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快看这个薯片包装上的阿姨好像电影明星!"加拿大超市里,华人小姑娘举着袋薯片惊呼。收银员笑着点头:"这就是当年红透中国的'春苗'啊!"谁能想到,这位昔日双料影后的人生剧本,竟比任何电影都跌宕起伏?
"妈!快看这个薯片包装上的阿姨好像电影明星!"加拿大超市里,华人小姑娘举着袋薯片惊呼。收银员笑着点头:"这就是当年红透中国的'春苗'啊!"谁能想到,这位昔日双料影后的人生剧本,竟比任何电影都跌宕起伏?
一、从胡同妞到影坛新星:穷人家的金凤凰
"啪!"煤球炉子上的水壶冒着热气,14岁的李秀明踮脚取下滚烫的水壶。生在天津一个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家庭,这丫头打小就明白:想要出人头地,得自己豁得出去。
1972年的那个午后彻底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艺术团来校演出时,别的女生盯着演员的绸缎裙子流口水,她却盯着后台数人头:"1个报幕员、3个主演、5个伴舞...这不就是现成的饭碗?"
"团长,我给您劈个叉看看?"演出结束后,扎着麻花辫的少女堵住后台出口。靠着1米68的个头和会说话的大眼睛,这个"不要工资白干活"的傻丫头,愣是挤进了人人眼红的铁饭碗单位。
二、北影厂"三朵金花"之首:演技开挂的80年代
"Cut!春苗抱孩子的姿势不对!"《春苗》片场,导演气得摔剧本。城里姑娘李秀明二话不说,连夜坐绿皮火车跑到河北农村,给哺乳期的嫂子当了三天"人形挂件"。电影上映后,全国观众都以为这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姑。
1981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选角现场,刘晓庆盯着通告板直跺脚:"凭啥又是她演女一?"这话不假,当年李秀明可是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北影厂门口天天堵着要签名的影迷,那阵仗比如今的顶流明星还夸张。
三、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影后改行卖薯片?
90年代初的某个深夜,刚录完唱片的李秀明盯着账单发愁:"录专辑倒贴三万?这够买多少袋薯片啊!"丈夫程久实突然拍大腿:"要不咱们改行卖薯片?我看老外都爱吃这个!"
说干就干的夫妻俩直接杀到农学院蹭课,愣是把《马铃薯深加工技术》这门课听得比研究生还溜。最绝的是开业当天,刘晓庆带着二十多个明星来捧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电影节红毯现场。
四、商海浮沉二十年:"大家宝"薯片狂赚1.5亿
"李总,百事出价1.5亿收购!"2002年的董事会上,秘书声音都在发抖。这个曾经的演艺圈"傻白甜",此刻盯着财务报表露出神秘微笑:"通知他们,我要现金交易。"
当年她力排众议提前套现的操作,如今看来堪称商战教科书——3年后薯片市场杀成红海,多少跟风者血本无归,而她的账户早已稳稳趴着九位数存款。
五、移民加拿大的烟火人生:70岁活成人生赢家
温哥华的樱花树下,70岁的李秀明正教孙子包三鲜饺子。"奶奶,您当年真的和刘晓庆阿姨齐名?"小孙女举着平板电脑上的老电影剧照追问。老人笑着往锅里下饺子:"那会儿你奶奶可是带货女王,卖薯片都要请大明星站台呢!"
现在的她每天早上去社区大学教京剧,下午在自家花园种中国白菜。两个娃儿如今在硅谷和华尔街混得风生水起,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聚在300平的大宅院里,那场面比当年电影庆功宴还热闹。
人生启示录:永远做自己剧本的女主角
从日薪八毛的报幕员到日进斗商的女企业家,李秀明用半辈子诠释了什么叫"不设限的人生"。当同龄人忙着跳广场舞时,她正在研究区块链;当老姐妹炫耀孙子成绩时,她在视频网站开账号教年轻人创业。
"哪有什么过气明星?"接受《环球华报》采访时,她摸着新染的栗色短发笑道:"我不过是把银幕上的大女主剧本,搬到了现实生活里继续演。"这话说得,连采访记者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您这出人生大戏,可比任何奥斯卡影片都精彩!
来源:妍妍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