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因为员工说哈尔的城堡在附近的话短暂分神望向窗外,但之后就一直沉浸在缝制帽子中。
当整座小镇因为庆典陷入狂欢时苏菲并没有接受员工一起去观礼的邀请。
虽然因为员工说哈尔的城堡在附近的话短暂分神望向窗外,但之后就一直沉浸在缝制帽子中。
员工们出门去参加庆典,前面的店铺也已经关门,整栋房子里就只剩下苏菲。
手上的红帽子缝完后又拿起旁边一顶待缝制的帽子,只是并没有急着开始,可能是望向窗外发了一小会呆。
注意这时放下帽子之前苏菲的姿态有一个小幅度的变化,之前工作时腰背挺直,然后像是叹了一口气似的放松了腰背。
可能是安静的室内环境让苏菲突然感觉到了莫名的孤独,因为她早已习惯了工作时旁边屋内员工们的说笑声。
偶尔分神偷听他们的谈话内容可能是苏菲工作时为数不多的乐趣了,妹妹不在家,继母也常常出门,员工们不在,这个家就只剩下她一人。
少女年纪的苏菲或许装扮不像少女,但她的内心不可能真的如同八九十岁的老太太那么坦然接受孤独。
所以员工们都走了之后苏菲也没了继续工作的心情,从她下来拍拍工作服上灰尘的表情就看得出心情委实不好。
桌子上放着一顶朴素的帽子,比起刚刚苏菲手里缝制的帽子,这顶简直像是初学者的作品,旁边还有一盏煤油灯和两本书。
书里还夹着书签,可见是苏菲日常会阅读的,没有亲生父母陪伴在身边,做帽子又并不是真心喜欢的事。
员工和自己始终都有隔阂,妹妹也不在家
那唯一可排解寂寞的方式可能就只剩下阅读了。
煤油灯也暗示着很多时候苏菲都会待在工作室到很晚的时间,她并不喜欢但为了自己家的帽子店也会努力工作。
从工作室出来后是长廊和院子,头顶上不停有飞机飞过,可是苏菲只把帽子戴上连头也没有抬起过。
前面员工们谈论起哈尔时苏菲还好奇望向窗外,说明她是有好奇心的,但对于庆典她不仅不想去大街上凑热闹,后面变成老婆婆出门时路人谈论谈论战争,她也丝毫没有兴趣知道。
说明苏菲并不是天性不好奇,只是对战争并不如同其他人那么狂热。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期出门看望妹妹,仅仅是因为感受到孤独后的临时起意。
苏菲走入室内后镜头再次上移看见天空中飞行机拉着一面粉色国旗,借着庆典再次宣扬国家的民族精神,让国民们对战争涌现的情绪再次高涨。
但是这个逼仄的视角却显示出在战争的大环境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普通人对于国家决策始终都是仰望的姿态。
但如果国旗换成敌军的战机,老百姓处在四方围院之中只能坐以待毙。
来到前面的店铺时苏菲走到镜子前很是活泼的捏着帽子照镜子,这种少女般的姿态宫崎骏真是太会画了。
画面两侧的展示架上是苏菲家帽子店售卖的帽子之中肯定也有苏菲缝制的帽子。
这些帽子比苏菲头上这顶不知要华丽多少,可即便是这些华丽帽子荒野女巫都说土气,那苏菲头上这顶可能真的是八九十岁老婆婆才会选择的帽子。
所以无论苏菲脸上的表情有多活泼都阻挡不了这顶帽子和身上衣服所带来的老气横秋,苏菲很快也意识到这点,不开心的拉下帽子遮住脸。
走出门后天空上的飞行机就更多了,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可以看见家家户户的房子上都插了国旗。
其他人即便不到城里参加庆典也会从打开窗户探头望向天空,和苏菲全程漠不关心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大街上可以说是相当热闹,来来往往的车辆,举着国旗的行人。
苏菲要乘坐的公共汽车也是人满为患,几乎全城人都去参加庆典了。
小孩子也无法避免会氛围感染,扛着国旗的小朋友随处可见,扛着国旗的两个孩子和前面牵着毛驴买土豆的农户出现在一起。
公共汽车里还有捧着书阅读的绅士和穿着精致戴着手套的女士,这些人都出现在一个画面似乎十分不协调。
无论什么身份,他们都是战争背景下的小人物,一旦战火侵袭,所有人的生活都会被影响。
除了飞机之外陆地上还有一辆接着一辆的坦克在向城里开进,大桥上驻足观望的人很多还不断有人脱帽向军队挥手致意。
前面说过这部动画背景设定是19世纪末期的欧洲,但其实坦克1915年才发明出来的,不知道这里算不算得上一个时间线bug。
在战争时期把那么多坦克调来参加庆典更多是想向国民展示国家武力强大,不仅是安抚民心也是一次宣传。
战争不仅需要武器更多需要的是打仗的士兵,所以展示武器是一场征兵宣传,告诉国民有了这些武器士兵的伤亡率会大大降低。
毕竟谁都会畏惧死亡,上战场又是随时会牺牲,这种时刻展示武器也是对家里有参军或者即将要参军的一次安抚行为。
可从后面苏菲和马尔克去市场采买看见破损的军舰来看敌军的实力也相当强大,战争没有胜者,只能是两败俱伤。
但如果国家真的太过弱小往往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而发动侵略的国家会受到的损伤是士兵和武器。
来源:发现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