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十部科幻片,也许你就不会觉得科技使人类进步了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1:16 2

摘要:之前小日子排放核废水,朋友圈里很是谴责了几天。但总的来说,郭嘉也都只是谴责,个人除了打打嘴仗把那股子怨气宣泄掉,好像也没得更多能够做的了。

之前小日子排放核废水,朋友圈里很是谴责了几天。但总的来说,郭嘉也都只是谴责,个人除了打打嘴仗把那股子怨气宣泄掉,好像也没得更多能够做的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信奉“科技使人类进步”。

现在,面对生态危机加速、千疮百孔的地球,我们更应担忧“科技使人类灭亡”。

1968/英国/库布里克

这部老电影的年纪比我们大得多。但画面异常清晰感人,构图配乐一流,编剧导演的脑CPU更是牛得一逼。(那时国外的月亮,确实圆!)

电影中人们已经在开始探索外太空建立空间站,并且出现人工智能辅助运用,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指令优先级问题、人与人工智能的博弈等。影片最后部分,在一个超豪华的太空旅馆中结束,主人公居然看到了年老的自己、新生婴儿的自己。科技、想象、人文、哲学,在2.5小时的结尾,迎来质变升华。

难以想象的是,这部片子居然拍摄于1968年,也就是我妈出生的那一年。要知道那年,我外婆还在生产队吃大锅饭、在田里挣工分、批四类份子,没摸过收音机更没见过电视机。

而国外居然拍出了这个水准的科幻巨作。在感叹我们与世界的差距的同时,不由感慨:如果大家都是农耕、半机械化社会,其实最适宜人类生存,对地球也是最友好的。

1982/美国/斯皮尔伯格

这是在遥远的初中英语课本上就出现过的片子。

不小心被遗留在地球上的外星人ET,是人类科学家争抢研究的对象、是成年人类恐惧抵抗的对象,只有在小朋友的眼中,他是可爱的平等的,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的。

不论是在电影里还是现实中,人类对先进科技的渴求都往往凌驾于人性之上。而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通过主人公的反抗守住道德的底线,使人性能够永远散发温暖的光芒。

2001/美国/斯皮尔伯格

21世纪中期,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两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都被淹没了。与此同时,科技的高度发达,让人工智能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准,机器人拥有以假乱真的皮肤毛发和音容笑貌、甚至还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

妈妈莫妮卡的儿子马丁重病住院,机器人小孩大卫被创造出来作为替代品带到莫妮卡家中,大卫的外表与正常小孩一模一样,他被植入的指令就是作为莫妮卡的儿子、爱莫妮卡。他的存在逐渐使莫妮卡从悲伤中走出来,然而好景不长,莫妮卡真正的儿子马丁苏醒了并回到了家中。

至此,机器人和真人对妈妈的爱的抢夺战开始,可怜的大卫最终输了、失去了莫妮卡的爱。然而可悲的是,他存在的价值就是被创造出来作为莫妮卡的儿子、爱莫妮卡的,这是从他“出生”那一刻就刻在他脑子里的使命。

机器人被赋予了爱人的使命,却无法得到人的爱。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类为了抵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争夺资源和人权,将机器人抓起来,残忍地逐一销毁。每销毁一个机器人,人类就狂热的呐喊欢呼,通过在这场对决中的短暂胜利快感,去弥补平日里长期被抢占资源的愤懑。

影片的最后,人类都灭绝了。机器人大卫反而因为机械化的身体在沉睡千年后获得了永生,他心里,唯一的执念还是他的妈妈莫妮卡的爱。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过剩,如果放任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多的人会不被需求、被剩下来、被挤压得毫无生存空间。而思维化的机器人终有一天完全具备与人类一较高下的能力,届时,人类不一定会赢得胜利。

人类如果坚持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必将导致末日社会的来临。

2009/英国/邓肯·琼斯

这是一部恐怖片。

因为它所展示的,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真实的样子。

在未来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地球资源竭尽枯竭、污染破坏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人类开始在月球上开发能源,从而满足地球上对能源的需求。

月能工业公司在月球上建立了基站开采能源,山姆是唯一的工作人员,他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工作3年,长期枯燥乏味的生活让他归心似箭,陪伴他的只有机器人戈蒂。

在还有2周就可以离开月球的时候,山姆遭遇了一起意外,醒来后,他发现戈蒂对他隐瞒了一些事情,公司高层也拒绝他返回地球。山姆借机逃出基地想弄明白这一切,然而却在开采能源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受伤昏迷的自己。

两个一模一样的山姆,他们居然都是克隆人。经过他们的探索发现,基地里还有很多个已经克隆好、只待有需求就可随时唤醒的山姆。

残忍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月球上的能源开采工作对人类的身体并不友好,可能身体能承受的时间周期也就是他们的合同用工期3年,当3年期满他们将获得返回地球的权利(极有可能就在返回舱里被熔了)。这时,新的山姆(一模一样的克隆体、一模一样被注入的思想意识)又开启新三年的工作模式。

残忍而无止尽的轮回。

1997/美国/安德鲁·尼科尔

这部影片展示的未来世界是一个基因决定一切的世界。

优质的基因成为社会的通行证,而那些有基因缺陷的人,直接被挡在梦想大门之外。

主人公文森特就是一个有近视和心脏病、被预判只能活到30岁的基因缺陷的人,他只能在太空中心作一名清洁工做做打扫卫生的低贱活儿,但是他却有一个梦想——作为宇航员遨游太空。

杰罗姆是一个拥有优秀基因的人,然而一次意外事故却导致了他半身瘫痪。

荒诞的两人走到一起,杰罗姆为文森特提供一切能证明优质基因的生物物质——血液、指纹、毛发、皮屑,文森特则凭借大数据对优质基因的认定,成功在太空中心获得青睐,即将完成遨游太空的梦想。

