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后对于劳伦斯几乎凭一己之力在阿拉伯地区串联掀起波澜的真实事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剧情层面没有太大新鲜感。但电影在人物塑造的精神层面还是让人感慨良多,想起海明威笔下与大海搏斗的渔夫,片中劳伦斯伴随着史诗般的配乐敞着双臂驾驱骆驼的情景,也仿佛他迷醉于和沙海的不
1.《阿拉伯的劳伦斯》
看完后对于劳伦斯几乎凭一己之力在阿拉伯地区串联掀起波澜的真实事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剧情层面没有太大新鲜感。但电影在人物塑造的精神层面还是让人感慨良多,想起海明威笔下与大海搏斗的渔夫,片中劳伦斯伴随着史诗般的配乐敞着双臂驾驱骆驼的情景,也仿佛他迷醉于和沙海的不屈搏斗,片中一些对于阿拉伯部族当时保有的前现代式战争文化习惯的刻画也很有趣。
2.《地下》
一部少有的可称之为杰作的电影,一部以混沌为纸鲜血为墨癫狂作笔泼墨而成的电影。对故国与其人民难舍难分又相互踩踏的历史,最浓烈的爱与恨、真与假在矛盾和痛苦中化作一种不见明日的酒神式的癫狂,而这爆裂不受控制的癫狂背后又是因故国不复而凝固的永远不能消解的悲伤,梦幻的黎明是最接近死亡前的黎明,狂欢的挽歌是最悲戚的挽歌。
3.《赛德克·巴莱》
比较震撼,但是仍有地方塑造日本鬼子高大上的形象,可能导演考虑到了现代台湾和日本的亲密关系在那、不好一贬到底。看到中段我觉得既然必输的战役拍的是不是有点太久了,但是导演硬是用极为细致的描写大大提升了共情,里面汉人的印象模糊不知道是否刻意所为,对日本的感情倒是颇为复杂,总之无论是怎样的隐喻现在都已时过境迁,原住民代表的精神早和现在住民无关了。
4.《从海底出击》
三个半小时竟也不会觉得冗长,不论是气氛渲染演员演技甚至是场景都无比的真实。配合潜艇内部昏暗的环境,真实感受到战争的压迫感和获救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就在德国士兵成功上岸后,英军的飞机突然袭来,战争的突发性和人们的乐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原有的兴奋也都一扫而光,也许银幕无法完全还原战争来临后士兵和人们的真实反映,但是根据电影可见一斑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5.《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作,影片中,梅尔吉布森饰演的威廉华莱士,为了苏格兰的自由,毅然向英格兰暴政宣战,那战场上千军万马的厮杀,华莱士振臂高呼的“自由”,都令人热血沸腾。它不仅是对战争的呈现,更是对自由精神的礼赞,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守能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也让自由的光辉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6.《灿烂人生》
导演通过讲述父子亲情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在这部作品中,导演将现实生活中的挫折、痛苦、失望和希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感染力。虽然片长六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得枯燥,一家人充满温情和爱、悲伤和泪水的四十年经历背后是意大利的现代史,第一次知道原来六十年代的经济奇迹后,意大利有那么长的动荡期。
7.《美国往事》
一遍很难看懂的电影,过于缓慢和冗长,多线条叙事,需要细心品味和回味,老小边走边跳的感觉太传神了。逃避现实,沉溺于幻想,可现实真能随心所欲,谁又想待在幻想之中呢,四个小时,使我得到空前的视听体验,配乐和摄影构图都很厉害,剧情幅度如同时长一样大,三个时间段穿插,宏大的叙事结构,更别说演员们的演绎了,这是艺术也是真能名留影史的电影。
8.《另一个故乡》
影片的原始素材来自于其往年自编自导的现代德国史诗《故乡》三部曲剧集,而现在,这部大气磅礴的史诗则被搬到了电影银幕上。导演以强烈的黑白影像风格与冷峻的笔调,通过一个德国农村里农民生存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性、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静心感受一次涤荡灵魂的净化之旅,绝对会让你受益良多,更何况还有另一位德国电影大师赫尔佐格的友情出演。
9.《甘地传》
《甘地传》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讲述了甘地的真实一生,还展示了印度独立运动的艰辛历程,影片虽然故事情节较为平淡,但人物形象鲜明,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如果你对印度历史感兴趣,那么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三个多小时,让我明白一件事:以非暴力不合作、绝食抗议达到民族国家独立那是有前提的,人须有信仰、须有敬畏、文明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
10.《宾虚》
震撼于场景、光影、服道化的精美用心,非常舞台剧,现如今的市场几乎不可能看到节奏慢到这种程度的电影,赛马场景的戏更是震撼无比,顺畅沉稳,宏伟漂亮,印象很深。最后一场与新来的执政官对峙的戏码也很精彩,但统归入救赎与宽恕的主题令现代人难以接受,君权和神权在这一刻达到了统一的目的,而结尾被迫害的神便更显讽刺。
时长远超3小时的10部神级巨著,随便一部都能让你欲罢不能。
来源:波仔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