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是出演一些龙套角色,而终于在被经纪人发现后,他获得了诸如迪士尼频道的经典作《HannahMontana》的演出机会、只后也出演另一家造星实力也极强的尼克台剧集《iLike Jake》、《Zoey 101》并开始崭露头角,被大众所熟知。
如何去检验一位演员是否当红?而且充满潜力,被行业所看好?
奖项、票房、星光…… 这些硬性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但目前电影界中,要达到这些的年轻男演员说实话真的屈指可数,但我们今天的主角 Austin Butler 一定是其中之一。
但事实上,Austin Butler 的事业走到今天,真可以说是一次妥妥逆袭。也是一场关于天赋、坚持与自我重塑的旅程。
磅礴我前不久也是同 Austin Butler 聊了电影、生活,以及那些属于他的时间与风格。
从标准式偶像到不设限影帝
很多人一开始知道 Austin Butler 或许是因为他的青少年偶像的身份。
但他的童年并不算顺遂,在父母离异后,独自承担起他教育的母亲,察觉到他特别有表演天赋和艺术细胞,便带着他四处试镜,不停奔波。
一开始是出演一些龙套角色,而终于在被经纪人发现后,他获得了诸如迪士尼频道的经典作《HannahMontana》的演出机会、只后也出演另一家造星实力也极强的尼克台剧集《iLike Jake》、《Zoey 101》并开始崭露头角,被大众所熟知。
毫无疑问,他的早期履历是被那些青春校园剧所填满的。而他的整个形象,也是标准的美式青少年剧里帅气男孩,懵懂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真正让这一切达到峰值,肯定是那部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作为《欲望都市》前传的偶像剧《凯莉日记》。
剧中他饰演的痞帅公子哥 Sebastian Kydd,气质忧郁又带有一丝玩世不恭,英气又极具大男孩魅力,简直就是无数人心中的“美高男神”。
在那段时间里,他所接受的大部分角色,大多都是为了满足光鲜亮丽外表和青春光环,离他自己心目中真正的演员,还有相当的距离。
偶像剧男主也几乎成为了他全部标签,更是他在这个行业中离不开的入场卷。
或许看到同龄其他男演员,已经在那些充满挑战和复杂人性的角色中尝试和收获,也会感到迷茫和不甘,但在当时,母亲和女友的支持,依旧是他内心深处最坚实的依靠。
直到 2014 年时,母亲因癌症离世的巨大打击,让他陷入前所未有的沉寂。
孤独、悲痛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交织在一起时,他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继续坚持这条演绎道路。因为长期照护母亲的经历,也让他想要选择去像那些拯救病人的医生和护士那样,活出更加高尚、有意义的人生。
那段时间,他开始质疑表演的意义,但每每想起自己母亲曾经带着自己追梦的画面,他依旧还是咬牙坚持,因为这是母亲为他感到无比骄傲的事情。
之后 Austin Butler 开始不停寻找不一样的演出机会,尝试更多偶像剧之外的角色,直到2018年时,事情出现了转机,命运的齿轮也发生转动。
当时,奥斯卡影帝 Denzel Washington 正在筹备自己主演的百老汇戏剧《送冰人来了》(The Iceman Cometh),而 Austin Butler 的经纪人也让他去参加试镜。
从未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他,一开始是望而却步的,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对方可能压根就不会“看上”他这个偶像剧演员。
但冥冥之中,他也觉得这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机会,他需要抓住。
最终 Austin Butler 不仅是拿到了这个演出机会,并且他所表现出与曾经自己截然不同的一面。
舞台上极强的表现力和情绪张力,让业界重新审视这位年轻演员,《纽约客》甚至不吝啬溢美之词,去赞美 Austin Butler 的表演,称他是一位真正的演员。
同样他在其中的表现,也打动了共同出演的 Denzel Washington,后者也成为他演艺生涯中的伯乐,为他争取到他大银幕的真正转型之作——《猫王》的试镜机会。
作为曾拍摄过《红磨坊》、《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佳作的名导 Baz Luhrmann 的新项目,又是出演这样一位传奇巨星的传记片。
要想,之前曾在传记片里饰演乐坛传奇,如出演皇后乐队的主唱 Freddie Mercury 的 Rami Malek,或是扮演 Elton John 的 Taron Egerton 等,都完成了自己从演员到影帝的飞升。而猫王的名气和影响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见,这个电影项目,无疑就是所有男演员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
但大部分片方和制片人其实还是对 Austin Butler 有着既定印象,这时 Denzel Washington 本人亲自打电话给 Baz Luhrmann,为他背书。
最终 Austin Butler 也是再次抓住了机遇,凭借优秀诚恳的试镜表现,获得扮演这位摇滚之王的机会。
我和他聊天时,他也是怀着感恩之心,特别提到了这两部作品对他的影响和改变。
吉良:你演艺生涯中最自豪的角色是哪一个?
