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方面,这剧情实在是太紧张和刺激,加上有些场面过于血腥,还是没办法一口气连着看完,看那么一两集之后,还是要停下来缓一缓,调整一下情绪,才有状态可以继续。
看这个剧的心态也很复杂了。
一方面,剧情实在是太抓人,真的是打开就不舍得关上;
另一方面,这剧情实在是太紧张和刺激,加上有些场面过于血腥,还是没办法一口气连着看完,看那么一两集之后,还是要停下来缓一缓,调整一下情绪,才有状态可以继续。
当然,无论是哪种心情,有一件事是非常明确的。
那就是,这个新剧,是真好看啊!
这就是HBO max 今年一月推出的医疗剧《匹兹堡医护前线》,第一季一共15集,上个月也正式完结了。
现在豆瓣是一万多人打分,9.4分,绝对的年度高分剧集了,我同样是五星推荐,真的很不错啊。
当然,这个剧之所以这么强,确实是有些背景的。
本剧的核心主创,包括本剧导演兼制作人约翰·威尔斯、本剧的制作人R.斯科特·格雷米尔以及主演诺亚·怀尔,其实都是来自另一部经典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ER)。
或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匹兹堡医护前线》能在第一季就保持这么高的质量,成为近期最出色的医疗剧,那是因为,人家本就是《急诊室的故事》的精神延续啊!
实际上,本剧与《急诊室的故事》的关系确实更密切,这几个主创一开始就是想做一个《急诊室的故事》的续集,以诺亚·怀尔饰演的约翰·卡特医生为主角的衍生剧。
不过,因为原剧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已经去世多年,然后版权问题跟他家人扯皮了很久,也没拿下来,索性就重启了一部新剧,不过,也是关注急诊室的故事。
这就是《匹兹堡医护前线》。
当然,之后还有迈克尔·克莱顿家人因为这个剧要跟剧方打官司之类的,这就是题外话了。
回到《匹兹堡医护前线》,这又是一部关于急诊室的剧集。
而本剧在形式上,也是很多花样的,比如,该剧采用了美剧《24小时》的形式。
也就是说,剧集里的一小时,基本等同于现实中的一小时。所以,这个故事从早上7点开始,也就是这群急诊医生换班上班的时间。
而第一集就是从早上7点-8点这一小时的故事,第二集就是8-9点这样……
一直到第15集,则是晚上9点-10点,全剧结束,他们下班,忙碌的一天。
当然,医生轮班其实是12小时制,但HBO的高层建议改成15集,所以,到第12小时,本来该下班,突然发生了一个重大伤亡事件,急诊病人激增,所以他们临时加班了3个小时,才干到晚上,凑了这15集。
不过,临时加的这几集,还真就是全剧最精彩的几集,尤其是12集和13集,堪称全剧最高潮部分了,非常紧张和刺激,也最好看。
除了剧集时间与现实时间同步之外,本剧精彩的地方还在于强烈的真实感,大量的手持摄影机,穿行于急诊室的各个房间,看着医生和护士们忙碌和奔走,争分夺秒地抢救各种急诊病人,
你真的会觉得是置身于急诊室一样,那种强烈的真实感会让人有些窒息。
真的是相当刺激了!
