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战钢锯岭》:一个不拿枪的二战传奇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4-12-28 12:22 5

摘要:2016年岁末公映的以太平洋战争之冲绳岛战役为背景的影片《血战钢锯岭》,成为继《拯救大兵瑞恩》和《父辈的旗帜》等片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映二战的力作。对于该片的导演梅尔·吉布森来说,这部作品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血战钢锯岭》的上映距离他上一部战争史诗大片《勇敢的

传奇医务兵浴血“钢锯岭” 文 / 荟聚军事

2016年岁末公映的以太平洋战争之冲绳岛战役为背景的影片《血战钢锯岭》,成为继《拯救大兵瑞恩》和《父辈的旗帜》等片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映二战的力作。对于该片的导演梅尔·吉布森来说,这部作品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血战钢锯岭》的上映距离他上一部战争史诗大片《勇敢的心》问世已经时隔21年。

电影《钢锯岭》

1995年横空出世的《勇敢的心》塑造了手刃仇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丰满形象;这一次的《血战钢锯岭》同样以战火中的英雄为主人公,所不同的是,这位英雄在战场上从不杀人,甚至从不舞刀弄枪,他只是在战场上为战友送去生的希望。他,就是美国陆军医务兵戴斯蒙德·道斯。

出于道义原因的非战斗人员

《血战钢锯岭》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上映后,受到了评论界和普通观众的广泛好评,许多人觉得医务兵道斯的故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那却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一个在战场上不发一枪的人,竟然获得了美国的最高级别奖励—荣誉勋章。有着如此独特经历的道斯,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1919年2月7日,道斯出生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托马斯是一个手艺娴熟的木匠,却不幸成为被30年代经济大萧条所摧毁的无数普通美国人中的一个,到处找不到工作,终日以酗酒作为应对残酷生活的方式。

道斯的母亲贝尔莎则完全不同,她极度虔诚地遵循着基督的教义,在道斯很小的时候就保持带他上教堂的习惯。耳濡目染之下,道斯也对相关教义十分奉行,尤其是“摩西十诫”中的第六条诫命“不可杀人”,更是在年轻的道斯心中深深扎根。

在这种教育中长大的道斯在成年后自发地抵制各种暴力行为,甚至认为因自卫而产生的杀戮都是不妥的,他因此发誓终此一生都不会拿起任何武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全面对法西斯国家宣战,道斯的人生信条开始受到严峻的考验。

美国此前虽然一直甘居二战的“旁观者”角色,却从未放松过可能要应对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为了能够确保军队征募到足够的兵员,美国国会在1940年通过了《选征兵役训练与服役法》。该法于1940年9月16日生效,为在和平时期大规模征募军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和以往兵役法相比,1940年的法案特别做出了对于那些“出于道义原因而拒服兵役者”的相关规定。所谓的“出于道义原因而拒服兵役者”,指的是那些基于多种原因(主要是宗教信仰因素)认为参军是不道德行为的人群,美国一直承认这种情况合理,并允许这类人从事其他替代性服务,比如政府的民事部门。

1940年法案则明确这类人群亦有服兵役的义务,不过为他们提供了两个选项:一是军队中的“非战斗人员”,二是国家认为必要的其它有限度的军事服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拒服兵役者”做出了明确的服役要求。

道斯就是这样一个“拒服兵役者”,而在新法案施行后,他于美国全面加入二战后的1942受到了入伍征召。需要指出的是,道斯支持国家投身的这场战争,他也赞成反法西斯之战的正义性,只不过按照“道义条款”,他被允许在入伍后成为“非战斗人员”。

不配枪的医务兵

不难想像,道斯这样的“另类”在训练营里可不会受欢迎。他的上级和战友都不理解他的选择,为此道斯没少受训斥、体罚和各种不公正对待,他的连队军官甚至认为他是一个胆小鬼,打算为此而把他送交军事法庭!