Austin Butler:我为这些所有经历都感到自豪,它们都很艰难,但每个项目都像日记一样,记录了我生命中的特定时刻,当时的经历或里程碑。比如第一次参加百老汇演出,与 Denzel Washington 合作,这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和自我信念。再者就是《Elvis》,这个项目花了三年时间,期间我什么都没做。
对,你没有听错,他为这个角色花费整整三年,全情投入。
从模仿猫王那标志性的南方口音,到不断调整每一个动作细节,他甚至搬到了猫王故居附近的公寓,每天反复观看猫王的影像资料,深究他音乐背后蕴藏的情感力量,对每个细节都不厌其烦去打磨。
在声乐教练的指导下,他开始日复一日、每天长达 12 小时练习,到最后甚至他的嗓音都转变为带有猫王标志性低沉气泡音的质感。
那段日子里,他仿佛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角色,甚至在拍摄现场会因一个小失误而情绪崩溃。
吉良:我很爱《猫王》,你在拍摄电影或准备角色时有过“这对我很难”的时刻吗?这是身体上的挑战还是精神上的突破?
Austin Butler:提到《猫王》,我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拉斯维加斯舞台上排练的场景。我们花了大约八个月的时间准备,我和钢琴手、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逐一沟通,一直到长号等等。我们拍了一次,感觉太死气沉沉,效果很糟糕。导演看起来很担心,他来到我面前,我们聊了一会儿。他说,这些人是真正的音乐家,但他们的乐器是静音的。他建议将所有的乐器插电,进行现场演奏,而不是用预先录制了了八个月的音轨。他告诉所有的音乐家,希望他们故意弹错,而我扮演猫王,必须让他们正确地演奏。
我们将所有的乐器静音,进行了一次拍摄。我需要与钢琴手、吉他手等手逐一沟通。钢琴手没有弹对,但我继续前进,转向贝斯手、鼓手,最终变成了一种听起来很可怕的嘈杂声。完成后,感觉所有的空气都被吸走了。这是一次性的拍摄,我以为我会精神崩溃,感到要惊恐发作,仿佛没有能力完成。
吉良:那你最终是如何你是怎么克服的?
Austin Butler:那时,服装师走过来整理衣服,化妆师走过来补妆,突然间我被人包围,我觉得快要失败了。我说可以让我自己呆十分钟吗?然后走进一个房间,给自己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不必把这件事做得完美,但你心里有音乐。如果必须的话,你可以花十分钟和那个钢琴手沟通,才能把它做好。
Austin Butler:我回到那里,花时间陪钢琴手,让他完全按照我脑海中听到的方式演奏。然后我继续前进,突然间音乐变得美丽起来。我们可以听到和声,在那一刻它是真实的。到最后,房间里一片电光火石。那成为我整个拍摄过程中最喜欢的时刻之一。但它来自一个可怕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快要失败。最终,它变得很美丽,成就了一个很棒的故事。
在这样的艰苦历练和对于细节的严苛要求,让他在《猫王》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令观众看到一个情感更丰富、层次更立体的 Austin Butler。
当《猫王》在戛纳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分钟,连猫王前妻 Priscilla Presley 也都激动的对他感叹:“如果我丈夫还在,他一定会说,天哪,你简直就是他的化身。”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获得巨大成功,而作为作品“灵魂”的 Austin Butler 也凭借在其中的“入神”表演,先后获得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甚至还拿下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提名。
站在领奖台上的他,首先感谢了自己的母亲,因为她曾坚信他可以成为任何人,而不是去对自己设限、固步自封。
荧幕百变,风格永恒,演绎时间新经典
因为那的三年潜心钻研,打破重塑,导致 Austin Butler 电影拍摄完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角色,他也坦言自己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甚至有朋友戏称他“走火入魔”。
这种近乎苛刻的投入,让他的表演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同时也让不少不了解背景的好事之人,对他苛责挑刺,觉得他入戏太深,去模仿上世纪的人物的装腔作势,甚至调侃他变得“油腻”。
但他并没有去过多为自己辩解,最终还是用作品和角色证明自己。
