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看诺兰的电影,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真实感”。明明是充满科幻设定的太空冒险,或是披着超级英雄外衣的哥谭传奇,却总能在那些烧脑的剧情背后。
看到像你我一样充满矛盾的普通人——他们会被执念拖入深渊,也能在绝境中迸发出惊人的善意,这种对人性多面性的刻画,让诺兰的电影成了一面照进人心的镜子。
《致命魔术》里的两位天才魔术师,把“成也热爱,败也热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波登和安杰尔本是魔术舞台上的搭档,却因一次意外反目成仇,从此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较量。
安杰尔曾经连伤害一只鸽子都会犹豫,却为了超越波登,不惜利用特斯拉的机器复制自己,每次表演“瞬间转移”魔术,都意味着一个复制体的死亡。这种对完美魔术的执念,让他逐渐失去了人性,变得冷酷而偏执。
波登则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他有一个孪生兄弟,两人每天互换身份,共同扮演“一个人”的生活。为了呈现震撼的魔术效果,他们欺骗了所有人,包括波登的妻子。当妻子发现真相后,无法承受这种双重生活带来的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杀。
诺兰用这个略带残酷的故事告诉我们:当热爱超越了理性的边界,变成一种不计后果的执念,人性中的阴暗面就会被无限放大,让人在追求“完美”的路上,逐渐迷失自我。
诺兰的镜头从不吝啬展现人性的光辉,尤其是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敦刻尔克》中,飞行员法瑞尔在燃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为了不暴露地面上等待撤离的战友,放弃了直接迫降的机会,而是驾驶着飞机滑翔到远处,最终被德军俘虏。
他用自己的被俘,换来了无数战友的安全,这份牺牲精神让人动容。
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彻底打破了超级英雄的“完美滤镜”。
布鲁斯·韦恩表面上是哥谭市的富豪,私下里却是戴着面具的蝙蝠侠。童年目睹双亲遇害的阴影,让他的内心充满了仇恨和愤怒,这使他在打击犯罪时常常采取极端的手段,甚至不惜践踏法律。
但与此同时,他又对哥谭市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为了保护市民的安全,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踏上充满危险的道路。
在哥谭市的桥被炸毁后,装满普通民众的船和装满罪犯的船都被安装了炸药,起爆器在对方手中。
所有人都以为罪犯会按下开关,然而直到最后一刻,两艘船都没有爆炸。这个场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即使是被视为“恶人”的罪犯,内心也有着善良的底线;而被视为“英雄”的蝙蝠侠,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挣扎。
诺兰用这种矛盾的设定告诉我们:
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天使和魔鬼,关键在于如何选择。
在诺兰的电影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致命魔术》中的波登和安杰尔,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敦刻尔克》中的士兵,有的勇敢无畏,有的也会害怕退缩;
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在正义与仇恨之间不断摇摆。这种对人性复杂面的真实呈现,让观众在看电影时,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这些选择背后往往藏着人性的挣扎。诺兰用电影告诉我们:
人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故事性,也让我们能够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反思。
从《致命魔术》中被执念吞噬的魔术师,到《敦刻尔克》中勇敢救援的普通人,再到蝙蝠侠系列中充满矛盾的超级英雄,诺兰用一部部作品构建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性世界。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被情感、欲望、责任驱动的真实人类。
诺兰的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当我们为角色的选择叹息或感动时,其实也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他不美化人性,也不丑化人性,只是用细腻的镜头展现人性的本来面目。
下次看诺兰的电影时,不妨多留意一下这些复杂的角色,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你我的影子,而这,正是诺兰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真实的人性,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充满了无数个灰色地带,等待我们去理解和接纳。
来源:一年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