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年初一,志友们去看《唐探1900》了吗?电影是由陈思诚和戴墨联合执导,王宝强和刘昊然领衔主演,同时特邀周润发加盟,是一部融合了喜剧、动作与悬疑元素的春节档电影。
领取100+份优质法律书单
大年初一,志友们去看《唐探1900》了吗?电影是由陈思诚和戴墨联合执导,王宝强和刘昊然领衔主演,同时特邀周润发加盟,是一部融合了喜剧、动作与悬疑元素的春节档电影。
这部影片讲了什么呢?
华裔印第安猎人阿鬼(王宝强饰)与留美青年秦福(刘昊然饰)因一场案件偶然结识,误打误撞组成了“唐人街神探”组合,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探案之旅。1900年的旧金山,一名白人女子爱丽丝在唐人街(美国的旧金山唐人街是北美最古老的唐人街,也是亚洲以外最大的唐人街)被残忍杀害,而嫌疑人是一名华人男子白振邦,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的轩然大波,民众纷纷要求取缔唐人街。阿鬼和秦福卷入此案,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开谜团,为华人社区正名。今天,超律志一起聊聊本部电影的法律问题。
第一,爱丽丝被杀并被割肚,在美国可能涉嫌哪些罪名?
爱丽丝被杀,可能构成谋杀罪。美国《模范刑法典》〔Model Penal Code〕规定:有目的地或者明知地实施刑事杀人〔criminal homicide〕行为,或者在对人的生命价值持极度轻率〔recklessly〕、冷漠〔indifference〕之态度下实施的刑事杀人行为,构成谋杀罪。
本案中,爱丽丝的父亲格兰特在二楼不小心推倒了爱丽丝并导致了爱丽丝坠楼,在中国可能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但美国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罪名,可能属于谋杀罪的一种,即行为人在极其轻率的行为中非故意地使他人丧生。
爱丽丝遭割肚,在美国刑法典上,可能涉嫌凌辱尸体( mistreatment of corpse)。凌辱尸体罪就是行为人用明知会伤害有直接管辖权的亲属的情感的方式来对待尸体的行为。
第二,影片中多次提及的排华法案是什么?
《排华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是在美国历史上针对自由移民所作出的最重大的限制之一。该法案通过监禁和驱逐的惩戒方式禁止“被矿井雇佣的有技能或无技能的华人劳工们”在10年之内进入美国。1879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部新宪法法案,明确授权州政府决定哪些人可以在该州居住,并禁止华人受雇于公司和州、县或市政府。1892年,该法案由《吉尔里法案》(或称《基瑞法案》)延长十年。
后来,该法案被1943年通过的《马格努森法案》废除。在1948年之前,加利福尼亚州仍保留着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的法律,这一法律尚未被废除。这种法律是影片中旧金山华人白振邦与白人女子爱丽丝恋爱故事的重要背景。爱丽丝的父亲格兰特是旧金山的一名议员,他对这段跨种族的恋情持强烈反对态度。这种反对不仅源于个人偏见,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华人普遍存在的排斥和歧视。
2009年6月23日,加州众议院通过正式决议,为曾经通过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道歉。到了20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正式决议,为曾经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道歉。2017年5月8日,美国加州众议院全票通过决议案,将每年5月10日定为铁路华工纪念日。
第三,影片中多次提及的“开膛手杰克”是什么意思?
1888年,伦敦东区的白教堂一带笼罩在一片恐怖的阴影之中。在那年的8月7日至11月9日之间,一名身份不明的凶手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接连杀害了五名女性。这些案件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受害者无一例外地遭受了极其残忍的对待。凶手的行径引发了社会的极大恐慌,而他留给世人的,只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化名——“开膛手杰克”。开膛手杰克,可称是世界上最恶名昭彰的连续杀人犯,他犯案后会将受害人内脏挖出,喉管割断,还会将其面部捣烂。
“开膛手”系列凶杀案在英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英国现代生活的转折点,更是连环杀手犯罪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尽管我们难以确定谁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环杀手,但“开膛手杰克”无疑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媒体狂潮的连环杀手。
1855年英国印花税法的改革,极大地降低了报纸的售价,使其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报业蓬勃发展,报纸价格低廉至半便士,大众杂志如《警方新闻解读》(The Illustrated Police News)等也纷纷涌现。这些媒体的广泛传播,为“开膛手杰克”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然而,这起案件的神秘性不仅源于媒体的广泛报道,还在于其至今未破的悬案性质。没有人被确切定罪,这一事实使得“开膛手杰克”的传说更加扑朔迷离,成为了一个阴魂不散的恐怖象征。这种神秘性不仅让“开膛手杰克”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也为后续连环杀手的出现蒙上了一层令人不安的阴影。
在电影《唐探1900》的结尾,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升华。周润发饰演的美国旧金山华人社区领袖、协盛堂堂主白轩龄,在旧金山议会的听证会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人人生而平等!”他的声音在会场内回荡,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面对议员们的质疑和偏见,白轩龄毫不退缩,他用坚定而有力的语气质问:“Where is equality?”(平等在哪里?)这句话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更是对平等与正义的热切呼唤。他的勇敢和坚持,不仅为唐人街的华人社区赢得了尊重,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麦读小书单-
《汉德传》
一句话推荐:汉德52年的职业生涯中,写了4000多份判决,直到他去世半个多世纪之后判决的被援引率仍然远超其他美国法官乃至大法官。金斯伯格作序推荐、何帆领衔翻译,这部传记记录的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官”。
本书详细介绍 ↓
89岁仍在开庭,一生写4000份判决,他敏感自卑,却成为一代传奇法官
《波斯纳》
推荐语:目前唯一的一本波斯纳传记。年届85岁的波斯纳法官是当代法律界的传奇,已写就50多部著作、300多篇论文和3300多份判决,是美国著作引证率第一的法学家,也是美国判决引证率第一的上诉审法官,还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无怪乎,有一个关于波斯纳的段子就是,“谣言说,波斯纳每天晚上都睡觉”。波斯纳不仅勤奋高产,而且特立独行,他在大学任教时批判学术同行,当法官时批评法官和法院,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也不说大众想听的话。法官、法学家、公知这些标签都无法概括波斯纳,而这本传记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各种标签背后复杂而完整的波斯纳。波斯纳本人对这本传记的写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仅授权作者使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波斯纳的档案资料,还接受了多次面对面访谈和大量的邮件提问。在此基础上,还有超过200位波斯纳的同事、同学、朋友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帮助。这些确保了本书真实地描述和回顾了波斯纳的人生与智识。
苏力教授推荐语:郑戈教授生动准确的译笔,在中文世界再现了波斯纳,这位美国当代最具创造力、高产且学术和司法引证率均一骑绝尘的法学家和法官!
波斯纳|谁也别想在我的法庭上蒙混过关
来源:晓华剪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