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怪物》:剧情紧凑,制作阵容强大,看过的却不建议观看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4-12-07 21:49 7

摘要:日本电影《怪物》由枝裕和导演、坂元裕二编剧,配乐用的是久石让的遗作,仅仅是制作阵容,就不难看出,这部电影是非常备受瞩目的存在。

日本电影《怪物》由枝裕和导演、坂元裕二编剧,配乐用的是久石让的遗作,仅仅是制作阵容,就不难看出,这部电影是非常备受瞩目的存在。

果然,在国内一经播出就豆瓣评分就已经高达8.6,它不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色彩配乐都相得益彰,整个电影呈现出了1+1大于2的效果。

尤其是影片中,雨水击打透明玻璃,泥土溅起星星点点的画面,暗喻着外部污垢虽被阻挡,却无法彻底清除,这种细节的巧妙处理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多的优点,可仍有很多看过的观众表示:不希望更多的人去观看它,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电影的内核。

《怪物》这部电影不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并不敏感,可看过他的观众,却都说它非常邪恶。

这种邪恶并非显而易见,它隐藏在看似纯真无邪的孩子们背后,隐藏在看似平静祥和的小镇生活中。它像一颗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扭曲着人性的底线。

而“怪物”这个词,也因此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它是人性的恶,是谎言的代价,更是社会环境的畸形产物。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令人触目惊心。这些案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家庭环境、社会压力以及个体的心理阴影。

而《怪物》这部电影,恰恰触及了这一敏感话题,它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被“猪脑”塞满脑袋的犯罪者,揭示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而那些将“猪脑”塞进他们脑袋里的人,才是真正的怪物。

电影的受众群体大多对影片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他们从中感受到了灵魂的共鸣,甚至将片中世外桃源般的幻想视为一种精神麻痹剂。

然而,这种共鸣却也潜藏着危险,它可能会将邪恶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就像病毒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感染更多的人。

“我病好了,我撒谎了”,八个字却将众人拉回残酷的现实,也揭示了电影中最核心的矛盾:真相与谎言,善良与邪恶。

《怪物》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逐步揭示事件的真相。

凑妈妈代表着完全的外界视角,她对事件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充满了猜测和误解;男老师代表着片面的视角,他虽然参与其中,却无法了解事情的全貌,最终成为了谎言的牺牲品。

而凑则代表着主人公视角,他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却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完全还原真相。

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感,也让观众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事件,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导演想用这一个故事,揭露社会有关“校园霸凌”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引起观众的自主思考。

谎言,是《怪物》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两个男孩的谎言,小女孩前后不一致的口供,学生问卷的虚假填写,以及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改变世界而编造的种种谎言,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欺骗和伪装的世界。

男老师的遭遇,便是谎言代价的最好诠释。他被两个男孩的谎言毁掉了事业和生活,最终不得不穿着单只鞋子站在高处,象征着他被边缘化,被孤立,被逼入绝境。

而校长的行为,则更加令人细思极恐。她在超市绊倒孩子的举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她内心深处的邪恶念头。

她因为自己开车撞死了孙女,所以也不希望其他孩子过得幸福快乐。这种扭曲的心理,正是谎言滋生的温床。

电影的内核,无疑是“人性本恶”。赖的悲惨身世,父亲的残暴,以及他自身的疾病,都让他成为了一个充满戾气的孩子。

而凑,则是在与赖的相处中,逐渐被同化,从一个正常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另类”。电影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怪物,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日本电影似乎特别擅长刻画这种阴暗的题材,这或许与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有关。然而,这种刻意放大负面元素的做法,也引发了争议。

有人批评《怪物》过于黑暗,过于压抑,甚至会对观众的心性产生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国产电影则更倾向于展现人性的光明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

电影中,孩子与成人世界处于一种尖锐的对立状态。孩子们用谎言对抗成人世界的规则,用叛逆挑战成人世界的权威。

这种对立,与《周处除三害》中主人公的反抗有着本质的区别。陈桂林的反抗是为了除暴安良,是为了维护正义,而凑和赖的反抗,则更多的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对成人世界的报复。

