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春节档,某导演的新作《唐探1900》着实又火了一把,这次导演把探案故事背景放到了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唐人街,虽然该片评分在某平台上刚及格,但架不住这部电影中浓厚的近代屈辱史,观影的普罗大众完全可以共情到创作团队浓厚的家国情怀。 这里面不仅有 八国联 军
在这个春节档,某导演的新作《唐探1900》着实又火了一把,这次导演把探案故事背景放到了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唐人街,虽然该片评分在某平台上刚及格,但架不住这部电影中浓厚的近代屈辱史,观影的普罗大众完全可以共情到创作团队浓厚的家国情怀。 这里面不仅有 八国联 军 侵 华 , 革 命党, 还重点提到了 赴美华人 劳工 和《排华法案 》 的悲惨历 史。
◇ 图 为《唐探1900》在某平台上的评分刚刚及格
如今在美国的华人数量已经突破了七百万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有不少华人在美国也做着体面的工作,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在许多人看来,华人勤恳能吃苦,按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逻辑,华人在美国的成功似乎是理所当然,但是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
◇ 图 为2024年华人最多的国家排行榜(不完全统计)
华人在19世纪中后期移居美国之后,的确非常吃苦耐劳,也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时的美国人非但不领情,反而还出台了《排华法案》,如此法案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对几代华人都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那么《排华法案》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又是怎样被废除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
◇ 图为1852年,加州中部奥本峡谷的中国和白人金矿工
华人最早移居美国可以追溯到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详见: 为金而狂:15万人淘金客,为啥鲜有暴富者?| 循迹晓讲 ),这股淘金热吸引了大约两万名华工前往旧金山,而旧金山也是美国第一个有唐人街的城市。以后美国开始修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也通过各种办法招募了各种华工。无论是被金子吸引过去的华人,还是被招募的华工,他们的待遇当然谈不上很好,有不少人也是通过所谓“卖猪仔”过去的,而所谓靠金子一夜暴富更是痴人说梦(详见: 华人猪仔:出海赚钱,咋都是中国人骗中国人?| 循迹晓讲 )。
不过华人华工们吃苦耐劳,白人都无法忍受的低工资,华人能忍受。白人都干不了的工作量,华人也能干。比如一个白人劳工每天要二到五美元工资,就算白人童工一天也得要一美元,但华人劳工一天给九十美分就能干。
◇ 图 为早期前往加州的铁路华工
◇ 图为隧道入口附近的华工,他们正在用钻子和锤子砸碎岩石
于是,在修筑铁路时,铁路公司的老板当然会雇佣大量便宜好使的华人来干活,而当铁路修完之后,这些像工蚁一样,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卷王华工,对加州的白人劳工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地有做过统计,在所有有劳动力的人口中,华人男性能够占比四分之一,这等于在抢当地人饭碗。当时美国的劳工问题非常尖锐,华人等于在这个问题上火上浇油。再加上华人坚持自己的信仰,在美国人看来算是格格不入的一群人,不去排挤华人是很难想象的。
1873年《旧金山纪事报》直接有一个文章标题,“中国入侵!他们来了,九十万人,强大的种族”!这篇文章解开了美国歧视华人言论的序幕,从此之后在美国西海岸歧视华人的言论愈演愈烈,很多漫画会描绘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揪着华人辫子把他们一脚踢到海里的形象,在加州也爆发了不少华人和当地人的冲突。而每次这样的冲突,当地的白人劳工组织也都会冲在第一线,去殴打,甚至屠杀那些在他们眼里“夺走自己工作机会”的华人。
◇ 图 为 1876年发生在美国西雅图的排华暴乱
如此暴动愈演愈烈,对华人的排斥已经成了加州的某种民意,之前他们屡次想要通过法案去限制华人,但都被否决。即使如此,加州这样的努力还是在坚持不懈。到了1879年,加州终于通过了一部法案,明确授权州政府决定哪些人可以在该州居住,并禁止华人受雇于公司和州、县或市政府。就这样,排华一事在加州以法律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此时美国,尤其是的华人虽说也有不少自发的组织,比如堂口之类,但这些组织主要的事情是在唐人街之类的地方打架斗殴划地盘,至于团结华人进行政治斗争,争取权利那是不行的。与此同时,华人继续把吃苦耐劳的品质推向全美国,这让加州以外的白人劳工也对华人产生了憎恨。
◇ 图为1882年《排华法案》
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名为海狸瀑布的餐具公司因为华工便宜好用,把之前雇佣的两百多白人员工全给解雇了,这引起了当地严重的劳工骚乱。如此骚乱眼看就要席卷全国,加上白人劳工组织的游说,美国联邦政府最终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华人劳工在十年之内移居美国,而且已经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也不能获得美国国籍。这等于是剥夺了华人在美国的基本身份。
