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5年,愚人节的悲痛或许是瓦尔·基尔默带来的,蝙蝠侠的影迷们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方·基默”。
4月1日方·基默去世在洛杉矶……
在国产动漫崛起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漫威独占鳌头霸占动漫市场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然而在漫威打造的IP一个接一个上演英雄神话之前,“超人”和“蝙蝠侠”的故事早就已经上演。
严格意义上说蝙蝠侠第一代问世时,还没有漫威的概念,但却有了漫威故事的核心,即“美国式的英雄主义”。
因此蝙蝠侠的第一代并不属于漫威的IP,但可以称之为英雄主义最早的IP概念!
漫威动画更像是时代的一个概念,是一系列影片的集大成者。
提到漫威粉丝自然会联想到集科幻、动作、奇幻、爱情、友情、英雄等主题的动漫电影,而在这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动漫人物形象。
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等,漫威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在影片中通过打怪升级实现普通人的英雄情结,还能通过无数的话题周边、手办周边让自己的这种情节在生活中无限延展。
从吸引观众的角度来看,虽然英雄类的打怪故事是脱离生活的,但漫威却总是能拉近观众的情感。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漫威里的“英雄”常常以普通人的视角进入。
在成为“英雄”之前,这些人物要么是生活中一无是处的怂包,要么是备受欺负的软蛋,除了有一颗正义善良的心外,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抵御外强的盔甲。
而漫威就是赋予这类人群最有利的“盔甲”,在漫威故事里这些人成为无所不能的勇士。
他们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并且成为人人称赞的英雄!
这种故事设定成为漫威的故事套路,在其他动漫崛起之前,粉丝很为这些明知是假的但就是抵挡不住的喜欢而买单。
其背后的底层逻辑说明了观众中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梦想需要有途径来实现,漫威就是其一。
观众在漫威形色各异的角色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并希望有朝一日成为这样的人物,漫威是一个时代的属性。
但是英雄也会迟暮,神话亦不能永远。
蝙蝠侠方·基默的去世是个体自然生命的离去,亦可能代表着一个时代下特定英雄主义的落幕。
方·基默留给世人的从不是脱离生活的英雄,在他27岁时方·基默就和汤姆·克鲁斯搭档,在《壮志凌云》里两人分别扮演正、反两个性格的角色。
方·基默和阿汤哥的经典演绎,让这部戏成为八零后青春期必不可少的陪伴。
没有看过《壮志凌云》的青春或许是不完整的,这比时隔多年后上映的《珍珠港》的影响力还要强烈。
甚至于《壮志凌云》上映后,致使美国参军人数呈现了史无前例的激增,而报名比例中空军的人数,比海军人数高出好几倍。
在很大程度上能看出,此片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力!
时至今日这部片子的配音及主题曲,仍然是许多人歌单里的必听曲目,这和方·基默以及阿汤哥也有很大关系。
多少影迷是从这部片子开始追方·基默的?又有多少人从这部片子就没从阿汤哥迷之微笑里走出来?
但方·基默绝不是只能在科幻和文艺类的影片里演绎。
在《大门》、《墓碑镇》里方·基默都拿到了最好的成绩:最佳男主角、最性感男演员等多项奖杯,被方·基默收入囊中。
英雄或许还能有更远的路要走,但英雄在很多人印象里常常会被忽视其自然属性,总觉得英雄永远不会老,影迷心中的英雄永远是英雄。
2020年,此时已经61岁的方·基默被邀请参演《壮志凌云2》。
但在2014年方·基默就已经被查出了患有喉癌,病情严重时几乎说不出任何话语。
但对于《壮志凌云2》的邀请,方·基默没有丝毫犹豫,或许他知道这或将成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英雄篇章。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粉丝不怀好意地恶意揣测他的身体情况,是否还能和阿汤哥“再续前缘”,面对身材严重走形,说话不再性感的嗓音,如何能够保留住当年观众心中的英雄。
面对这些质疑声,方·基默只回答“哪怕我只剩下眼神能动,我都可以演戏”。
1986年的《壮志凌云1》就收获收视第一,没想到时隔近四十年的再度荧幕重逢,这部《壮志凌云2》,依然拿到了1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要知道此时的票房竞争已经远比四十年前激烈,在《壮志凌云2》上映同期正是《阿凡达》系列争霸的时代。
但是,《壮志凌云》依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个
这个成绩背后是观众对于当年情怀的追忆,更是对心中曾经完成或没完成梦想的祭奠。
《壮志凌云》系列是成功,就像阿汤哥《碟中谍》系列的成功一样,但是随着英雄的落幕,或许这些经典系列影片,也终将完成了他们的“终结篇章”。
蝙蝠侠是最早被拿出来改编的动漫角色,同样也是被演绎最多版本的角色。
最老的一批扮演蝙蝠侠的演员们都已经逐渐老去,近日新一代的蝙蝠侠被官宣正式问世。
而这一代已经是蝙蝠侠进入第九代的时代,新一代蝙蝠侠还能否重复英雄前辈的道路,市场还是否拥有影迷的呼声,还有待考验。
来源:亘古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