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天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场所,活得那叫一个精致;晚上,指不定藏着啥不为人知的疯狂念头。
原创 晓晓 经典书评影评
2025年04月21日 11:18福建
咱身边是不是藏着好多“双面人”?
白天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场所,活得那叫一个精致;晚上,指不定藏着啥不为人知的疯狂念头。
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主角白天是华尔街精英,夜晚却化身冷血杀手,在虚伪与暴力间疯狂切换。
他疯狂追逐物质,却被物质异化,最终在虚荣与孤独里迷失。
这背后的故事,可比表面精彩多了,咱一起来瞧瞧。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 豆瓣7.9
本片于2000年上映,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末纽约华尔街为背景的黑色心理惊悚片,由玛丽·哈伦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
剧情介绍:
影片围绕年轻有为的股票经纪人帕特里克·贝特曼展开,他白天是光鲜亮丽的华尔街精英,夜晚却化身冷血杀手,游走于虚伪与暴力的双重人格之间。
帕特里克出身于富裕家庭,毕业于哈佛大学,凭借父亲的背景年纪轻轻便成为金融公司副总裁。
他过着极度精致的生活,每日严格遵循护肤、健身、社交的精英标准,却在光鲜外表下隐藏着扭曲的灵魂。
一次餐厅订座风波中,同事保罗·艾伦因能预约到帕特里克渴望的黄金时段座位而令其心生怨恨,最终在酒精与嫉妒的驱使下,帕特里克将保罗诱骗至公寓残忍杀害。
随着暴力欲望的膨胀,帕特里克的犯罪手段愈发残忍。
他不仅对流浪汉、xing工作者痛下杀手,甚至将前女友、应召女郎等人骗至公寓nue杀。
影片通过多处细节暗示其暴行可能源于精神幻想,例如他从不清理现场却从未被警方追查,秘书发现其抽屉中的杀人日记涂鸦,以及保罗公寓被转售后新住户的诡异互动。
然而,帕特里克在冲动杀人后曾向律师坦白罪行,却因无人相信而被视为精神失常。
影片结尾,帕特里克在电话中向律师声嘶力竭地证明自己的杀人事实,却在对方漠然的态度中彻底崩溃。
当他回到保罗的公寓,发现曾经的藏尸地已被翻新出售,最终在精神迷离中走向未知的结局。
影片通过帕特里克荒诞而血腥的双面人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至上价值观对人性的异化,以及精英阶层在虚荣与孤独中逐渐迷失的生存困境。
影片评价:
克里斯蒂安·贝尔演的那个帕特里克·贝特曼,白天是光鲜亮丽的华尔街精英,晚上就变成冷血杀手,这双面人生看得我直冒冷汗!
这哥们儿就是消费主义的完美傀儡,天天沉迷于健身、护肤、高档餐厅,名片都得是顶级的。可这些玩意儿能给他带来啥?
啥也没有!就是个空壳子,为了维持那点可怜的社会地位,活得跟个机器人似的。
同事名片比他精致点,ji女说他公寓不够豪华,他立马就炸毛,杀人泄愤。
这哪是杀人啊,分明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大爆发!
电影的叙事也特别有深意,贝特曼的罪行到底是真是假?
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
律师否认,血迹消失,保罗还“复活”了,这整个故事就像他的精神崩溃产物。
但导演玛丽·哈伦根本就没想让我们解谜,她想让我们看到的是更残酷的现实: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只在乎表象,谁管你灵魂是不是已经烂透了!
片中贝尔的表演真的太绝了,优雅和癫狂在他身上完美融合,说惠特尼·休斯顿和谋杀细节的时候,那语调,简直就是在讽刺那些把艺术和暴力都当成身份装饰的精英阶层。
最让我震撼的是他杀戮后对着镜子说的那句话:“我的痛苦恒久不变,但至少我能让它看起来很美。”
这简直就是疯狂的美学啊!
《美国精神病人》的恐怖不在于血腥,而在于它描绘的世界,至今还在我们身边上演。
咱是不是也成了新时代的“贝特曼”?细思极恐!
美国精神病人1
电影238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442
来源:火焱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