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段疑似其贬损中国观众的录音在社交媒体疯传,录音中赫然出现"来中国有钱赚就行"等争议性言论。
新加坡籍演员李凯馨近日深陷舆论漩涡。
一段疑似其贬损中国观众的录音在社交媒体疯传,录音中赫然出现"来中国有钱赚就行"等争议性言论。
这距离央媒点名批评辱华网红李美越仅过去两个月,事件发酵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据网友爆料,该录音最早于4月10日流出,其中夹杂着对国内观众的不当评价。
令人震惊的是,剧组在录音曝光前就将李凯馨从《赴山海》演员表中除名,连生日祝福都刻意回避。
更令舆论哗然的是,网友还扒出李凯馨曾在海外社交平台祝贺"韩国春节"的历史记录。
面对愈演愈烈的声讨,李凯馨工作室于5月10日紧急发布声明,称所有录音均为恶意伪造。
演员本人更是亲笔写下长文:"我16岁重返中国发展,近半人生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中国给予的机遇让我心怀感恩。"字里行间透露出急切的自证心态。
这让人想起年初被央媒"马赛克封杀"的网红李美越。
当时这位700万粉丝的博主因在陪同外籍网红游历时屡次失言,8天内掉粉40万,商业价值腰斩。
如今李凯馨事件再次印证了官方对"吃饭砸碗"行为的零容忍立场。
值得玩味的是,剧组在录音流出前的预警式撤换操作。
有业内人士透露,艺人团队通常比公众提前48小时掌握舆情动向。
这次长达一个月的静默期,究竟是确有其事的危机公关,还是无妄之灾的谨慎应对,目前仍扑朔迷离。
在官方未定性的敏感时刻,网友已自发形成两大阵营。
支持者翻出李凯馨历年公益记录,质疑录音存在剪辑痕迹。
反对者则揪住其新加坡籍身份,认为声明中"重返中国"的表述暗藏玄机。
更有技术党逐帧分析声纹,试图还原事件真相。
纵观近年娱乐圈,从某选秀歌手到直播带货网红,因不当言论翻车的案例屡见不鲜。
这次事件不仅考验着艺人的危机应对能力,更折射出公众对在华外籍艺人的双重期待——既要把握市场机遇,更要守住文化底线。
随着舆情持续升级,央媒是否会介入表态成为最大悬念。
在"清朗行动"常态化背景下,这场风波或将推动行业建立更严格的外籍艺人审核机制。
您如何看待这场风波背后的真相?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来源:星光娱乐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