然而,一桩谋杀案和一根文森特不慎掉落的自己的眼睫毛却让事情卷入麻烦之中。一旦他真正的缺陷基因身份暴露,他的太空梦将直接被终止。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歧视、压迫、等级划分的历史,科技的进步让这种歧视和划分从人出生那一刻便固定下来,冰冷的一刀切的数据筛查逼迫人连最后一点多样性和无限性都失去。

2018/美国/斯皮尔伯格

21世纪中期,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随处可见,游戏大亨哈利迪建造了名为“绿洲”的虚拟现实游戏世界,拥有众多的玩家粉丝。在临终前,他宣布自己在游戏中设置了一个彩蛋,获得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为绿洲的继承者。

要想获得这枚彩蛋,必须先找到与之相关的三把钥匙。与众多狂热的粉丝一起,主人公韦德开启了他的寻匙之旅。

这是一部充满情怀,抛梗不断彩蛋满篇的电影。但放在网络愈加发达,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现在来看,虚拟现实不由让人对未来世界充满担忧。

科技挤压了普通人类通过劳动获取生存发展的空间,而游戏娱乐填充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虚拟现实技术的加码让这些低级娱乐如同鸦片一样让人上瘾不可自拔。

长期以往,大部分人都将失去梦想、劳动、文化传承,统治阶级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能豢养普通大众。那时,这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又何去何从?

2014/美国/诺兰

在未来,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农作物无法生存、夜以继日的黄沙漫天、水资源枯竭、大气污染严重。极端恶劣的环境使得娇弱的幼儿无法长大、新的生命更加无从孕育……

主人公库铂接连在女儿的书房发现奇怪的重力场现象,后得知他之前公司的同事们仍然秘密坚持着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

在教授的劝说下,为了千千万的人类、为了身在千千万人类中的女儿,库铂挥别爱女,与其他三名专家一起前往最有希望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考察。

科技的进步和宇宙的神秘让我们相信可能真的有平行空间、折叠空间的存在,但无论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时间不可逆是永远绝对的。

人类对地球的无限制开发使用,必定会让电影开头展示的场景真实上演,早到晚到只是时间问题。

地球本来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我们却对它不加珍爱,等到失去它的时候,又千辛万苦地去宇宙中寻找它的替代品。

2009/美国/卡梅隆

人类为了抢夺潘多拉星昂贵的矿资源,派创造出来的“阿凡达”混血生物杰克打入潘多拉星居民纳美部落中去。杰克的使命,是说服纳美部落离开潘多拉星。

在潘多拉星,杰克遇到了公主娜蒂瑞,在长期的相处中,公主和部落的居民教会了杰克纳美族的生存技能和对待自然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原本那些让纳美部落离开潘多拉星的说辞愈发难以出口。

地球上的人类没耐心再等下去,他们发动了战争,决定用武力驱逐纳美人占领潘多拉星。

一边是同胞,一边是日久生情的纳美族人,杰克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良知和人性占据了上风,拿起武器和纳美族人一起加入到反抗当中……

地球本来已经是一个庞大而美丽的家园,完全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然而人类还是将罪恶的手伸向了他人的家园,这都是其无止境地开发和永不满足的欲望在作祟。

2009/美国/尼尔·布洛姆坎普

一艘巨大的飞船降临在地球,人类小心翼翼的试探靠近,在飞船里发现了大量的外星人。人类把这些长得像大虾一样、孱弱无力的外星人统一安置在南非某处,外界称之为“第九区”。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繁殖,外星人的数量暴增,同时和周边的居民矛盾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将外星人赶出地球。

MNU经过磋商,决定将外星人迁移到更为偏远的区域。特工威库斯专门负责迁移工作,在上门动员的过程中,威库斯傲慢无礼,不小心感染到外星人的神秘流体,他逐渐被“大虾”化……

逐渐拥有外星人特性的威库斯成了被特殊“关照”的对象,科学家想用他做研究、黑帮老大想吃他的肉以求“大虾”化、他的岳父不再视他为亲人而是必得的利用工具。

在威库斯的逃难中,人类的丑恶本性暴露无遗,反而外星人具备那些诚实、互助、信守承诺的优秀品格。

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地残忍——在他自己成为“异类”,去感同身受地品尝那份苦痛之前。

2007/美国/理查德·沙因克曼

这是一部总投资一万美元的小成本独立电影。

没有飞船、没有空间站、没有变身、没有酷炫的光影特效,几个大学的教授,一个多小时的对白叠加对白,讲述了一个离奇的科幻故事。

约翰辞去大学老师的工作,准备搬家,他的同事们来送别。在聊天中,大家感叹他十年如一日不见苍老,约翰说出了自己活了14000年的事实。

在大家的疑惑和好奇中,约翰讲述自己经历——一个从旧石器时代活下来的穴居人,当过巴比伦人、腓尼基人、经历战争和瘟疫,甚至还说他就是基督。

约翰的言论使个别同事无法接受,也使基督女同事的信仰崩塌。最终,约翰在无奈下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编的,以便让大家的思想生活回归正轨。

然而,约翰家里随处可见的古董、他的离奇又真实的经历也让另外的个别同事深信他真的活了上万年。

在影片的最后,约翰对爱慕他的女同事讲述了他其中的一段婚姻生活,这一切被悄然立在后面的老教授听到,老教授瞬间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在问了约翰几个问题后,确认约翰就是他的父亲。老教授由于过于激动引发心脏问题而去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约翰所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这是一部成本低、环保低碳的电影,所以它的主人公居然活了上万年。这也巧合地证实,嗯,可持续发展才是王道。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