果不其然,之后他出演的《沙丘2》上映后,再一次让大家纷纷惊呼 Austin Butler 又完全改头换面,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
他将 Feyd-Rautha Harkonnen 这一角色演绎得十分出圈,讨论度甚至不熟主角。
光秃的头颅、苍白面孔,以及那充满挑衅意味的邪笑,将疯狂与强烈的性张力推向了极致。
不仅精确捕捉到了角色内心深处那种扭曲而狂野的情感,还用细腻表情和气场全开的肢体语言,将角色的残酷与诱惑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打戏,都似乎在刻画这复杂矛盾又黑暗独特的灵魂,令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被他俘获。
导演Denis Villeneuve 甚至直言不讳地赞叹:“他就像一头随时准备扑杀猎物的野兽。”
这一突破性的表现,再次彻底改变了公众对他的固有印象,也让影迷看到了更多面的 Austin Butler。就此,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偶像剧中散发魅力的少年,而是一个能将内心的复杂与矛盾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的演员。
就像在《猫王》电影筹备过程之中对音乐的学习那样,他对不同电影角色的饰演,其实都在我们看不到地方下了很大的功夫,力求不去用替身,而是亲自上阵,去学习那些不同技能,只为让角色更加真实丰满。
他在《好莱坞往事》中学会了骑马,因为拍摄《摩托骑士》让自己骑摩托车的技艺变得精湛,而在在《沙丘》中,他花了几个月去训练不同招式的菲律宾棍棒格斗。
在同 Austin Butler的交谈之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这点,之所以他能够在不同作品中都游刃有余,甚至是脱胎换骨。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生活中的学习者、冒险家与多面艺术家。
吉良:作为一名演员,你如何突破自己的界限,无论是通过时尚风险、非常规的职业变动还是个人冒险?
Austin Butler:我一直在寻找新的挑战,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我经常提到以恐惧为指南针。如果有两个项目,其中一个让我更害怕,我会选择那个项目,因为它能让我走得更远,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东西。
吉良:当你读剧本的时候,是什么让你决定要接下这些戏?
Austin Butler:这些角色本身是非常不同的。有时我接手某些角色,纯粹出于情感原因。在我生命的某个阶段,我正在探索一些东西,处理自己灵魂中的问题。这些角色就像日记一样,被我带入作品中。
在银幕上不断挑战自我,他对生活中各种未知与可能性的追求同样热情洋溢。
音乐、旅行、运动……这些看似与表演无关的生活细节,其实都是他汲取灵感、塑造角色的重要源泉。
正是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让他在角色诠释上拥有更多真实而丰富的感受。
私下里,他热衷公路旅行和拳击。最近一次,他开启了一次公路旅行,带着帐篷深入大峡谷谷底露营。对他而言。这种生活的灵感来自于冒险精神,而不是重复同样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态度、突破精神和对人生的自我把控,让他同瑞士知名腕表品牌百年灵一拍即合,成为百年灵大使以及 Top Time B31 系列代言人。
百年灵 CEO Georges Kern 如此解释品牌与 Austin Butler 的合作:“和奥斯汀共同在广告拍摄现场的经历,让我对他的敬业精神和注重细节尤其印象深刻。他力求尽善尽美,这与百年灵的理念不谋而合。”
同样对于 Austin Butler 而言,百年灵代表着冒险与突破可能性的边界,而 Top Time 系列也诠释了他渴望的生活方式。
这款 Top Time B31 腕表本身,就是为那些追求速度、自由以及打破常规的人士而生,而 Austin Butler 正是这种生活态度的最佳诠释者。百年灵与他的合作,不仅是一场商业代言,更是一场深层次的共鸣对话。
全新 Top Time系列搭载 B31 机芯,这也是百年灵设计研发的首款自制大三针机芯。这枚机芯不仅精准有型,同样也是对态度的彰显。
兼具精准性能与独特设计语言,也诠释了高级制表的深层价值,精准计时不仅是技术追求,更是对时光魅力的重新定义。
就像 Top Time B31 采用 38 毫米经典表盘,搭配亮橙色秒针和镂空机芯设计,既传承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自由奔放、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又融入了现代简约的精致美学。
无论是绿色、蓝色还是白蓝双色配色,都为腕表增添了独特的个性细节。而配备的不锈钢三排表链或穿孔小牛皮表带,更是低调致敬复古赛车手套的经典造型。
