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小五很喜欢尼采说的一句话: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是啊,当你想要向上,就要懂得向下,这是无法忽略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只不过,很多人都忘记了如何向下,如何熬过那段迷茫的、黑暗的日子。
今天小五分享3部对自我有帮助、对成长有治愈的电影,希望能抚平你的内心!——
01
去自然里找到生命答案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
这部电影,真的太治愈了,果然自然会包容每一个被焦虑所包围的人。
这部电影传递了太多「专注于眼前事」的理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就像96岁的婆婆说的:
世人总说别一味只顾着眼前的事。
相比见多识广,这么短浅地过活,免去了一些无谓的烦恼,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这大概是长寿的秘诀吧。
你看,总是怕自己知道得太少,总是担心自己会得不多。
但你能做好眼前的事,其实就已经足够了呀。
你不必着急找答案,生命里就藏着你想要的结果。
就像从大城市回到乡村生活的美智子,因工作强度和压力,让她患上惊恐症。
回到乡村,舒适的自然,安静的生活,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热爱。
曾经就是想要救死扶伤,才成为医生的呀,这才是她的生命答案。
02
努力地活下去吧!
电影:《九十岁,有什么可喜可贺的》
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真实的传记电影,竟然真的有这样的老太太,活得如此个性洒脱。
或许,是因为我也在写作,所以我对这部电影异常有好感。
尤其是电影里的这句话:
通过再次写作,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发怒也好,大笑也好,开口咒骂、大发雷霆也好。
对这世间的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便成了我活下去的动力。
人啊,是万万不能想着悠闲度日不做事的。
我也是通过写作,发现了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对这个世间的反应。
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越来越对这个世界产生兴趣。
而面对已经90岁的人生,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打一声招呼,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无所事事时,她像是抑郁了,直到重新拿起笔,她才有了精神力。
人就是要努力地活下去,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追求,不要停滞不前,猪突猛进吧!
03
享受一生就够了
电影:《轻松自由》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所有人都说要成功、要结果,但这部电影却告诉你:
我对成功不感兴趣,我胸无大志。
我什么都不想做,只要开心就行。
平和的生活,然后平和的离开,躺下是我的兴趣之一。
我喜欢舒张伸展,那就是我的志向,就做一个平和的舒展的人。
这段话,简直是说出了我的心声。
电影里的萨巴斯蒂安,明明是高知识分子,却享受躺着、发呆、享受无聊。
这样的他,在别人眼里活成了一个异类,嫉妒他的闲散,甚至每天看他在公园坐着,要罚他钱。
他在指导员理查德的介绍下,去工作,第一份的检查数据传输,但显然那不是他喜欢的工作。
第二份工作,是销售。卖床的。
放到国内,很难想象曾拿到过博士、硕士学位的人,竟然去当了销售。
显然,他在这个方面是专家,很快成了优秀员工。
但他说:我只是在一个活跃的城市里,寻找一片安静之地。
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推荐好电影~
来源:爱生活的Lame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