所幸道斯还是找到了“非战斗人员”的理想岗位:医务兵。基于之前在医学方面的积累,再加上一些特殊训练,道斯被分配至美国陆军第77步兵师第307团1营B连的医务组,成为一名医务二等兵。

战斗联队合影(后排中间为道斯)

1944年8月,第77师投入关岛之战,“非战斗人员”道斯第一次上战场。他很快就从对残酷战斗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开始尽到一名战场医务兵的本份。当年年底,道斯又参与了美军反攻菲律宾的莱特湾之战,在此役中因为抢救战友的出色表现而获得了一枚青铜星章,从而令周围战友对他的看法开始发生改变。

基于自己的人生信念,道斯始终拒绝携带武器。这当然很危险,在残酷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军医和医务兵都是随身带着武器的。照理说,现代军队的医务人员应该比那些普通的战斗人员更安全一些。美国内战期间,南军将领“石墙”杰克逊率先发布了一道开风气之先的命令,下令将北军中的医务人员视为非战斗人员而予以必要保护。几年后的第一次日内瓦会议也发布了类似的公约内容,提出对军队的医务人员提出予以保护,并明确任何对敌方医务人员的故意射击都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

然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医务人员面对着和步兵一样的危险,也许更甚,因为他们在战场上往往成为日本步兵和狙击手优先攻击的目标。日本人打仗素来不讲究“道义”,即使这个一心侵略的国家還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署国,所以日军指挥官鼓励部下射杀美军医务人员,简直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

道斯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危险。多年后,他在一次采访时这样说道:“日本人四处搜索医护人员。对他们来说,我们大概要算是第一等的射杀目标了……有时他们甚至会让普通士兵走过,专门集中火力打我们。日本兵被告知,一旦打死军医,美国人的士气就会直线下降,因为如果医务人员死了,当他们受伤后就再没有人照顾他们了。所以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全都配备着武器,只有我一个人例外。”

1945年4月,道斯随第77师投身冲绳岛战场,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已经是一等兵的道斯拯救了更多生命,从而写就属于自己的传奇。

专心救人的英雄

4月29日,道斯所在的第307团1营攻上了一处标高121米的悬崖,即钢锯岭,梅尔·吉布森的新片亦由此得名。美军夺下这处制高点后,日军密集的火力急袭而至,在短时间里就造成大量伤亡。道斯拒绝撤退或寻求掩护,他主动和战场上的伤员留在一起,一个接一个地把他们背负到悬崖边上,然后再通过一条钢索把他们放下去,让他们回归安全的环境。

这次壮举之后的5月2日,道斯再度暴露在日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下,背负一名伤员爬行了180米,他才得以脱困。两天后,道斯在战场上又抢救了4名战友。这些士兵是在攻打一处被日军占据的山洞时被打倒的,道斯冲到距离洞口不足10米的地方,先是为4名伤员逐一处理伤口,然后又一个接一个把他们背到安全地带。

5月5日,道斯冲向敌人的炮火和轻武器火力,去救助一名倒地的炮兵军官。道斯耐心地为他包扎伤口,然后暂时把这名伤员转移到一个可以免受轻武器射击的地方。在野战炮和迫击炮炮弹落在附近的情况下,道斯又开始为这名军官进行战地输血,硬是把这名已经失去知觉的军官从鬼门关给拖了回来。

到了21日,第1营开始对另一处高地发起冲击,道斯一如既往地暴露在枪林弹雨中,尽其所能地救护受伤的战友。可是在一阵手榴弹雨中,此前一直平安无事的道斯终于倒下了,他的腿部被手榴弹破片炸伤。道斯自己处理了伤口,然后等了5个小时,等来两名担架员把他抬离战场。抬离途中,道斯注意到近旁有一个受伤更重的人,于是他爬下担架,要求两名医务兵先把那个人抬离战场。

在等待担架员回来的过程中,道斯再次负伤,臂骨被打断。他捡起附近一把步枪的枪托作夹板,固定伤臂后开始爬行,在崎岖地形上爬行了近300米才到达战地救助站。那时,这个在冲绳挽救了75名士兵生命的人的名字,已经成为整个第77步兵师的精神寄托;在道斯受伤后,有的连队甚至以道斯不在场为由而拒绝出击。

在钢锯岭所负的重伤让道斯就此退出了战争,而完全痊愈要用上5年时间,而且他在治疗期间还失去了一侧的肺。杜鲁门总统亲自向道斯颁发了荣誉勋章,此外他还获得过3次青铜星章和3次紫心勋章,是二战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榮誉勋章的“出于道义原因而拒服兵役者”。

2006年3月23日,87岁的道斯在家中去世。他的传奇从未被忘记,从1946年至今,这位医务兵的故事就不断以各种形式被呈现,包括1967年出版的传记《最不可能的英雄》,2004年播出的紀录片《拒服兵役者》,以及最近的这部《血战钢锯岭》。在《血战钢锯岭》中出演道斯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说得好,“这次拍摄的经历让我获得了救赎,我梦想成为男主人公道斯那样的人。”

《血战钢锯岭》精彩片段 腾讯视频

血战钢锯岭,精彩片段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