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西方科幻总拍末日,中国科幻爱讲未来?
聊起科幻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西方科幻片里的未来,十有八九是末日危机、科技失控,而中国科幻却常描绘科技发达、生活幸福的美好图景。
聊起科幻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西方科幻片里的未来,十有八九是末日危机、科技失控,而中国科幻却常描绘科技发达、生活幸福的美好图景。
机器人士兵是军队主要战力,其钢铁般的身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精准射击的命中率,只要瞄准目标,对着敌人就是一顿疯狂扫射。全篇紧张刺激,每一帧都是视觉和听觉的极致享受。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原片,千万不要错过。
乔治·A·罗梅罗在1978年构建的末日寓言里,幸存者躲进商场本是为求生,却逐渐沉溺于免费享用奢侈品、在空荡影院看默片的荒诞日常。更讽刺的是,他们为抵御丧尸砌起的路障,用的正是曾经诱惑消费者的橱窗模特和打折广告牌。当女主角拿起弓箭射穿丧尸头颅时,箭矢穿透的不仅是
当丧尸危机沦为社畜摸鱼的背景音,当黑胶唱片比AK-47更能爆头丧尸,这部豆瓣7.6分的英伦黑色喜剧,用一箱啤酒和两张黑胶,炸出了末日最荒诞的生存哲学——躺平有时比拼命更接近真相。
一部末日灾难电影,还不错。由于美国的一个勘探队意外地将地底下的岩洞打破,释放出了很多毒性十足的怪异蝙蝠。自此美国境内开始被这种生物所侵袭,而主角一家人为了躲避危险也踏上了逃亡之路。由于蝙蝠是通过声音来定位袭击目标的,而这个手段是有利于主角一家的。因为家里的大女
阿根廷国宝级科幻漫画《永航员》,网飞把它拍成剧了,豆瓣开分6.2,算是勉强及格,毕竟原著涉及的深度,改编难度挺大,翻车应该算不上,外网imdb拿下7.7分,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
近年来,后末日科幻题材剧集蓬勃发展,尤其是 Apple TV+ 的热门剧集《Silo》。但其他流媒体服务也探索了反乌托邦荒原的面貌,尽管风格较为轻松。Prime Video 的《全面瓦解》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仅斩获了多项大奖,还荣登流媒体排行榜榜首。受观众喜爱,
随着《雷霆特工队》*正式上映以及《复仇者联盟:末日》即将上映,漫威影业正在大力宣传粉丝们即将在 MCU 中看到的一些新复仇者联盟。
近来外网大肆流传一个黑暗理论:那灭世级的反派“毁灭博士”,或许早已潜藏在MCU之中,甚至正顶着托尼·斯塔克的脸四处招摇撞骗——然而复仇者们却全然不知!
公元2500年,地球因冰川消融变为汪洋,人们于水上建起浮岛,泥土成为稀缺资源。一位长着鳃和蹼的孤独海行者,用泥土换取物资时,被当地人视作怪物关押。
丧尸泛滥成灾,手持战斧巨型丧尸,唯一幸存者。很好奇用来干嘛?巨型丧尸带头砸门,铁门快被攻破,无视普通武器,铁门已经坚持不住了。爱丽丝大杀四方,唯一逃生路口,小日子怕死不敢下去。巨型丧尸追了上来,爱丽丝直接被拍晕,该死的压迫感。爱丽丝的武器终于倒下了,可以松口气
影片以黑猫凝视水中倒影的镜头开场,森林深处明显是人类灭绝后留下的断壁残垣成为故事的无声注脚——文明的缔造者已沦为沉默的旁观者,本是配角的动物却成为存在的主体。这种视角的倒置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叙事,也让这部以猫为主角的电影跟其他以“世界破破烂烂,小猫缝缝补补”为
时隔两年,电视剧《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第二季于4月13日在HBO和流媒体平台Max同步首播,集数略少于第一季,共7集。首集《未来的日子》在两个播出平台共吸引530万观众,比第一季首集的470万增长约10%。游戏娱乐评论网站IGN给出8分
橡皮女孩(Elasti-Girls/弹力女孩),本名丽塔·法尔,第一次登场于1963年漫画《我的最伟大冒险》#80。
该片是一部科幻动作电影,融合降头、恶灵附身、地狱诅咒等泰式恐怖元素,又名《曼谷沦陷》。
故事发生在阿姆斯特丹一家苹果店,一个持枪歹徒突然冲进去,瞬间店里乱成一锅粥。警察很快赶到,本以为能轻松谈判解决,结果歹徒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离谱,现场情况越来越失控。咱就说,这种现实版“密室逃脱”,看得我手心直冒汗,真替里面的人质捏把汗!
看完《1923》以后,感觉一下不知道该看什么剧了,毕竟近期时间很紧张,所以刷剧更在意品质,我可不想在如此宝贵的时间空档里看一部烂剧,报着宁缺毋滥的心态,我找寻着新剧。
预告全球首播。死了好多人,受感染或没受感染都一样,所以我们的家园才如此宝贵。老实说,我觉得他太年轻了,他准备好了,珍妮。你们一旦踏上本土就不会有救援。金奖大导丹尼鲍伊,金奖提名编剧艾力克斯嘉兰。他们来了,他们来了!今年6月,死法有很多种,有些方法比其他的好。我
这次聚焦末日发生前就开场的故事,将呈现不同时期的电影佳作,排名以豆瓣评分为标准,从最差到最佳。
《辛普森一家》最新一集又双叒叕预言了!这次直接锁定2025年4月12日将爆发丧尸危机,吓得网友连夜清空购物车。这到底是神预言还是编剧脑洞?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又怕又想笑的"末日预告"!