电影刻意放大了这种对立,甚至将孩子们塑造成了一种“受害者”的形象。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会引发争议。

我个人认为,电影应该展现人性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大人和孩子放在对立面上。如果电影能够剔除掉那些诋毁大人的情节,或许会更加精彩。

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电影的结尾。凑和赖浑身泥泞地走向空旷之地,或许并非象征着死亡,而是象征着新生。

他们挣脱了成人世界的束缚,也挣脱了谎言的枷锁,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他们对彼此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畏惧外界的非议和压力。

导演是枝裕和曾透露,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受到无形墙的束缚:母亲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老师被男子气概和学校制度的双重枷锁所束缚,而孩子们则生活在成人打造的世界里,难以逃脱其影响。

然而,孩子们也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他们能够挣脱这些束缚,实现自我价值的蜕变。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关于LGBT的主题并非偶然提及,而是编剧有意为之,这无疑也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和复杂性。

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心中的“真相”,而这恰恰是悲剧的根源。正如《勿言推理》中所说,“眼见未必为实”。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所见的往往只是片面的景象,我们所听到的往往只是经过主观过滤的信息。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坚信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而这种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极端的情感反应和不可挽回的伤害。

母亲因为怀疑孩子被老师虐待而骚扰相关人员,工作人员试图从老师口中得到解释,而老师则因为自身的秘密而选择沉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但最终的结果却让让众人大失所望,真相,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所坚信的事物,它随着个体的认知和情感而变化。

事实上,真相本就一直存在,只不过,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困在了自己构建的“真相”里,最终迷失了方向。

在这部电影中主旋律就是“虐待”,可受害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纯白的心灵已经扭曲,一头“怪物”已经在他们心里扎根。

赖的父亲对他的虐待,导致他最终选择了弑父;而凑,则是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内心也发生了扭曲,最终选择了与赖一起走向极端。

电影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而是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观众。谁是怪物?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怪物,它在黑暗中蠢蠢欲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爆发。

电影的叙事结构,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拼图游戏。导演将同一个故事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呈现,让观众像侦探一样,逐步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这种多视角叙事,并非简单地重复同一个故事,而是通过不同视角的切换,不断揭示新的细节,颠覆观众的既有认知。

每一次镜头的转换,都像是在重新审视事件,重新思考人物的动机。这种叙事方式,无疑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和复杂性,也让观众对“真相”的理解更加深刻。

与《罗生门》和《最后的决斗》等多视角叙述电影不同,《怪物》并非呈现同一故事的多个版本,而是通过聚焦不同角色的视角,逐步还原事件的单一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更像是一种“反罗生门”的结构,它并非刻意制造的,而是通过不同视角的叠加,最终指向一个清晰的真相。

然而,这个真相并非简单明了,它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下,需要观众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最终理解。

这部电影的人物形象特别丰满,就算是那些边缘角色,都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更好理解电影传达的意义。

比如陷入的困境的校长,她的行为看似古怪,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如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动机,便会发现,她也是一个被痛苦和内疚缠绕的可怜人。

就算是她提出很多离谱建议,都可以是她内心挣扎的体现。

在一部规模较小的电影中,这些细节或许会被忽略,但《怪物》却将这些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每个角色都变得鲜活而立体。

电影中,几乎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都是合情合理的。母亲对孩子的担忧,老师的无奈,孩子的叛逆……他们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但最终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你能责怪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护吗?你能责怪一位老师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选择吗?你能责怪一个孩子在面对不公正时的反抗吗?

电影对此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将这些问题抛给了观众,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总结而言,《怪物》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它在技术层面几乎无可挑剔,却在主题和价值观上引发了诸多讨论。

它以“怪物”为隐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谎言的代价,以及孩子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它采用多视角叙事结构,逐步揭示事件的真相,引发观众对“真相”与“事实”的思考。

它刻画了众多鲜活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选择。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它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认真思考的电影。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怪物”。

结语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地批判或歌颂,而是以一种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也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

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真正的邪恶。它让我们反思,我们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它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电影,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来源:木乔简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