◇ 图为美国反映《排华法案》的漫画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跟大清谈判,要求大清把自己的移民管好,不要放他们进入美国。对于大清来说,能吃苦的韭菜自己还得留着用呢,在这一点上跟美国是一拍即合。在此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继续收紧对华人的限制,1888年美国通过了《斯科特法案》,细化了《排华法案》的内容,禁止华人离开美国之后再次入境。到了1892年,《排华法案》公布了十周年,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吉里尔法案》,将排华法案的有效期延长十年。到1902年《吉里尔法案》十年期满之后,它的有效期被无限制延长。并命令“每一个华人居民注册并取得居留证明。如果没有证明就会被驱逐出境。”
◇ 图为1875年1月抵达旧金山的华人移民,正在接受移民局检查
这样的排华法案之下,美国华人的苦日子也就真正开始了。他们不但在美国找不到工作,甚至也会面临随时被驱逐的危险。从1882年到1905年,有超过一万名华人试图请愿证明自己在美国有担保人愿意提供人身保护,并发起法律诉讼。在当时的美国也有不少人对华人的命运表示同情,所以这样的诉讼之下有不少华人也还是能留在美国。但在排华高压之下,命运悲惨的华人数不胜数。
之前我专门介绍过一位叫丁龙的华人,他的主人卡朋蒂埃极力担保之下,他也没能在美国留下来,虽然以丁龙名字命名的讲座在日后成了国际汉学界的最高荣誉,但丁龙自己也只能卷上铺盖卷回到中国,最后不知所终(详见: 丁龙:捐出毕生积蓄,只为弘扬汉学?| 循迹晓讲 )。
◇ 图 为 19世纪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华人经营的肉铺和蔬菜铺
◇ 图 为 1890年旧金山唐人街街头
当时美国和国际上支持排华法案的主要是劳工,甚至国际上的主要左翼工人运动组织也都支持排华法案,对排华法案反对最剧烈的,除了一些良心未泯的文学家之外,就数资本家了,毕竟他们还是很看重华工吃苦耐劳听话的品质。所以,排华法案日益严格,但天无绝人之路,有大批中国人想尽办法偷渡到美国打工,哪怕没有身份也要出来。当时他们登陆美国的第一站是洛杉矶天使岛的检查站。 在这个检查站里,移民官员拥有对华人的生杀予夺大权。
◇ 图为1890-1940年,在美华人总数
特别讽刺的是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摧毁了市政府和档案厅之后,许多人的户籍资料丢失,于是有不少华人开始冒充自己是某些美国公民的私生子,这也就是所谓的“契约儿子”,通过这样的办法好歹能获得居留的可能,但这样的事情不是天天发生,从1905年到1940年,检查站处理了十七万华人的入境申请,其中大部分被勒令遣返回国。
时间进入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排华浪潮一点也没消停,甚至在1924年的移民法案中更加严格地排斥华人。这样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彻底废除。
◇ 赛珍珠和宋美龄在推动废除《排华法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1943年罗斯福总统和第一夫人陪伴宋美龄在华盛顿墓前
当时的美国和中国已经是并肩抗击日本侵略的伙伴了,再在国内实行排华法案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于是这一年出台的《马格努森法案》允许已经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归化美籍,并令他们停止因为被驱逐出境的威胁而躲藏,还给华人每年一定量的入籍配额。到这个时候,排华法案已经在美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好几代人。
◇ 图为1943年9月10日《中国新闻》上呼吁民众给国会议员写信或打电报支持废除排华法案
◇ 图为提出《废除排华法案》的马格努森议员
到了今天,美国的移民政策比之于排华法案之时已经完全不同,华人也慢慢成为美国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但排华法案的伤痛也就在历史中矗立着,美国法典的第8号第7章开头还是醒目的“排华”字样,时时刻刻提醒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 图为2023年美国华人社区代表齐聚华盛顿国会山,纪念排华法案废除80周年
今日的美国政府已经对当年的排华法案问题对美国的华裔进行过道歉,但过去的伤痛却绝不是几句道歉的话能够抚平的。这个故事中,美国当时社会中种族主义的思潮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到头来买单的只能是无助的华人。话说回来,华人流血流汗却得到了排华法案的结果,也再一次提醒我们争取政治权利的重要性。
很多人会觉得人生在世,先解决吃饭温饱,再不济也得先吃得苦中苦,才能为人上人,政治这类的东西离自己相当遥远,却殊不知自己的命运如果不去自己争取,那么连吃饭温饱都可能是奢望,毕竟在没有政治权利的情况下,吃得苦中苦,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吃最多的苦,不会有任何别的可能,这也是非常沉痛的历史教训了。
来源:趣闻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