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娅渴望成为演员,却在试镜中屡屡碰壁,只能靠咖啡厅打工维持生计;塞巴斯蒂安痴迷爵士乐,梦想开一家俱乐部,却因生计所迫演奏流行爵士乐。
1.《爱乐之城》 La La Land
导演: 达米恩·查泽雷 | 豆瓣8.4 | 美国 | 2016年
在洛杉矶追梦的年轻人米娅与塞巴斯蒂安的爱情故事。
米娅渴望成为演员,却在试镜中屡屡碰壁,只能靠咖啡厅打工维持生计;塞巴斯蒂安痴迷爵士乐,梦想开一家俱乐部,却因生计所迫演奏流行爵士乐。
两人在派对上相遇相知,彼此鼓励追求梦想,却因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渐行渐远。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用那些高饱和度的色彩,蓝的、黄的、紫的,把洛杉矶拍得跟童话镇似的,美得让人心醉。
开场那段公路歌舞,直接把气氛拉满,看得人热血沸腾。
电影里的服装色彩也超有讲究,米娅的黄裙子、塞巴斯蒂安的蓝西装,还有那星空下的紫夜幕,冷暖对比强烈,感觉就像在看一幅幅油画。
色彩在这里不只是装饰,还暗示着人物的成长,比如米娅衣着的变化,就暗示了她不同环境的心理变化。
观看平台:爱奇艺,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
2.《红磨坊》Moulin Rouge!
导演: 巴兹·鲁赫曼 | 豆瓣7.9 | 澳大利亚 / 美国 | 2001年
19世纪末巴黎蒙马特区,青年诗人克里斯蒂安为追求艺术来到红磨坊ye总会,结识了当家花旦莎婷。
莎婷虽想借助公爵成为巨星,却与克里斯蒂安坠入爱河。
公爵的阻挠与莎婷的肺痨,让这段爱情充满波折。
影片以绚丽歌舞和华丽场景,展现了这段在奢靡夜生活中绽放又凋零的凄美爱情。
导演把19世纪末巴黎红磨坊ye总会的奢靡与疯狂,用极致浓烈的色彩给咱展现得淋漓尽致。
妮可·基德曼那身红色舞裙,配上金色卷发,往深色舞台上一站,这戏剧性反差直接把“浮华世界”四个字给具象化了。
电影里那舞台光效用得也妙,闪烁的烛光、水晶吊灯的折射,让画面跟洛可可风格的动态油画似的,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观看平台: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
3.《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导演: 韦斯·安德森 | 豆瓣8.9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2014年
故事围绕作家在衰败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遇见饭店主人穆斯塔法展开。
穆斯塔法向作家讲述了饭店的过往:昔日经理古斯塔沃与门童Zero情谊深厚,古斯塔沃因D夫人遗赠的名画遭其子追杀,与Zero踏上逃亡之旅,途中邂逅Zero的妻子阿加莎。
最终古斯塔夫遇害,Zero继续经营饭店,将其化作对他们的纪念。
韦斯·安德森用他标志性的粉彩色调,淡粉、薄荷绿、鹅蛋黄,再加上那严格对称的构图,直接把观众拉进了一个童话般的欧洲旧世界。
酒店里的粉色墙壁、糕点店的梦幻配色,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可当画面转到雪地追杀的冷冽白色时,那种荒诞感就来了。
片中用高饱和度的明亮色调反衬战争阴影下的文明衰败,这招太妙了!
每一帧画面都美得像明信片,色彩是幽默的载体,更是对逝去时代的哀悼。
4.《坠入》The Fall
导演: 塔西姆·辛 | 豆瓣8.8 | 美国 / 南非 / 印度 | 2006年
因拍摄意外下半身瘫痪的特技演员罗伊,在医院结识了摔断胳膊的5岁小女孩亚历珊卓。
罗伊为打发时间给小女孩讲述奇幻故事,实则想借机骗取安mian药自杀。
随着故事推进,小女孩的纯真逐渐打动了罗伊,最终罗伊放弃自杀念头,在彼此救赎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电影里的色彩那叫一个绝,从印度琥珀宫的暖金色,到沙漠的赭红,再到冰湖的钴蓝,饱和度高得恰到好处,看着就特别有古典油画那味儿。
而且,色彩还会随着情绪变,复仇时暗红,有希望时翠绿,现实残酷时还用黑白画面,这设计太妙了。
自然光效也用得超神,夕阳剪影、宫殿镜面反射光,让超现实和真实世界完美融合,看完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场视觉冥想里了,太震撼了!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5.《隔壁房间》The Room Next Door
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 | 豆瓣7.8 | 西班牙 / 美国 / 法国 | 2024年
身患癌症的前战地记者玛莎,在好友畅销书作家英格丽的陪伴下,踏上安乐死之路。
两位女性在纽约租来的房子里,通过回忆往事与探讨生死,直面生命终点。
影片穿插战地经历与地下反抗军爱情等支线,用细腻对话与情感张力,展现女性友谊在死亡阴影下的坚韧与救赎。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这部片里,继续了他一贯的美学风格。那
高饱和度的色调和鲜明的色彩对比,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
影片里暗色调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和明亮色彩的点缀,相互交织,既贴合角色的心理变化,又把电影的情感表达得那叫一个到位。
看这电影的时候,全程被色彩搭配和色调狠狠震撼,每一帧都美得让人想截图保存。
来源:高山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