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国电影学会“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名单上,有一位被称为“坠入人间的天使”——那就是奥黛丽·赫本。中国观众熟知她,大多因为爱情喜剧片《罗马假日》,而赫本的成就不仅在于电影,她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同样不乏佳话与传奇。
原创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在美国电影学会“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名单上,有一位被称为“坠入人间的天使”——那就是奥黛丽·赫本。中国观众熟知她,大多因为爱情喜剧片《罗马假日》,而赫本的成就不仅在于电影,她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同样不乏佳话与传奇。
奥黛丽·赫本生前没有来过中国,此次却带着她的“一生”来到上海,来到黄浦。在外滩中央广场,“亲密的奥黛丽·赫本”共展出12个篇章。在“朋友”一章,文字这样描述道:在奥黛丽·赫本的内心深处,每一部电影都承载着非凡的意义,它们都标志着一系列终生友谊的起点。展厅一隅,有一面照片墙,陈列着于贝尔·德·纪梵希的独照以及他与奥黛丽·赫本的合影。这个名叫纪梵希的男人,可以说是赫本所有朋友中最为特别的一个。
1953年,在巴黎某个角落,一位年轻的法国时装设计师正在酝酿自己的事业蓝图,一位同样年轻的英国女演员步入他的工作室。当时,奥黛丽·赫本刚拍完《罗马假日》,她慕名而来,希望纪梵希为自己的下一部电影《龙凤配》设计几款独特的服装。纪梵希起初并不在意这个小豆芽菜一般的姑娘,可当她换上他设计的服装,宛如一缕晨曦令他眼前一亮。那一刻,注定了她将成为他的“灵感缪斯”,一段跨越时尚与电影的传奇合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龙凤配》中,奥黛丽·赫本身穿纪梵希设计的黑色鸡尾酒裙,第一次将“赫本风”带到了大众眼前。从此,“奥黛丽·赫本”式晚礼服成为了纪梵希服饰的象征与标志。之后,无论是《蒂芙尼的早餐》中经典的小黑裙,还是《巴黎假期》里风情万种的高定礼服,赫本的每一次荧幕亮相,都离不开纪梵希的设计。她形容这些服装是她的“第二层皮肤”,因为每一件都是为她量身定制的,每一件都能精准捕捉到她的气质:简洁,优雅,利落。
电影之外,赫本与纪梵希的情谊也愈发深厚。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渐渐从工作伙伴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挚友。两人常常会一起旅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奥黛丽·赫本曾两次走进婚姻,两次穿上纪梵希为她设计的婚纱,虽然最后都以离婚收场。而纪梵希则终身未娶,始终如故地扮演着赫本身后的“托举者”与“守护者”,陪伴她一次次走向巅峰,走出低谷。
在照片墙的右侧,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内摆放着一瓶金棕色香水。那是1957年,纪梵希专门为他的“灵感缪斯”调制的香水。它弥漫着雍容繁复的醛香花香调,夹带着鸢尾花和紫罗兰的粉质感受,以及如同冒着气泡的香槟酒的果香味。赫本开玩笑地对他说:“如果这香水是给我的,我禁止你把它卖给别人。”于是,香水“禁忌”之名由此而来。
这种超越了爱情的奉献与守候,似乎在世俗的界限里无法归类。
1988年至1993年,奥黛丽·赫本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帮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们。每次去往偏远的救助地区前,纪梵希都会为她准备舒适实用的服装,以确保她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能保持自信。
1993年,纪梵希收到了一件蓝色毛衣。那是赫本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用生命尽头最后的时光,一针一线为他织成的。朴素的蓝色如大海般深邃,如天空般辽阔,也像他们之间跨越了42年的,纯净而又无法被定义的情感。
那一年,“天使”奥黛丽·赫本因罹患结肠癌离开人间。纪梵希最后一次向他心目中的公主致敬,是在为她设计的告别礼服上——一件优雅的白色长裙——她穿着它,带着一生不朽的传奇走向了永恒。
记者 / 张雯婧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张雯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