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暴:无限杀机》为啥影评人总挑刺,我们却很爱杰森的动作片?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7:28 1

摘要:最近杰森·斯坦森的新片上映,影评人照例又是一顿狂批,烂番茄新鲜度只有56%,Metacritic评分55分,基本上还是老三样,“剧情老套”“角色扁平”“暴力无脑”。可奇怪的是,观众爆米花指数却高达90%,影院里照样有人看得热血沸腾。为啥评价差距这么大,今天咱们

最近杰森·斯坦森的新片上映,影评人照例又是一顿狂批,烂番茄新鲜度只有56%,Metacritic评分55分,基本上还是老三样,“剧情老套”“角色扁平”“暴力无脑”。可奇怪的是,观众爆米花指数却高达90%,影院里照样有人看得热血沸腾。为啥评价差距这么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部新电影!

动作戏爽就完事了

影评人总爱批评斯坦森的电影“打斗没新意”,可我们看他的片子,本来就不是冲着奥斯卡级别的艺术性去的。从《玩命快递》到《机械师》,斯坦森的招牌就是干净利落的近身格斗、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学。

这次的电影里,他照样用钢筋当武器、用钉子怼反派,动作设计虽然不算突破,但那股狠劲和流畅度,依然能让人肾上腺素狂飙。其实看斯坦森打架就像吃麦当劳,你知道味道不会变,但就是戒不掉。这样的“套路化”,反而觉得电影的质量有保障!

毕竟,现在的好莱坞动作片要么塞满CG特效,要么搞些花里胡哨的慢镜头,能像斯坦森这样实打实挥拳的演员,真的不多了。至于那些批评“动作戏像《疾速追杀》模仿秀”的声音?算了吧,基努·里维斯主打优雅枪战,斯坦森专注野蛮肉搏,风格根本不一样。

关键是斯坦森的打戏自带一种“工地糙汉”的粗粝感,拳头砸下去的音效都透着疼,这才是他的独门绝活。

就爱万年不变这味儿

影评人吐槽斯坦森“演什么都像自己”,这次电影里的莱文·凯德,又是退役特工、沉默寡言、为救人重出江湖,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没错,从《怒火保镖》到《养蜂人》,斯坦森的角色确实像复制粘贴。但问题是,观众就吃这一套啊!

他的角色就像动作片里的“超级英雄”:不需要复杂背景,只要一个简单的动机(救女儿、复仇、打黑帮),然后全程开挂就行。这种“人狠话不多”的设定,反而成了他的标志性魅力。就算斯坦森演个修水管的,也能用扳手干翻一个犯罪集团。

这种夸张的代入感,恰恰是动作片最原始的快乐。再说了,斯坦森的表演并非毫无细节。这次电影里,他难得展现了一丝温情,比如保护雇主女儿时眼神里的柔软。虽然戏份不多,但至少证明他能在“硬汉模板”里挤出点新东西。

比起某些靠特效撑场面的动作明星,斯坦森至少每一拳都自己上,这份敬业也值得尊重。

不用深度,暴力就是答案

电影的剧本被批“幼稚”“为暴力找借口”,反派也被骂“毫无深度”。可说实话,斯坦森的电影什么时候靠剧情取胜了?我们买票就是为了看他怎么用一百种方法弄死坏人,谁在乎反派有没有哲学台词?

影片里的人口贩卖、官商勾结设定,虽然拍得浅,但至少给了斯坦森一个“以暴制暴”的理由。这电影就像现实世界的泄愤工具,你明知道社会问题解决不了,但看斯坦森把黑帮老巢炸上天,至少能爽两小时。”这种简单直接的道德观,反而成了它的优势。

至于影评人嫌弃“文戏拖节奏”?其实斯坦森的电影已经够精简了。电影全长才116分钟,打戏占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对话纯粹是为了让观众喘口气。真要按文艺片标准来拍,恐怕粉丝第一个不答应,毕竟我们是来看打架的,不是来听人生讲座的!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斯坦森

说到底,斯坦森的电影就像动作片里的“快餐”,明知营养不高,但偶尔就是馋这一口。在超级英雄满天飞的时代,他的片子反而成了一股清流:没有宇宙观要补课,没有彩蛋要解析,只要坐进影院,就能享受最纯粹的暴力娱乐。

感觉斯坦森的电影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主角永远打不死,坏人永远死很惨,世界再黑暗也能用拳头解决。这种幻想虽然不现实,但对被生活压垮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是精神按摩。所以,下次影评人再骂他的电影“没内涵”时,大可一笑置之。

我们爱的就是斯坦森身上那种“老子懒得解释,直接动手”的劲儿。毕竟,有些快乐不需要深度,够爽就够了,而斯坦森,永远是那个最可靠的“爽片供应商”。

来源:我是故小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