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地观众终于可以看到拿下戛纳的《阿诺拉》了。13年来美国的第一尊金棕榈,导演肖恩·贝克的第8部长片,豆瓣7.0分,近十年金棕榈作品中仅高于《钛》。
内地观众终于可以看到拿下戛纳的《阿诺拉》了。13年来美国的第一尊金棕榈,导演肖恩·贝克的第8部长片,豆瓣7.0分,近十年金棕榈作品中仅高于《钛》。
虽然得到了本届评审团的肯定,但《阿诺拉》的口碑在戛纳首映期间就很分裂。
口味偏商业的前线观众大部分对这部活力四射的类型片很满意,但着眼艺术角度的观众却有很多对本片褒贬不一,甚至认为是贝克近些年里比较差的作品。
从《佛罗里达乐园》开始,包括《橘色》和《红色火箭》,肖恩·贝克一直关注美国底层群体,想要从他们身上找到生命的活力,同时揭开美国梦的残酷与现实。
这一次《阿诺拉》中女主角为一名脱衣舞者/出租女友。
肖恩·贝克在获金棕榈时表示:「献给所有在过去、现在、未來努力工作的性工作者。」他亦透露,他的下一部作品也会和性工作者有关。
这个社群不论在经济运作方式,还是在生活方式与文化方面,都暴露着最赤裸裸的「美国性」:经济方面的交易属性自不必说,文化方面的肤浅、直白、粗俗,也与我们对美国的种种刻板印象一一对应。
但与此同时,这个社群也总是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这个特点同样非常美国,正是它让贝克的电影永远充满活力。
故事中,脱衣舞娘Anora某晚邂逅了來自俄罗斯名门望族的年轻富豪Ivan,两人一拍即合,由派对迅速发展到床上。酒精和毒品的刺激激起了他们之间的浓浓爱火,迅即在拉斯維加斯闪婚。然而,Ivan的父母得悉此事后,立刻飞往纽约拆散这对小情侣。
面对强势的母亲,Ivan选择继续逃避,甩下所有人,玩失踪。而Anora还幻想能靠真爱挽回一切。
开始的浪漫被不少观众戏称为晋江文学,霸道小总裁爱上风尘女,这样俗气的故事早已令中国观众脱敏,想不到能折服戛纳评委,并让一众西方观众觉得“看得很过瘾”。
《阿诺拉》从类型上划分,更像一部公路爱情片。
戛纳很少垂青爱情片。但这一次,《阿诺拉》分解了爱情,把其中参杂的权力不对等,阶层区隔、以及性别议题进行了活检。
观众憧憬爱情的美好,希望各自都是故事中的公主王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现实的爱情並非单纯浪漫,而是充满了操控和交易。
儘管Anora和Ivan的爱情充满激情,但Ani终究发现自己不过是Ivan世界中的一枚棋子,与那些为其服务的清洁工或酒店员工并无二致。财富上的不对等使Anora在追求爱情的同時,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个人目的、权力和物质之下,情感究竟有多少分量呢?究竟爱情在一段不对等的关系中能否找到平衡?
《阿诺拉》不展现了年轻人对向上流动的渴望与掙扎,也呼吁观众重新思考爱情、权力以及沟通的重要性。透过Anora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勇气与坚韧。提醒我們在物质主义盛行、信息过载的今天,需要保持清醒,寻找真实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
所以,《阿诺拉》的重点不在表面上的那些俗艳、光鲜和吵闹,而在于呈现所有俗艳、光鲜与吵闹背后的那片落寞与悲凉。
他的底层主人公们横冲直撞、热爱冲突和争斗,但本质上,他们总是在打一场自己根本打不赢的仗。
这使他们在一败涂地后的处境变得凄凉,但总有一丝在残酷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人情味,让他们还能坚持活下去。
《阿诺拉》表面上是一个拜金女紧抱俄罗斯富二代金龟婿不放手的世俗故事,但实际上,它讲的还是一个底层体力工作者对于追求更好生活的盲目信念:她抱有如此多的乐观,对某种只要争取就有机会成功的美国梦价值观是如此信仰,以至于她看不出自己正在争取的这段婚姻关系是有多荒诞。
这是阿诺拉的悲剧,也是贝克用嘈杂的闹剧剧情和童话般的糖果色画面书写的悲剧。
《阿诺拉》的成功,在于让一个俗气的故事有了深度。或者说,让一个有深度的故事变得好看。
这一届,戛纳的评委包括《芭比》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何以为家》导演娜丁·拉巴基、法国著名演员伊娃·格林、《花月杀手》女主莉莉·格莱斯顿等。
提到评奖原因,评委们认为这部电影既有旧电影的经典结构,又有时新的拍摄与议题,让人惊喜。
答案更倾向于创作技巧上的优点,而非具体议题上的讨论是非。
当顶级的电影节奖项,将橄榄枝从艺术电影转向议题类型片,背后原因是全球电影市场的萎缩。
让电影变得更「好看」,是从短视频平台夺回观众的努力之一,是电影界的隐形共识。
而这种创作希望,更多被放置在,与资本保持距离的独立电影创作者身上。
比如格雷塔,以及《阿诺拉》的导演肖恩·贝克。
后者成名作都是小成本议题作品。
对性工作者和边缘群体的关注,也一直贯穿其中。
这些独立导演继承着对电影本真的兴趣与技巧追求,又对当下议题有追寻热情。
奖项对于他/她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创作鼓励。
还有,是对女性议题全球热度的参与。
近年来,越来越多生猛的女性电影出现。
像是《钛》《某种物质》《可怜的东西》以及这部《阿诺拉》。
从人物设置上讲,都是反常规的,也默契地聚焦于基础却根本的女性话题——女性躯体的故事探索。
纵然充满争议,但也伴随讨论,反向助燃话题热度。
而与此同时,很多人眼中《阿诺拉》的「俗」其实也提醒着我们。
有些创作看上去如此相似,却又似乎如此不同。
狗血桥段大集合再加工,有的能掀起全球热度,有的却被观众反感厌恶。
不同创作者的手,不同的创作视野,到底有何区别?
在今天这个时代,或许更值得我们思索。
来源:这胖子爱看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