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人诧异的是,这位无数国人心中的“丑模”,生下的孩子竟然没有遗传到她任何一点那些曾被定义为“丑”的特征。
文/桃酒
前段时间,曾经的国际超模吕燕一家三口照片被曝光。
令人诧异的是,这位无数国人心中的“丑模”,生下的孩子竟然没有遗传到她任何一点那些曾被定义为“丑”的特征。
大眼睛,双眼皮,再配混血轮廓,宛若一位贵族小王子。
众人感叹孩子帅气的同时,也越发好奇,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丑姑娘”吕燕,究竟凭什么嫁入法国豪门,完成完美逆袭的呢?
很难想象,一个语言不通的19岁女孩,是怎么在异国他乡,只身一人闯出一片天地的。
时间倒回到2000年,吕燕初到巴黎。
她没有傲人的家世,更没有过人的学历,经济问题和沟通问题,成了压在吕燕身上的两座大山。
但这并没有压垮吕燕,她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开源节流。
为此,她蜗居在只有8平米的小房子中,每天只以鸡蛋饱腹。同时她对着电子地图,开始到各个秀场去面试模特。
然而法国作为时尚之都,从不缺少模特,纵使吕燕有一张极具新鲜的东方面孔,但能够通过面试的时候也是少之又少,甚至有时候连续面试100多次,一次都没有通过。
说不沮丧是不可能的,但吕燕从未想过放弃。
没有秀可走的时候,她就自学英语,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可以和别人交流的程度。
而有走秀的机会时,纵使秀场环境再恶劣,她也不会放过。
一次,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设计师要求模特们穿着纱裙上秀台,在别人都不愿意的时候,只有吕燕坚定高喊我可以。
然后换衣,登台,走秀,气场大开,仿佛不知寒冷为何物。
然而,正常的人怎么会不惧寒冷呢?
只不过比起寒冷,吕燕更怕的是没有发展机会罢了。
自从决定去法国的那一刻,于吕燕而言,就是一次破釜沉舟,她深知,若是在法国都没有发展,那么在国内更不可能有了。
毕竟就长相而言,她在国内确实不吃香。
吕燕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小农村,自小,她就发现,自己的长相和别人不太一样,眼睛狭长,还是个塌鼻梁,比起那些有着圆圆眼睛的女孩,吕燕并不讨喜。
但在小吕燕的心里,她并没有觉得自己丑,只是单纯以为自己有些特别罢了。
然而,随着上学,周围同学的嘲笑让吕燕认识到,原来自己竟然那么丑,再加上过早发育的身高,让吕燕成为同龄人中的异类。
吕燕开始自卑,每天低头塌腰走路,只为了不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后来,吕燕父母为了纠正她的体态,让她学习芭蕾,芭蕾还没学出成绩,吕燕先成为了模特。
那时,吕燕作为替补,来到北京参加比赛,虽然没有拿到成绩,可吕燕燃起了想要成为模特的心。
为此她留在北京,从打杂做起。
可她的长相是在太特别了,哪怕当时李东田为她拍摄的照片悬挂在了王府井大街,吕燕能够接到工作的机会依然不多。
绝望时,吕燕甚至想要回到老家,放弃模特这条路。
也正是这时,当两个法国人找到吕燕,想让她去法国发展的时候,她才没有丝毫犹豫地去了。
在她看来,既然国内几乎没有出头之路,为什么不去国外拼一把呢?
反正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家一无所有罢了。
满腔孤勇,奋不顾身,吕燕在法国毫不保留的拼搏,终于获得了设计师们的认可。
再加上吕燕这样很符合西方对东方审美的脸,吕燕逐渐声名鹊起,不仅登上各大时尚杂志的封面,还获得了世界超级模特赛事的亚军,为中国超模在国际闯出了独属于中国的赛道。
而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走秀,曾经的自卑早已消失不见,洋溢在吕燕脸上的永远是自信与明媚的笑容。
这份自信和明媚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她的丈夫弗雷德。
两人相识于一场晚会,佛雷德气质儒雅吕燕对其一见倾心。
她没有矜持,更没有顾虑。
就像曾经说去法国就去法国一样,果断地开始主动追求。
在追求的过程中,吕燕得知弗雷德竟然还是法国贵族的后裔,身份和家世颇为不凡。
可吕燕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她不觉得自己配不上弗雷德,更不会因此谄媚巴结。
这份自信实在是太耀眼了,弗雷德为之深深着迷,没过多久,弗雷德主动提出更进一步。
恋爱,结婚,一切水到渠成。
吕燕从来不是一个小女人,她做不来完全在家中相夫教子的事。
因此,即使在结婚后,她依然忙碌于事业,还考虑起了转型。
以前,做模特是她的兴趣,也是她的经济来源,可这么多年的模特生涯,即使她已经成为顶尖模特之一,吕燕依然没有安全感。
因为,模特从来只能被别人挑选,想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得做幕后,于是她开始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
从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到最后北京上海多家店面,章子怡、关之琳等人都喜爱的大品牌,吕燕再一次获得了成功。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至此,吕燕已经完成了从农村丑姑娘到商业女强人的完美蜕变。
更令人钦佩的是,在有了一定积蓄以后,吕燕开始低调做公益,资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读书。
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时至今日,我们再看吕燕的长相,她依然是塌鼻梁,依然是眯眯眼,可却很少有人再说她丑了。
纵使她的脸依旧不符合国人的审美,可在她的充满自信与韧劲的灵魂面前,再用丑来形容真的很low,很浅薄。
而吕燕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能够定义一个人美与丑的,不是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是我们自己的灵魂和内心。
若连我们自己都在否定自己,又凭什么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呢?
来源:莫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