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1.《刺杀肯尼迪》
导演: 奥利佛·斯通 | 豆瓣8.8 | 1991年(美国)
改编自美国历史上的肯尼迪遇刺案。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刺杀事件发生两小时内,官方逮捕了嫌疑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但两天后他便被谋杀。
三年后,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发现肯尼迪中弹存在蹊跷,怀疑官方误判,并展开调查。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涉及政府高层、商人、黑社会分子的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简直绝了,三个半小时看得我全程无尿点,就像沉浸在推理小说里一样!
各种剪辑手法把阴谋论玩得超刺激,大胆质疑官方结论,把中情局、军方都扯进来。
虽说争议大,但逼着人思考真相被掩盖多少,到现在看都毛骨悚然。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2.《类人猿行动》
导演: 西恩·埃利斯 | 豆瓣7.7 | 1991年(美国)
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欧洲大片区域,党卫队头目海德里希驻守布拉格,手段残忍,是犹太人大tu杀计划主要策划者之一。
在捷克流亡政府领导下,军情处与英国情报部门联手策划“类人猿”刺杀行动,约夫·加比希克和詹恩·库比斯两名捷克斯洛伐克士兵受命执行。
他们历经艰难成功刺杀海德里希,但最终被包围在教堂,与na粹党卫军展开殊死搏斗,全员牺牲。
这片没有英雄主义滤镜,全是绝望挣扎。
前半段节奏虽慢,但把潜伏的压抑感拍得超真实,各种状况不断。
刺杀成功后纳粹疯狂报复,主角们躲进教堂血战六小时后自杀殉国。
电影还探讨了“值不值”的争议,那种明知必死仍赴约的悲壮,比爆炸场面更揪心,太值得一看啦!
观看平台:哔哩哔哩
3.《刺杀林肯》
导演: Adrian Moat | 豆瓣6.7 | 2013年(美国)
影片聚焦1865年4月14日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遇刺前后所发生之事。
当时美国内战接近尾声,林肯在福特剧院包厢看戏时,刺客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射杀林肯。
影片细致展现了林肯生前最后几天的经历,以及布斯策划刺杀行动的全过程,还呈现了林肯遇刺后举国哀悼的情形。
这像是一部严谨历史纪录片,聚焦林肯遇刺前后24小时细节。
凶手布斯怎么混进剧院、开枪后咋逃跑,还有全城搜捕的乱象,都拍出来了。
导演没搞阴谋论,冷静还原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林肯就被刺,太讽刺。
片子稍平淡,没《刺杀肯尼迪》戏剧张力,但考究,台词都照搬历史。
适合历史迷,普通人可能就觉得“哦,真发生过这事儿” 。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4.《豺狼的日子》
导演: 弗雷德·金尼曼 | 豆瓣8.1 | 1973年(美国)
影片改编自弗雷德里克·福赛斯的同名小说。
故事发生在1962年法国面临危机之时,英籍职业杀手“豺狼”受神秘雇主之托,暗杀法国总统戴高乐。
而法国警方从蛛丝马迹中察觉阴谋,全力阻止。
杀手“豺狼”心思缜密、行动谨慎,为完成任务精心策划;警方则抽丝剥茧,试图在他行动前将其擒获。
双方在暗处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任务的成败与各方的命运。
电影从“反派视角”展开,看他精密策划,伪造身份、定制武器,计算子弹抛物线,太牛了。
和《类人猿行动》风格不同,它走冷血特工风,杀手优雅又残忍,警方被耍得团团转。
结局悬念拉满,虽年代感重,但刺杀戏码教科书级,影响无数谍战片!
观看平台:搜狐视频,优酷
5.《行动目标希特勒》
导演: 布莱恩·辛格 | 豆瓣7.2 | 2008年(美国)
1944年,二战局势对na粹德国不利,部分德军高级军官意识到希特勒的战争策略将使德国走向灭亡。
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等军官策划“瓦尔基里”行动,试图暗杀希特勒并推翻纳粹统治。
施陶芬贝格曾是希特勒拥护者,后因战争残酷转变立场。
行动中,他们面临诸多困难,虽努力实施,但最终失败,施陶芬贝格等人被希特勒处死 。
汤姆·克鲁斯演的施陶芬贝格太绝了,历史上他差点就成功干掉希特勒。
电影最大亮点是纳粹内部反抗,一群军官明知失败会株连九族,还是赌上性命。
阿汤哥把施陶芬贝格的矛盾演得超到位,爱国又恨希特勒,独眼残疾还亲自放炸弹。
剧情虽好莱坞化,但会议室爆炸那段紧张得要命,看完会忍不住搜“如果1944年希特勒真死了,二战会提前结束吗?”。
观看平台:爱奇艺,哔哩哔哩
来源:高山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