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异形"的经典形象虽然被很多漫画家和游戏设计者争相致敬,比如鸟山明大师的《阿拉蕾》和《七龙珠》,还有当年的《魂斗罗》、《星际争霸》和现在的《DOTA2》。但这个题材的电影还是不建议家长带着年纪太小的小朋友来看。
《异形》回来了,在电影院被吓到尖叫的感觉久违了。最近晓生看到一条热搜,一位家长投诉说带孩子看《异形:夺命舰》把孩子吓着了,要求影院负责。
首先"异形"的经典形象虽然被很多漫画家和游戏设计者争相致敬,比如鸟山明大师的《阿拉蕾》和《七龙珠》,还有当年的《魂斗罗》、《星际争霸》和现在的《DOTA2》。但这个题材的电影还是不建议家长带着年纪太小的小朋友来看。
其次这属实怪不着片方和电影院,因为海报底下的小贴士有明确标注。晓生作为《异形》系列的老粉,先跟大家聊个冷门彩蛋。1979年第一部《异形》电影中,女主蕾普莉在即将独自讨伐异形,心里恐惧到极点时哼唱过一首歌。这是演员西格妮·韦弗在片场的即兴发挥。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很喜欢这段表演,但制片团队炸了毛。因为这首来自爵士乐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You are my lucky star》当年的歌曲版权非常贵,这无疑增加了剧组的成本。如今45年过去了,这经典的旋律和歌词经过改编愈加适合《异形》的气质了。
一曲肝肠断恐惧之海里,主角和观众都想去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在《异形:夺命舰》一刀未剪,原汁原味的R级场面中,这根稻草也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
那么《异形》系列时隔七年的新作到底好看么?别问,晓生就是没理由不推荐。若是再问:路人观众和《异形》老粉观影体验差距有多大?晓生的回答是:路人粉可以无需科普无门槛观看,但《异形》老粉的观影体验也不过是前者的。
七龙珠。
作为独立作品《异形:夺命舰》拥有一部优秀商业惊悚片的全部素质,音画出色,氛围紧张,节奏紧凑,反转无穷,心理冲击足够强烈,毕竟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就是靠这些本事成名的。
而对老观众尤其是看过1979年《异形》第一部以及2012年《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的来说,本片堪比一只华丽的宝箱,其中隐藏的惊喜足以令老粉对这个系列更加着迷。
《异形》系列一以贯之也是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幽闭的孤寂感与跨物种、跨性别的惊悚感。当年是封闭的太空飞船,现在是无人的空间站,但四周喷射的白色烟雾以及打开的铁栅栏门还是那样令人窒息的冷峻。
从官方的概念海报中也可以看到《异形》系列一直在讨论生命的起源、进化还有宿命的循环。老粉们应该都了解是人类和人类发明的生化人寻找并创造出了异形,而异形需要通过寄生在人类体内才能得以繁衍。无论异形卵、抱脸虫、还是成熟体,从这个科幻有机生命体异形被想象和设计出来的那一刻,它就兼具了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显著生理特征。
这里晓生暂不深聊生殖崇拜的话题,有兴趣的路人粉晓生推荐一部门槛较低的纪录片,2019年的《回忆录:异形起源故事》。问题来了"异形味儿"到底是什么?肯定跟国内观众津津乐道的"抱脸虫怎么吃"没什么关系,而是更能体现《异形》系列精髓的东西。
比如观影时不可或缺的三大心理预期:第一,维兰德汤谷公司不做人。第二,最善恶不定的是生化人。第三,女主角是超人。这三点几乎参与了每一部《异形》电影的剧情架构,《异形:夺命舰》自然不例外。
其他系列传统也少不了,比如乍看与科幻恐怖不沾边的神话、宗教暗示,外表粗砺但实用性极佳的科幻道具,能气死枪械设计师的武器装备,以洁白为主色调的居住区或研究区,和与之强烈反差的工业风飞船内舱都是《异形》老粉一眼便知的经典元素。在此基础上《夺命舰》对前作的致敬程度堪比饭制作品。
孕妇是无可争议的高危人群,准备逃脱永远是最大危机的前奏。甚至与第一部艾什同款的生化人也限时返场,以另一副面貌扮演致命反派。难得的是这些致敬并非无脑的堆叠,而是有机融合在剧情中没有什么突兀感。
此外晓生观影时能明显察觉到《夺命舰》确实如主创所言,采用了大量模型实拍镜头,而不是将一切交给后期特效处理。许多镜头令人不由得想起《异形》前两部电影,拍摄技法的回归也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本片作为《异形》系列新作的纯度。
讲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本系列的真·主角-异形。异形宇宙恒久不变的惯例就是异形永远在变,基于获取宿主基因而改变形态的设定。我们几乎在每一部《异形》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生物展现出更骇人的新面貌。可以说最后十几分钟主角与异形新变种的决战是全片无可争议的精华,称其值回票价绝非妄言。
但说到这晓生就不得不在避免剧透的前提下聊聊《异形:夺命舰》的定位了。根据官方介绍,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是《异形》铁粉,当初是他向系列元老雷德利·斯科特讲述了自己的创意,才有了数年后《异形:夺命舰》的诞生。
加之《夺命舰》的背景时间线设定为2142年,即1979年《异形1》与1986年《异形2》两作之间。晓生一度以为本片不过是一部外传性质的作品罢了,应该不牵涉系列主线。实际观影几十分钟后又联想到系列的衍生游戏《异形:隔离》。
该游戏主角为《异形》正传女主蕾普莉的女儿阿曼达,与本片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补全了《异形》宇宙的世界观设定以及正传未涉及的剧情,且二者时间设定相近。于是晓生觉得虽是外传,但《夺命舰》与主线的关联或许比预料中的更紧密。
然而本片最后十多分钟颠覆了此前的诸多预期,《夺命舰》应该是"《异形》正传的前传,前传的后传",是不是觉得有点绕?但于晓生而言这已经是最准确的定义了。它不仅是《异形1》与《异形2》之间的"《异形1.5》",更将《普罗米修斯》的黑水以及《异形1》的诸多暗线衔接起来,打通了正传与前传之间的空白剧情线。
尤其是最终BOSS战登场的新异形,无论其诞生方式还是呈现的形态都很难不让人惊呼,这部电影的野心远远超出了外传作品的范畴。
最后说说晓生在观影过程中记忆最深的两个镜头。
·一个是主角团刚刚进入罗慕路斯空间站时头顶悬挂的异形尸体,身上插着一根箭,这无疑就是《异形1》中那只被蕾普莉射出舱门的异形。
·还有一幕是结尾女主角蕾恩穿着宇航服被吊在飞船外的一幕,那根保险绳仿佛连接婴儿和母体的脐带,不禁让人联想到人类与异形到底是谁孕育了谁?又是谁在反噬着谁?
当然晓生也拿不到原版素材,这两组画面只能留给大家去电影院细细品味了。或许作为《异形》缔造者之一,也是唯一还健在的雷德利:斯科特,不仅是监督本片设计与设定走向那么简单。
作为太空惊悚题材的鼻祖,《异形》已是45年的老IP了,虽在全球不乏拥趸,留下不可磨灭的文化影响力,但历经半个世纪也不可避免地显露疲态。《普罗米修斯》等前传分支更侧重于哲学、神性、伦理思辨以及复杂的设定铺陈,这时总该有新鲜血液来为跨越世纪的老IP注入活力,带来另一种前进方向。
这么一个在美学、思想与娱乐性上都颇具价值和吸引力的IP,谁不想让它走得更长远?晓生只能期盼《异形:夺命舰》是系列的牛刀小试,而非浅尝辄止。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