在 1965 年的 007 系列电影《雷霆万钧》中,James Bond 就在 1965 年影片《雷霆万钧》(Thunderball)中佩戴了一枚经过 Q 博士改装的 Top Time 腕表,瞬间成为了永恒经典。
作为最早面向男女皆宜的腕表之一,Top Time 凭借大胆前卫的图形设计,一举引爆时尚潮流,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和银幕上,成为传奇的象征。
而在我看来,他同样是继承了 Paul Newman、Marlon Brando 等好莱坞黄金时代经典影星的复古魅力,不仅是从气质,更是从格调和风格上。
吉良:与百年灵的合作感受如何?
Austin Butler:这是迄今为止最棒的经历,我一直以来都是百年灵的粉丝,这就像是一次“有机”的合作,因为它符合我的风格,我喜欢用现代复古这个词。Paul Newman、Steve McQueen和 Marlon Brando 以前的穿着打扮,都很符合我的风格,百年灵这款腕表同样也是如此。
吉良:你提到了你的一些灵感来源比如 Steve McQueen 和 Paul Newman,可以更深入地聊一下吗?他们如何激发您的风格?
Austin Butler:他们的风格永恒。当你看 Paul Newman 的照片时,他的形象很棒。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他穿着一件漂亮的燕尾服,合身的面料和剪裁令人难忘。同样地,我们在《欲望号街车》中看到 Marlon Brando 的第一个场景,他的T恤与角色完美融合,永远不会过时。Steve McQueen 是我非常欣赏的人。他的酷不仅体现在外表,更在于他的生活方式。Barbara McQueen 曾讲述过,如果和Steve 出去吃午饭,总是会带一个过夜包,因为他们可能会开车两天,去探索未知的地方。
吉良:你们的风格,或许也是你对于腕表时尚热忱的缘由?
Austin Butler:对,从小时候看到 Paul Newman 和 Steve McQueen 的照片开始,我就对腕表产生了兴趣。Steve McQueen 骑摩托车时戴的腕表非常酷,腕表不仅是服装的一部分,表达个性和风格,还具有实用功能。我喜欢看腕表的指针,胜过拿出手机看时间。
无论是对这些他心目中风格偶像的崇拜,还是对这款腕表的爱不释手,对于 Austin Butler 而言,这都是自己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象征。
正如他所言,当他戴上这块手表时,就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历久弥新的魅力,和对传统工艺的不懈追求,每一枚腕表都凝结着无数次试验和打磨背后的匠心精神。
吉良:能否与我们分享有关 Top Time B31 的任何亮点和细节,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Austin Butler:我喜欢这个表盘的大小,38 毫米,正合适。这是我目前戴的手表,绿色表盘很漂亮。然后就是手表的机芯。制作机芯需要大量工作和时间,花了四年才让它准确拨通。这既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也是一件艺术品。
在这款 Top Time B31 腕表里,独特的设计和精准的机芯,即延展了时间的意义,其实也在鼓励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样也体现在 Austin Butler 对角色的精细演绎上。时间淬炼里越发迷人的魅力,也在他不断突破自我、勇敢面对挑战的艺术生涯中得到印证。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不断突破自我的演员,将继续用他那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留下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刻。
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机遇的时代,敢于冒险、永不妥协的他,在去通过每一次表演,每一次挑战,让人们看到那份付出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的把控。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安于现状,而在于不断超越,在影像光影交织里、在时间流转岁月中,他的故事仍在构筑,也将随着每一个新角色、每一段新旅程而不断延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Milo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
来源:吉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