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周五的晚上,一支外籍人士组织的乐队在浦东嘉里大酒店演出,吉他手迈克尔(Michael Kruppe)格外引人注目。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位德国人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SNIEC)的总经理。
文 | 金 姬
一个周五的晚上,一支外籍人士组织的乐队在浦东嘉里大酒店演出,吉他手迈克尔(Michael Kruppe)格外引人注目。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位德国人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SNIEC)的总经理。
1990年,当25岁的汉堡小伙迈克尔第一次来到浦东时,他没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会与这片发展的热土如此紧密。
如今,作为“全世界最繁忙展览中心之一”的负责人,娶了中国太太的迈克尔通过各式各样的国际展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因为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选择来浦东。而他也因为拿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对浦东更有认同感。
1965年9月,迈克尔出生在德国,曾经在汉堡当地的大企业工作。
80年代末的中国,充满活力。地球那一头的迈克尔早有耳闻,所以他主动向老板提出,想要去中国寻找机会。1989年,当时还没有汉堡直飞上海的航班,未满24岁的迈克尔从香港转机飞到虹桥机场,第一次来到上海的他住进了和平饭店。当时,他并没有去浦东,只是在浦西外滩眺望黄浦江对岸,“那时浦东并不发达,我印象里就是一大片空地,再有几个工厂”。
一年后,浦东开发开放。嗅到商机的迈克尔再次来到上海,这一次他是为了一些医药化学品找生产原材料的工厂,第一次来到浦东。“我当时去浦东寻找工厂,周边还是农田,种着蔬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来浦东的频率越来越高,几乎每一次来这里都会发现令人惊喜的新变化。
2014年,迈克尔履新SNIEC总经理。SNIEC是中德合资合营的展览中心。
此后,迈克尔和成都太太还有两个女儿都从浦西搬到了浦东居住。全家人都很享受在浦东的生活。
他还在浦东重拾了年轻时代的爱好——玩音乐。“我们会在浦东排练,我不仅弹吉他还会创作,写过和上海有关的歌。”迈克尔表示,如今他又组建了一支新乐队,不定期地在浦东嘉里大酒店排练。
在工作上,迈克尔见证了打造“世界会展之都”的上海,在浦东如何链接中国和全世界。“其实在会展业务收益、展会数量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了欧美国家。”随着上海会展经济愈发繁荣,迈克尔注定还将更加忙碌。
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