为了营造这种真实感,影片也尽量不使用配乐,包括音效设计也非常用心思,剧中的“配乐”其实就是真实医院里的声音,比如各种电子医疗设备的声音,推动担架车轮的滚动声、心电图仪的哔哔声、病人的痛苦喘息、远处哀悼者的哭声等等。
这些声音形成独特的配乐,也是努力让本剧呈现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同时也突出了急诊室内的紧张与混乱。
努力呈现真实感,成为本剧非常重要的一个看点。
另一个抓人的地方则是全剧的节奏。
众所周知,美剧向来以节奏快著称。而《匹兹堡医护前线》甚至在美剧里面,都属于节奏特别快的那种剧。
虽然全剧只有一个单一场景(急诊室),但多线程的群戏故事,却让剧情非常丰富。全剧的常设主角(医生与护士)就有将近十位,加上其他戏份没那么多但同样每集都会露脸的一些护士、保安等等,还有每集都会有多个新的急诊患者进入剧情。
最终,成为一部非常丰富,却又不混乱的群像医疗剧。
尤其是,故事又发生在急诊室,每个病人都面临生命危险,更是要争分夺秒,要抢时间,也就更加强了剧集的紧张感。
而作为医疗剧,本剧在专业度上也绝对是非常出色的。
记得前阵子我们也有个医疗剧热播,然后会被医疗从业者吐槽各种不专业。
但《匹兹堡医护前线》则是在医疗专业度上获得了很多医疗专业人士的肯定,有急诊医生吐槽说刚下班看到这个剧,仿佛又去轮了一班。
包括对比《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医疗剧,本片则更加真实,少了很多夸张的成分。
尤其是涉及医生与实习生、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医院政治的描写,更是获得好评,医疗从业者都认为这部分非常真实。
当然,细节上的小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有医生认为,剧中创伤病例和心脏骤停的频率高于现实医院,有些场景医生佩戴的防护用具不足(尤其是疫情之后)等等。
但整体上,这是一部公认的,非常贴近真实急诊室环境的医疗剧。
而这,也是与当初的《急诊室的故事》一脉相承的。毕竟几个主创都是《急诊室的故事》出来的,本身就对急诊室的情况非常了解。
而且,本剧也请到了当初《急诊室的故事》的专业医疗顾问Joe Sachs担任编剧顾问(他本身就是急诊医师,同时也是编剧)。
另外,每集剧本写完,也都会请专业医疗顾问做剧本审核,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
包括这些演员,在选角成功之后,也都跟三位急诊室医生一起花了两周时间学习各种基本的医疗技术,比如缝合、插管、医学超声检查和心肺复苏等等,甚至临时演员也都接受了基本医疗培训。
同时,剧组聘请了担任多年护士长的专业护士为顾问,为每位扮演病人的演员提供详细的医疗档案和治疗计划,确保即使是背景中的医疗行为也符合现实。例如,剧中会精确呈现血液检测、检查结果返回以及病人用餐的时间安排,细致到每个环节。
正是由于本剧在剧本、制作以及演员培训方面格外用心,才使得该剧可以呈现出,如此真实和精彩的状态。
另外,这个剧的魅力可能还不光是真实和紧张。
难得的是,在这样一个以事件为核心的剧集里,这群人物同样写得都很出彩。可能,前两集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有些不耐烦,会觉得入戏慢。
因为,这个剧并不急着介绍角色。而是一开始就用各种急诊案例带着观众走,你就看着这群急诊医生和忽视急急忙忙地抢救各种病人,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叫什么。
主创也不急于强化这个事,他会一点一点地,用各种剧情碎片,慢慢让观众熟悉并了解这些角色。
最终,爱上他们。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除了男主之外,你会觉得这些言语都不是很面熟,也不了解,但随着剧情深入,真的是每个角色都给到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展示自己。
会让你逐渐认识、了解并喜欢上这些角色,所以这是一部特别出色的群像剧集。
真的是每个角色都很有特点,也都有他们的发挥空间。
而且,就像上面急诊医生评价的,这个剧虽然写的是急诊室,但又非常巧妙地在剧情中穿插进去了大量的社会话题。
有一种一部剧看懂美国的感觉了,比如种族话题、美国的医疗制度问题、枪击事件、家暴、青少年堕胎、阿片药物泛滥、疫苗话题、后疫情时代等等,真的是把美国当下的各种社会话题都代入进去了。
而回到急诊室内部,本剧对于医院政治的描写,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也都有非常出色的描写。
总之,是那种只看热闹会觉得特别刺激和紧张,但往深处想又会觉得有很多现实意义的多维度的好剧。
啊,唯一有一个问题是,这是关于急诊室的剧,真的是各种千奇百怪的急诊患者,其实有些场景的尺度还挺大的,特别血腥,甚至每集都会有特别血腥的场面。
医疗从业者一定觉得这种场面稀松平常,但普通观众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真的还挺血腥的,包括会有直接拍生育的镜头(不过那个婴儿其实是假的)。
总之,这是近期最爱、最推荐的一部美剧新剧了,真的、超级好看!
而且,本剧已经顺利续订第二季,这个月就开始选角了,下个月开始演员专业培训了。
还有个小彩蛋,就是里面有个医生的演员叫泰勒·德尔登,其实她是“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的女儿
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演得也很棒哦!
来源:桃桃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