新的度假村。
这个度假胜地由神秘的柯尼希先生经营,他对格雷琴和阿尔玛似乎特别上心。格雷琴很快意识到,这个表面上看似完美的地方,暗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开始听到莫名的声音,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幻觉,甚至被一位蒙面女人悄悄跟踪。她试图逃离这个令人不安的地方,却发现无论去到哪里,危险都如影随形。
如果你期待一个线性推理的恐怖故事,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它更像一场令人不安的拼图游戏,只有深入每个镜头,才能一点一点地揭开它隐藏的真相。
电影将心理恐怖、家庭剧和超自然奇异情节揉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让人既迷失又震惊的氛围。
怖谷鸟,谐音布谷鸟。
布谷鸟,也叫杜鹃,是一种寄生鸟,因其独特的繁殖方式而著名。雌性布谷鸟不亲自孵化自己的卵,而是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它们的卵看起来与寄主鸟的卵极为相似,目的是让寄主鸟误以为它是自己亲生的,从而代为孵化和抚养这些外来的蛋。
等到杜鹃雏鸟孵化出来,它会毫不留情地把巢里其他的鸟蛋或小鸟推开,确保自己成为唯一的受益者。它们生长得飞快,最终比寄主鸟的雏鸟先学会飞翔。对寄主鸟来说,这种行为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它们无意中抚养了不是自己亲生的幼鸟。
《怖谷鸟》借用杜鹃寄生繁殖的概念,探讨了一种怪异且扭曲的现象。恐惧并非来自外部,它总是潜伏在家庭的裂痕中,藏匿在权力的微笑背后,在每一次“为你好”的谎言中生根发芽。
影片通过“布谷鸟育雏”这一生物现象,试图揭示女性身体被剥削的无尽困境。
度假村其实是一个隐秘的孵化场,柯尼希利用声波操控女性成为宿主,孕育出“更完美的生命”。
格雷琴的反抗,不仅是对父权的挑战,也是她对自我掌控权的渴望。
可惜影片在第三幕失去了焦点。过多的解释消解了最初的隐喻锐度,当柯尼希揭开实验室的帷幕,展示成排的胚胎罐时,电影的心理惊悚气氛迅速转变为B级片的怪异感。
影片中的声音设计是一把锋利刀刃。
高频的尖叫像电钻一样钻进耳膜,低频的震动从胸口扩散到指尖,连关门的声音都像骨头断裂时的脆响。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不断重演的“时间循环”,当神秘女子现身,音浪涌起,时空开始扭曲,场景以秒为单位重复、加速,直到一切崩塌。
这样的声音和画面的冲击,不仅让人身体不适,它还深刻揭示了格雷琴的内心世界,她的悲伤与恐惧被一次次重播,仿佛她的呼救从未被听见。
《怖谷鸟》的核心是格雷琴内心的挣扎。
她失去了母亲,陷入对新家庭和陌生环境的深深不适。她在悲伤中摸索着想要找些安慰,但每一次都被现实打击得更狠。她对柯尼希先生的恐惧与厌恶,以及对继妹复杂的情感,让她愈加孤独,愈加迷茫。
这部电影的恐怖,不是那些阴森的蒙面女人,也不是怪物的声波,而在于“不被听见的绝望”。格雷琴的求助被父亲冷漠拒绝,警察不以为意,甚至连观众都在问:“她是不是疯了?”
这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让人不禁联想到《闪灵》《仲夏夜惊魂》,当个人与整个系统的对抗注定无法获胜,疯狂,似乎成了唯一的逃生通道。
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独具一格,融合了70年代复古情怀与现代恐怖片的阴郁氛围,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令人不安的世界。
镜头轻松捕捉了山区的壮丽与度假村的阴森,让观众仿佛走进了一个既神秘又可怕的境地。电影中的度假村像一个孤立的恐怖王国,巍峨的山脉和密集的森林仿佛在低语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片的阴影和昏暗的光线贯穿其中,给人一种压迫感,时时引发恐惧。这种视觉风格让人不禁想起《闪灵》《魔山》那样的经典电影。辛格无疑在向这些传奇致敬,但也在大胆地为自己开辟一条独特的视觉道路。
尽管《怖谷鸟》在视觉上可圈可点,叙事却显得支离破碎。
影片试图通过一连串离奇事件和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来抓住观众的注意,但最终却陷入了自我纠缠,难以捉摸。
前半部分充满悬念,格雷琴的遭遇和度假村的秘密让人好奇心倍增,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随着情节的推进,影片逐渐迷失了方向。故事越来越复杂,人物动机也变得模糊不清,观众很难找到明确的线索。这样的叙事混乱,让高潮部分显得力不从心,最终未能给观众带来应有的震撼和满足感。
《怖谷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主题的模糊不清。
电影意图探讨悲伤、家庭关系、女性困境和父权制的压迫等深刻话题,但却未能将这些元素串联成一个统一的叙事,而是陷入混乱。
许多情节和角色看似是为了服务某个主题而勉强加入的,结果使得电影显得生硬、不自然。
例如,格雷琴与继母的关系,以及她对父亲的不满,这些情节原本有可能为故事增添复杂性,却未能得到足够的深度挖掘和解决。
影片试图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家庭关系的错综复杂,但最终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配角的扁平化是另一个遗憾。
杰西卡·亨维克饰演的继母原本可以成为一个更具层次感的角色,成为一个同样在婚姻和母职中挣扎的女人。然而,剧本只赋予她“温柔旁观者”的角色,未能挖掘她的复杂性。
哑女阿尔玛更像是一个象征,而非真实的角色。她的沉默代表着被剥夺的声音,她的癫痫则提醒着系统的崩溃,但这些元素与主线的联系却显得浅薄,未能深入展开。
怪诞与悬疑迷失噩梦,
心灵加感官双重惊悚。
来源: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