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离异女人,父母去世、事业停滞,这部电影太绝啦,有着法式话痨电影的迷人劲儿。
一个离异女人,父母去世、事业停滞,这部电影太绝啦,有着法式话痨电影的迷人劲儿。
剪辑行云流水,台词细碎又幽默还满是生活哲学,让人一看就忘了时间。
它不经意展现社会百态,还有法国人超爱的政治玩笑梗。
用温暖色调,把中年女性巨变中的倔强、隐忍和小幽默都拍出来了。
《将来的事》
Things to Come | 豆瓣8.2
影片由米娅·汉森-洛夫自编自导,伊莎贝尔·于佩尔、爱迪丝·斯考博、罗曼·科兰卡等出演,于2016年在法国上映。
在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并提名金熊奖。
故事的主角是哲学教授娜塔莉,她一直过着那种看似平静又规律的生活。
每天就穿梭在课堂、家里还有和老母亲相处的时光里。
娜塔莉的丈夫跟她也是相伴多年,俩人之间虽然没了那种激情澎湃的爱情火花,但日子过得也算安稳,还有个可爱的女儿时不时回家看看,一家人看着还挺和睦的。
可谁能想到,娜塔莉相守多年的丈夫,也不知道咋想的,突然就弃她而去了。
这一下子,娜塔莉的生活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颗大石头,泛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倒霉事儿接踵而至。
先是工作上,她原本在哲学领域也算是个权威,可突然就遭遇了一些挫折,那些她一直坚守的哲学理念,好像也开始受到质疑。
她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在生活里,她和老母亲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
老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可娜塔莉自己这边也是一堆烦心事,有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母女俩之间偶尔还会有点小摩擦。
而且,娜塔莉还发现,自己好像渐渐和周围的世界有点脱节了。
那些年轻的学生们,有着全新的想法和观念,和她这个老古董完全不一样。
她看着他们,就像看着一个陌生的世界,有点不知所措。
不过,娜塔莉也没就这么被生活打倒。
她开始尝试着去改变,去接受生活给她带来的这些变化。
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哲学理念,也努力去修复和母亲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新的人,他们给她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
这部电影就是围绕着娜塔莉在遭遇生活巨变后的种种经历展开的,把她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迷茫、挣扎、思考还有最后的自我救赎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没有那种大起大落的剧情,就是很真实地呈现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人看了之后忍不住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该怎么去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呢。
导演米娅·汉森-洛夫太牛啦,把日常生活拍出了哲学大片的质感。
镜头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把那些看似琐碎的场景剖析得明明白白。
哲学家的书房被清空、花园变废墟,这些画面可不只是简单的场景转换,而是象征着生活秩序的崩塌,可导演却把它变成了思想的迷宫,让观众跟着主角娜塔莉一起在废墟里寻找智慧的光斑。
于佩尔的表演更是神了,她就是行走的哲学教科书。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藏着深意,把娜塔莉这个被生活解构却依然保持主体性的知识女性演活了。
她在暴动街头抱着黑猫的淡定,在激辩中咀嚼三明治的从容,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活的力量。
电影里把哲学概念变成空间诗学这一招太妙了!
巴黎公寓、布列塔尼农舍、学生宿舍,这些不同的空间就像一个个思想的试验场,娜塔莉穿梭其中,就像在进行一场思想的修行。
当她最后独坐车厢重读帕斯卡尔,车窗外的夜景和文字交织在一起,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思想对现实的永恒超越。
这部电影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热血沸腾的爆米花大片,但它却能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思考,思考生活、思考自我、思考存在的意义。
它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来源:cc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